?

試論高校啦啦操隊形編排方法變化設計

2020-09-10 07:22袁春都紅梅
體育風尚 2020年7期
關鍵詞:編排高校

袁春 都紅梅

摘要:啦啦操隊形的編排和變化設計有助于提升演出效果,保證動作的連貫性,是整個演出的關鍵因素。就目前而言,各個高校啦啦操隊伍對于隊形變化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在設計隊形變化時也不斷進行創新。但是目前隊形編排和變化設計仍存在很多問題,而且再設計時也忽視了場地、人員等多個因素的綜合影響,導致隊形變化效果不夠突出,影響了整場演出。本文針對當前高校啦啦操隊形編排、變化設計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啦啦操表演的手位動作特點、隊形變化要點,為隊形變化設計提供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啦啦操隊形;編排

一、高校啦操隊形編排及變化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高校啦啦操隊伍規模的不斷擴大。隊形變化設計逐漸遇到了更多的問題和挑戰。雖然現階段的隊形變化設計已經去到了顯著的進步和改善,但是其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不僅僅影響了啦啦操表演的演出效果,也會影響隊員排練以及整體動作的編排設計。

(一)缺乏良好的視覺效果

在高校啦啦操表演和比賽中,對比組合是其中的一大特色。在表演、比賽的過程中,對比組合利用錯落有致、高低起伏的隊形變化,一次又一次的為觀眾和評委們帶去精彩的市局體驗。但是目前各個高校啦啦操隊伍針對對比組合隊形編排設計不夠系統,缺乏必要的創新。由于場地、人員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導致隊形變化設計缺乏視覺效果,也難以為觀眾們帶來感染力。而且隊形變化設計未考慮到參演人員數量、演出場地大小等實際因素,使得設計人員難以將精彩的隊形變化方案與參演人數結合起來,導致隊形變化與舞臺效果、演出內容相脫離。

(二)場地利用率低

隊形變化設計不僅僅要考慮到音樂節奏、演出人數,也要以表演場地的規模為依據,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從而設計出視覺效果更好、節奏感更強的隊形變化方案。但是當前負責隊形變化設計的學生及教師,雖然充分考慮了人員數量以及音樂對于隊形變化的影響,卻忽視了場地因素的影響。而且在設計的過程中,并未將現場的一些特殊因素考慮進來。比如部分場地有標志性的物體,例如地板標識點、籃球架、參照物等,這些都可以作為隊形變化過程中的重要參考依據。但是在設計以及排練的時候,這些關鍵性的元素都沒有被充分利用,不僅僅影響了隊形變化的效果,也降低了演出過程中,隊形變化的效率。部分高校啦啦操隊形變化設計也沒有對場地空間進行充分的利用,使得隊員在表演的過程中十分局促,而且也導致隊形不夠飽滿,缺乏層次感。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啦啦操隊形變化仍然集中在二維平面變化,這種變化雖然比較經典,但是無法充分展現出人員的活力。雖然已有部分高校啦啦操隊伍開始采用三維的隊形變化方案,但是由于設計不夠充分、細致,導致整體缺乏空間感和美感。

(三)隊形變化不夠多樣性

在完整的啦啦操表演中,隊形變化的頻率和樣式會對正常表演的效果帶去較大的影響。當前很多高校啦啦操隊伍由于人員不足或意識不到位等原因,并未對隊形變化進行專業的設計,這就使得在整個表演過程中,隊形變化的次數很少,而且變化時缺乏層次感和美感,不僅僅沒有帶來更好的效果,反而讓觀眾們覺得啦啦操表演十分混亂,缺乏秩序。大部分隊員沒有系統地掌握隊形變化的技巧,動作的規范性也較差,簡單、單一的隊形變化能夠順利完成,但是一旦涉及到多維度、多方向的隊形變化時,整個啦啦操隊伍就會手忙腳亂,難以展現出統一性。

二、優化高校啦操隊形編排及變化設計方案的措施

(一)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

高校啦啦操表演的規模較大,參與的人員數量也更多,在編排隊形的時候需要考慮到諸多因素,包括人員數量、表演時間、音樂節奏以及演出主題等。眾所周知,啦啦操表演是一個感染力極強的節目,要求參演人員能夠把握住音樂節奏,并把握住表演的動作力度,在保證整齊劃一的基礎上,能夠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表演中,從而感染現場的觀眾。

在編排隊形前,需要了解每一個參演人員的體能狀態。啦啦操表演需要人員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能夠適應短時間內高強度的表演,因此在挑選人員、編排隊形的時候需要優先選擇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確保他們能夠帶來更好的演出效果。大部分的啦啦操表演時間在三分半到五分鐘之間,曲目不同,演出的時間也會隨之變化,而且表演的強度也和音樂節奏有關。啦啦操隊員自身也要加強身體素質,加強日常鍛煉,各個高校應當組織集體訓練,既可以避免學生出現肌肉拉傷等現象,也能夠加強各個隊員之間的默契。只有隊員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隊形變化的速度和頻率。

為了保證演出效果,隊形編排方案一定要進行多次的模擬和試驗,確保與音樂節奏相符合。如果表演人數較多,為了避免隊形變換時出現混亂,或者影響到整體的演出效果,在演出的過程中,隊形變化次數應當控制在三次到四次之間,而且隊形的形狀應當以十字形或三角形為主,這兩種隊形易于變換,不容易出現站位錯誤或變換時間過長等情況。為了進一步保證啦啦操隊形編排的效果,編排人員必須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在充分了解演出要求、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去設計隊形。

(二)合理運用基本手位

啦啦操表演對于基本手位的使用有著十分嚴格的規定和要求。由于基本手位的動作相對簡單,因此表演過程中更有節奏感,相對干凈利落,最重要的是基本手位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層次感。啦啦操表演中共32個基本手位,根據手位動作的不同,以字母進行編排分類。在設計地形變化的時候,可以將基本手位融入到其中,在隊形變化的過程中增加手部動作,不僅僅優化了隊形變化的整體效果,也能夠給觀眾們帶來更新穎的視覺效果。

手位選用能夠體現出隊形變化的多樣性。高舉、屈臂等手位動作的運用,能夠更好地展示出隊形變化的層次感,也能夠將隊形變化的過程中展現的更加清晰、明確。在對比組合中加入K類,可以體現出更強的對稱性,而高低手位的運用,能夠體現出波浪形的隊形變化過程中的高低起伏感。黨啦啦操隊形呈現流動變化時,旗兵類手位的運用可以加強隊形變化的穩定性,不至于讓觀眾眼花繚亂。

注意手位搭配的合理性,能夠提升隊形變化的美感。不同類型的手位搭配在一起可以提升啦啦操表演的美感。為了避免出現混亂,應當先后變換層次隊形和組合隊形,而波浪隊形的變化則要在組合隊形之后。在上述的隊形變化過程中,可以將弓箭類、T類以及A類等手位穿插在一起,讓手位的變化呈現連貫性和接續性,依次完成每個手位動作也能夠豐富隊形變化的效果。

在變換隊形的時候,手位與場地空間的融合也能夠加強隊形的層次感和空間感。騰空空間、地面空間的與手位運用的搭配能夠最大限度的展現出隊形變化的立體感和層次感。為了提升隊形正面和側面的展示效果,可以運用W類和M類等手位,這類手位的合理展示能夠增加隊伍的正面和側面的生動性,而且借助隊形變化,也可以讓隊員更好地展現出不同手位的特點,提升啦啦操表演的趣味性。

(三)巧妙運用隊形組合形式

隨著啦啦操隊伍人數的增加,隊形變化的難度也會逐漸增加。為了更好地展現出隊員之間的默契,降低錯誤率,在設計時可以將不同類型的隊形組合結合串聯在一起,利用不同的組合隊形形成連貫的隊形變化效果,為觀眾們帶去更具觀賞效果的表演。就啦啦操表演來說,組合隊形方向和位置的變化,會帶來不同的視覺體驗。啦啦操隊伍一般是以五人為一列,常見的隊形組合有一字形、十字形、T形等,并在此基礎上做出不同的變化。在編排隊形的時候,一定要將人數考慮進去。如果演出未要求具體的人數,應當盡可能精簡,人數越多,動作越復雜,難度也就越大,而且隊形變化的時候也比較混亂。如果隊型組合比較單一,那么在變化的時候則應當著重體現層次感,給人一種錯綜復雜的感覺。如果隊形組合是比較復雜、多層次的,那么在設計隊形變化的時候則應當整齊劃一,變化方位應當盡量統一,避免過于混亂。

(四)充分利用場地空間

在設計、編排隊形變化時,應當首先將演出場地劃分為多個區域,在設計過程中合理利用各個空間。大部分的啦啦操隊形變化集中在中間區域,忽視了四個邊角區域的價值,導致隊形變化過于緊湊,難以展現出更好的效果。為了避免這個問題的出現,設計隊形變化時可以根據隊員數量和場地空間,將四角區域和中間區域混合搭配利用,在變換隊形的時候隊員可以從分散變為集中,也可以利用對角線、中軸線進行占位調整,增強隊形變化的多樣性和層次感,如果隊員身體素質過硬,也可以借助騰空和疊加等方式將隊形變化從二維空間拓展到三維空間。隊形變化具體可以分為地面、站立、騰空或者是將多個變化方式結合在一起,貫穿整個啦啦操表演過程。騰空變化的難度較大,要求隊員們具有較強的身體素質,能夠承受一定的壓力,也正是由于這一特殊性,在設計變化的時候騰空次數應當控制在四到六次左右,而且要將騰空變化與地面變化結合在一起,提升隊形變化的空間感。隊形變化要始終遵循形式美這一基本原則,而且要不斷為觀眾們帶去更新奇、驚艷的視覺體驗。為了保證隊形變化的準確性和節奏感,應當適當降低隊形變化時各個隊員的動作難度,優先完成隊形變化。

(五)提升隊員凝聚力和綜合素質

啦啦操隊形變化離不開隊員之間的協調合作,這意味著隊員之間要具備較強的凝聚力,而且各個隊員之間也要配合默契。在日常的訓練中,不僅僅要提升隊員的身體素質和體操能力,也要注重默契度、配合度的訓練,在設計隊形變化時,要充分了解隊員之間的默契度,進行騰空變化時,需要多名隊員相互配合,教練也要從中協助,挑選出默契度較高的隊員來完成訓練和演出。在演出和訓練的過程中,隊形變化和編排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隊員的綜合能力也會不斷提升,隊形變化的難度也會逐漸提高。為了更好地展現出啦啦操隊伍的實力,教練和各個隊員之間要建立起默契,不斷完善隊形編排方案,展現出最好的效果。隊員的實力是隊形變化設計的基礎,只有隊形設計而無法表演出來,是大部分高校啦啦操隊伍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因為隊員默契度不高,也可能是因為隊員綜合素質不足,難以適應高強度的訓練和演出要求。因此各個啦啦操隊伍的教練更應當制定出專業的訓練方案,針對隊伍中各個隊員的實際情況,去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和提升,以便能夠展現出更多元化、豐富的隊形變化方案,保證啦啦操演出能夠吸引觀眾們和評委們的目光。

三、結束語

隊形編排以及變化設計是高校啦啦操表演和比賽中最關鍵從因素,不僅僅體現了隊員之間的默契度,考驗了隊員的表演能力,也決定了比賽結果以及演出效果。因此在編排動作的同時,也要注重隊形編排以及變化設計方案的制定和調整。讓啦啦操動作與隊伍形式能夠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在設計隊形變化的時候,也要注重從多個角度去展示隊伍和表演的節奏感和美感,充分利用場地空間,將隊伍整齊劃一的特點充分的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張曉丹.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動作隊形編排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 (13).

[2]易晶.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動作隊形創編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猜你喜歡
編排高校
淺談電視新聞節目的合理編排
初中兩種版本教材中電學實驗的編排比較與分析
提高報紙編輯版面編排策略的探析
電視節目編排的技術性和藝術性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