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創設情境激活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2020-09-10 15:23許媛媛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0年47期
關鍵詞:創設情境問題小學數學

許媛媛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奠基階段。小學數學學不好,更高層次的數學學習起來難度會更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利用創設情境來激活小學數學課堂,讓小學生能夠在特殊的情景中去學習、感受、思考數學,進而在課堂上更加積極主動地表現,讓小學數學課堂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設情境;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形象地呈現,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引導學生更容易地理解,可謂是一舉兩得。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認真研究在課堂上怎樣創設情境,以讓課堂教學更加貼近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為課堂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礎。

一、創設生活情境

教師要利用生活情景對學生的影響,引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渴望。教師要想讓學生充分學好數學知識,應該從重視學生對生活實踐的理解和對數學知識的概念入手。因此,要想讓高效課堂變得更加牢固,教師就應該充分理解并且把握生活實踐的結合點,在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案例,使數學知識不再那么枯燥無味。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各類教學資料找到數學的應用,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自主應用意識,使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有大幅度的提高。許多研究表明,所學知識的內容越貼近于生活背景、生活習慣和生活內容,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和程度就會越高。那么,如何讓課堂更加貼近于生活呢?我們可以充分地發揮教學課本的優勢,即學生對什么感興趣,我們就在教材中展現出什么。

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時,我就在課堂上創設了生活情境。課上,我以“春游”的生活情境來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和意義。我用多媒體展示學生春游的畫面,圖中的食品區放著5瓶礦泉水,10包零食,1塊提拉米蘇蛋糕。畫中有5名學生。這時,我讓幾位學生代表來當“分配員”,將這些食物平均分給5名學生。然后,讓其他學生判斷一下他們的分法是否正確,并說明原因。這樣,我通過生活情境來引出“平均分”的數學概念,并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去談一談平均分的意義,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本節課的數學知識。

二、創設趣味情境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創設情境的設計時,首要考慮的問題是怎樣才能挖掘學生最真實的心理需求,這樣才能讓學生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來。小學生年齡普遍較小,他們活潑、好動,樂觀、開朗,對有趣的事物總是充滿了孜孜不倦的探究熱情。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就要考慮小學生特殊的心理需求,運用更加有趣的游戲活動、講故事等方式去引出數學問題,讓學生對有趣的數學產生強烈的探究熱情。

例如,在學習《時、分、秒》這部分內容時,我就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創設趣味情境。課上,我通過出示一幅鐘表的卡通圖片,讓學生認識鐘表家族的時針爺爺、分針爸爸和秒針弟弟。在故事中,秒針弟弟是一個調皮任性的小朋友,它總是在抱怨分針爸爸和時針爺爺追不上它,因此越跑越快??墒撬У陌l現,自己跑的越快,分針爸爸和時針爺爺變老的速度就越快,腳步也越來越慢,它們始終追不上秒針的腳步。故事講完后,我詢問學生:“為什么分針爸爸和時針爺爺總是追不上秒針的腳步呢?”這樣生動的故事教學滿足了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并啟發了學生的積極思考,對學生學好數學大有幫助。

三、創設實驗情境

讓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的奧秘是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徹底拋棄以往“包辦一切”的教學心理,適當地放手讓學生去探究數學問題,并自主建構知識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有效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和完善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實驗情境,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索數學知識,在此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中關于“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這部分內容時,我就通過創設實驗情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驗中去發現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幾種。課上,我讓學生想一想,兩條直線之間能夠形成幾種位置關系,并用事實告訴我。學生首先從紙上畫出各種位置的兩條直線。我從中挑出幾種比較有代表性的關系圖,讓學生來給這幾種位置關系分類。這時,有些學生很容易就做錯了,認為肉眼看不見相交就是平行的。對此,我讓學生在課本上畫出這種位置關系,并將兩條直線無限延長,看看它們是否能夠相交。如此一來,在親身實驗中成功糾正了學生的錯誤觀念。

四、創設問題情境

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應該轉變教學理念與思路,將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重點目標,改變灌輸式教學模式。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促進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與改革,也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小學生在年齡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對于同一件事物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這給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此外,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方法,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問題引導下主動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秘。在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個性特點,確保情境的設置符合學生認知水平。

例如,在學習《位置》這部分內容時,我就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拓展學生的思維。首先,我讓學生觀察圖片中某一學生的位置,并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他的位置。之后,我讓學生描述班上某一位同學的位置,讓學生體會兩次位置描述有什么不同?從中發現了哪些問題?然后讓學生合作討論來總結描述位置的方法,如此一來,促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的啟發下得到了拓展。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更符合小學生的知識接受規律,更能滿足學生內心真實的學習需求,對學生學好數學大有幫助。在今后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創設情境的有效策略,以促使小學數學課堂真正活起來,課堂教學效果得以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徐建明.情境創設在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好家長,2015(16)

[2]張蘇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教書育人,2014(21)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高橋街道高橋小學

猜你喜歡
創設情境問題小學數學
建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
淺談初三語文閱讀教學
也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