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下藝術設計類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機制研究

2020-09-10 10:23任義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培養機制創新創業能力產教融合

摘要:當今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產教融合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操能力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愈發注重產教融合教學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跟創業能力,從而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解決學校人才培養機制跟社會崗位對學生能力需求機制不匹配的問題是很有必要且意義重大的。本文首先介紹了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機制存在的問題,接著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最后對全文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產教融合;藝術設計;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機制

當今時代,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為了培養出創新能力較強,崗位勝任能力較強的應用型人才,各大高校紛紛引入了產教融合教學模式。但是受制于教學資源匱乏以及該教學模式應用較晚等因素的限制,導致很多高校的產教融合教學模式還存在諸多缺陷,該模式的人才培養價值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以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教學為例,產教融合背景下,該專業教學卻存在實踐教學環節薄弱、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模式傳統老舊等問題。本文客觀地分析了我國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存在的問題,從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角度出發,探討了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機制改革思路,并提出相應的創新性對策,為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的改革提供了參考跟借鑒。

一、藝術設計類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機制存在問題分析

(一)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跟關聯性

首先,課程內容的選擇與實際設計需求脫節。歷史的原因,我國藝術設計專業與純繪畫和工藝美術有著很深的淵源,許多院校因而固守傳統的繪畫基礎教學和工藝美術訓練,脫離設計中至關重要的創造力的培養和新的設計操作技能的訓練。其次課程間缺乏系統性和關聯性。受早期歐洲設計教育課程體系影響,直接拿來的許多設計基礎課與設計實踐課嚴重脫節,未能很好的起到準備和鋪墊的作用。

(二)教學模式傳統單一

很多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環節依然是課堂教學為主,學生缺少實際的設計創新能力和客戶互動交流的經驗。教學授課方式還是以往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的形式,教學內容也多以理論授課為主、實踐教學為輔的傳統教學模式。

(三)實踐環節薄弱

藝術設計專業對實踐硬件條件的要求比較高,讓財力不足的院校望而生畏。藝術設計專業師資力量不足,師生比失衡,教師自身實踐經驗不足,難以帶領學生進行深入實踐。因而必須跳出傳統的實踐形式,考慮新的實踐方式。

二、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機制改革思考

(一)借助網絡數據信息調整專業教學內容

課程結構是構成所有教學活動的基礎,可以理解為開設的課程門類、設置編排、組織結構。在藝術設計人才培養過程中,課程安排應同時注重系統性與交叉性,部分基礎性質的課程應與相關專業課或實踐課同步進行,才能真正加深理解并發揮基礎作用。此外藝術設計專業應適當擴充人文類課程,人文精神的缺乏直接導致設計的枯萎。藝術設計專業更應重視人文素養的提高。新媒體技術背景下的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結構,應該呈現出多角度分類,各環節密切關聯的特點。它的調整要以新媒體技術發展需求為動力,并且依辦學層次特點而變,可以說是復合型、立體化、開放式的課程結構。

(二) 應用大數據輔助教學內容選擇

基于大數據分析結果進行課程內容的選擇。通過建立專業信息平臺,實現專業教育教學與實踐需求的聯系,及時了解實踐領域的變化趨勢及對教學的要求,從而調整課程內容使其趨于合理化??梢怨棘F行的培養方案,或相應課程教學過程、實踐過程、教學成果,進而收集所有關于課程評價的信息,進行數據分析。將用人單位、專家同行、普通用戶對現有課程的關注度、認可與否的數量、對人才能力素質的要求等,都納入系統設計進行分析,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內容的增刪和調整。例如對某一條評論的贊同數量,可以反映這條評論或建議的認可度或合理性;對某段音視頻的暫停、快進、退出、回放的次數,都能作為分析數據反映出某類課程的實際效果,或某種能力素質的社會需求熱度。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結合大數據分析來輔助課程內容的選擇,可以實現內容的常新,使課程改革趨于合理化。

(三)創新教學模式,注重感官體驗

在藝術設計類教育中,創造力的培養,或者說原創能力的啟發是至關重要的,脫離了創造,設計就會變成臨摹或抄襲。多數院校都慣于沿襲傳統美院的造型訓練方法,說白了就是描摹,追求畫得像,這無益于創造力的發揮,導致我們的學生到后期做不出有新意的作品,也因此國內設計市場少見原創,充斥著沒有感覺的抄襲。問題是在具備雄厚的文化素養基礎之前、在看到優秀的值得借鑒的作品之前,如何讓學生知道自己也具有設計能力呢?那就是調動學生自身的感官,讓他們對事物充滿敏銳的感知能力,并試著以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就會成為有個性的表達。對此,藝術設計類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而要創新教學模式,要走出教室,更多地去感悟自然,寫實社會。在這方面,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的造型總合課值得借鑒。他們讓學生用自己身體的各種感官去體驗生活中簡單的事物,然后去記憶、想象、表達。而表達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可以通過語言、剪貼、繪畫、裝置。課堂也不局限于教室,可以在公園、在樹下、在草地上,可以在運動中體驗手腦的協調,可以利用光、聲音、風等自然界中身邊的一切進行創作,這也有利于他們在后期對多媒體的理解和綜合運用。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認識到自身所蘊藏的巨大創造力,才能傳遞出豐富多彩的、真誠的設計。

(四)整合設計教育資源,提高專業實踐效果

建立能夠整合多方面信息資源的專業平臺,引入實際設計項目。藝術設計專業很難實現集體頂崗實踐。一方面這是由專業性質決定的,多數企業都是生產者數量遠大于設計者,所以不會一次性接受大量設計人才;另一方面企業容納實習生會涉及諸如安全、管理等很多問題,所以不愿意接受現場實習。但是借助新媒體技術技術,學校就可以與理想的企業建立聯系,即便相隔很遠,也能夠順利實現學生設計作品的傳輸,以及企業技術人員對學生的指導。企業不必為接納實習生而承擔額外的安全管理責任,學生也不必集中組織或長途跋涉,有效解決了學生缺乏實踐學習機會的問題。

三、結語

藝術設計專業一方面承受著技術發展和交流方式變革所帶來的沖擊,另一方面在以自身的專業特點推動新的信息傳播方式的普及,它需要我們盡快成為“數據脫盲者”。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運行,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完善,例如政策支持,完善學校師資力量建設,加強不同性質平臺的溝通合作等等,這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位教育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積極參與。

參考文獻:

[1]徐靜.藝術設計專業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5.

[2]張嘯,楊得聆.法國移動數字媒體設計藝術高等教育[J].藝術教育,2017,(11):156-157.

[3]劉銳.黑龍江省藝術設計專業本科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對策[J].哈爾濱:122-124.

【基金項目】2019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產教融合下藝術設計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9JGZ164。

作者簡介:

任義(1983.12-)男,苗族,籍貫:重慶,講師,最高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猜你喜歡
培養機制創新創業能力產教融合
校園環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創新精神培養機制研究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產教融合之路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高校知識產權普及教育
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途徑的探索與思考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