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思考與實踐

2020-09-10 04:44張月燁
新教育論壇 2020年7期
關鍵詞:生活化高中數學對策

張月燁

摘要:根據新課程標準,高中數學應該教會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現實的生活問題,以在現實世界中不斷強化學生的數學能力,使之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這樣高中數學教學才更具意義和價值。因此,本文結合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具體談談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方式,從而借助生活化教學方式來優化高中數學教學工作。

關鍵詞: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對策

前言

雖然數學是高中階段的重點教學科目,但仍有不少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缺乏積極性,甚至存在一些抵觸、畏懼的情緒。這種現象的產生主要與高中數學教學脫離學生現實生活有關,很多教師受到應試教學思維的影響,過于看重理論知識的教學,一心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為教學目的,使得學生倍感學習壓力,從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鑒于此,本文對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展開探究具有一定的意義,有助于將生活與數學相聯系,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一、促使數學教學內容生活化,讓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

高中數學教材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但是教師一味地將教材內容灌輸于學生,將會讓學生產生學習上的壓力。同時,數學教材中多為文字內容,相對枯燥和乏味。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學會和學生一起關注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這就需要教師學會靈活運用現有數學教材,分析教材中的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以尋找到有用的數學教學素材,從而將生活素材融入到教學內容之中,使得數學教學內容生活化。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具體的生活實物帶入課堂,讓學生真實觸摸生活實物,促使抽象的數學教學內容生活化、具體化,進而推動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

以高中數學人教A版中“基本立體圖形”教學內容為例,教師應該合理利用一些生活素材,向學生揭示其中蘊含的立體圖形知識,以豐富數學教學內容、提升數學教學的可理解性。首先,根據教材提到的立體圖形,搜集與立體圖形相似的日常生活物體。比如,教材中提到棱柱、棱錐以及棱臺等立體圖形,那么教師可以搜集茶葉盒、垃圾桶、金字塔以及儲物箱等實物圖片。然后,在講解到具體的立體圖形內容時,可以適當穿插這些實物圖片,以幫助學生理解這些立體圖形的形狀、大小以及結構等。比如,教師講到棱柱圖形時,就可以導入茶葉盒、垃圾桶以及紙箱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圖片。同時,如果課程教學條件允許,教師可以將茶葉盒、紙箱等生活實物帶入課堂,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和摸到生活實物,以將教材中的立體圖形還原到現實生活,使得課程教學內容不再枯燥,而變得生動想象起來。

二、實現數學教學過程的生活化,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

教師想要實現數學教學過程的生活化,可以從以下教學環節著手:首先,在數學課程導入環節,設置生活情境,以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間的距離,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究知識、感受知識的應用價值。其次,在課程互動環節,引領學生結合課程所學內容,展開具體的生活實踐探究活動,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知。最后,在課程練習環節,教師必須架起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橋梁,把課程練習生活化,從而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

以“空間直線、平面的垂直”教學內容為例,在課程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引入一段生活視頻,并根據視頻內容提出一些生活探討問題,從而創設出生活化教學情境。比如,利用多媒體引入一段學生熟悉的升國旗視頻,再根據視頻內容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請同學們思考旗桿與地面之間的位置關系?能夠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判斷和解釋旗桿與地面的垂直關系?通過提問創設出即生動又具有懸念的生活教學情境,從而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進而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然后,抽出課堂部分時間,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問題的交流與互動。同時,為了方便學生探究問題,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實物教學材料,讓學生動手操作,從而利用模型來演示直線與平面垂直的現象,進而幫助學生理解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比如,準備一些小木棒、紙片、泡沫、剪刀等,并組織學生之間進行互相合作,共同制作相關的小紅旗、迷你小旗臺等,從而還原視頻中升國旗的現象,進而讓學生直觀地展開直線與平面的性質定理研究。最后,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些生活化的課堂練習。比如,請同學們用一本書與桌面做出面面垂直的圖形,然后再把書本展開,并討論書脊所在直線L與桌面所在平面的位置關系。

三、注重數學教學課后復習的生活化,使得學生“學以致用”

雖然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但是很多學生卻無法從生活現象中聯想到數學知識、感知數學價值。因此,教師除了重視課堂教學之外,還要加強課后復習教學,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緊密的結合,從而幫助學生實現數學知識的遷移,進而讓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最終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去看待現實世界。其中,在布置課后復習內容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知數學,研究生活中存在的數學規律,最終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學習數學知識,以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以高中數學“概率”有關內容為例,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利用概率進行決策。那么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課后復習作業,如要求學生列舉出幾個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概率決策的例子,讓學生從生活中去學習和理解“概率”,并學會運用所學“概率”知識來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做到學以致用[2]。這是學生可以利用課后時間,通過上網查閱資料、翻閱報刊等方式,去獲知一些生活中利用概率做決策的例子。比如,在現實生活中學生經常會接觸到社會保險,那么教師可以給予學生相關的學習參考資料,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概率知識去分析保險公司和投保人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從而讓學生了解到“概率”的實際運用價值,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還是為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活力,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讓數學教學彰顯出其真正的價值。因此,高中數學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興.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索性教學[J]. 西部素質教育, 2017,32(7):234-234.

[2]李美詩. 數形結合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高考, 2016,5(6):52-52.

猜你喜歡
生活化高中數學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