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小學科學趣味教學模式的實踐探析

2020-09-10 15:23馬曉宇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0年47期
關鍵詞:學生生活現代科技合作探究

馬曉宇

摘要:小學科學是極具趣味性的一門學科,也是小學生在枯燥的學習環境下最渴望學習的課程。因為小學科學可以讓他們開闊眼界,認識各種各樣的科技,學習各種各樣的生活小技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培養國家棟梁為己任,讓科學理念被小學生所接受。小學科學是國家教育部門重點設立的學科,要求小學科學教師對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行正確的引導。運用積極有效而且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手段,刺激學生的大腦,促進大腦指揮手腳進行科學實驗創作,一點一點的發掘科學的奧秘。

關鍵詞:小學科學;趣味模式;合作探究;現代科技;學生生活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運用趣味教學進行科學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可以啟迪學生的心智,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深入領會科學知識的真諦,不斷促進學生科學水平的提升,十分有利于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構建趣味教學模式,以此可以讓科學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活潑,從而能夠激活科學教學課堂,讓學生全員參與到科學教學課堂當中,不斷促進高效小學科學教學課堂的構建。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感悟,對構建小學科學趣味教學模式的實踐進行一番闡述和說明。

一、小組合作探究

小學科學新課程實施以來,小組合作探究已成為了學生科學學習中“合作有效探究有益”的主要方式。自主參與,主動合作,善于探究,勤于記錄,樂于交流,是新課改所倡導的科學態度?!缎抡n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因此,教師要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提高學生的探究素養和合作能力,不斷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例如,以《光的反射現象》為例,在講述本節課的有關知識時,教師首先需要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光線是沿直線傳播的,同學們,我們看教室外陽光燦爛,教室黑板上卻沒有一絲陽光,你們有辦法把外面的太陽光請到黑板上嗎?然后,小組學生需要進行嘗試,并要派出本組的代表在課堂當中進行展示。在展示結束后,教師需要進行以下提問:剛才他是怎樣做的呢?用平面鏡就能使光的傳播路線發生變化。你想不想試一試呢?接著,教師需要為學生出示照亮目標:不改變手電筒的位置,按要求照亮目標,畫出光的傳播路線。之后,小組討論:(1)如何照亮陰影里的小球?(2)具體選用什么實驗材料、采用什么方法、實驗步驟、小組人員分工等問題,并利用材料進行實驗,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最后,教師需要進行講解:通過剛才照亮目標的活動,我們發現了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了回去,這種現象就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線傳播的,讓學生全面掌握反射的定義??傊?,運用小組合作探究進行科學教學,創新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實施取得了良好的學習實效,不斷增強了學生的科學學習勇氣。

二、融合現代科技

當代的小學生所能接觸的知識和科技產品種類已經非常繁多,他們對現代化科技的認識也不是完全沒有的。利用現代化科技開拓他們的視野,讓小學生看到科學的魅力以及現代化發展趨勢,可以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融合現代科技,以此可以讓教材知識更好地被學生所掌握,不斷增強學生的科學學習精神。

例如,以《我們的水鐘》為例,在講述本節課的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需要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制作水鐘有關的視頻,并要對學生進行以下解說:同學們設想一下,怎樣利用這兩個塑料瓶來做一個能計時5分鐘的水鐘?在做之前我們應該先干什么呢?對,好的設計能讓我們在制作的過程中更得心應手。首先,我們要來設計制作水鐘的方案。然后,教師需要利用課件,為學生出示以下提示:“1、準備做什么類型的水鐘?(泄水型或受水型)2、怎樣制作?”同時思考(1)怎樣控制漏水的速度?(2)如何標出5分鐘的時間刻度?并要讓學生小組討論,畫出水鐘的設計圖,并要讓小組學生在旁邊標上文字,以文字和圖片相結合的方式,來發表出他們的想法。之后,教師需要讓學生使用水鐘:1、記錄3分鐘時間,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水鐘計時比較準確?2、通過計時比賽,分析影響水鐘計時準確性的因素有哪些?我們可以怎樣改進水鐘?來進一步完善學生制作的水鐘。最后,教師需要利用課件,為學生出示本節課內容的板書,以帶領學生復習教材知識,不斷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傊?,融合現代科技,創新知識傳遞的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聯系學生生活

科學知識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對小學生而言,科學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在小學科學的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引入生活化的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還能夠幫學生建立起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科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建立起緊密的聯系,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及其適應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師要積極聯系學生生活,以此可以將學生從教材和課堂當中解放出來,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

例如,以《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為例,在講述本節課的有關知識時,教師首先需要利用課件為學生出示5.12(帶背景圖片),并提出問題:看到這個日子,你想起了什么?(汶川大地震)。接著,教師需要為學生播放地震現象視頻,并進行講解:2008年5月12號,在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地震,這是繼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來又一次在我國發生的大地震。然后,教師需要課件展示:四川地震前后的對比照片和視頻,并要讓學生說說看完這組照片后的感受,以及關于地震有沒有問題要提出來,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地震有什么樣的前兆?”“怎樣進行預測?”“如何自救?”……對教材知識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之后,教師需要為學生播放地震現象的視頻,引導學生觀察、了解地震現象,并要讓學生結合看到的視頻資料和生活中的了解,談一談伴隨著地震發生時看到了什么現象?(大地、建筑物在劇烈地晃動……)是什么力量使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動甚至倒塌呢?(來自地球內部的力量、板塊碰撞等)以此進行下面講解:地殼是有一層一層的巖石組成的,地球內部是不斷運動著的。

最后,教師出示實驗要求:用毛巾和木棍來模擬巖石層,同時思考:(1)用手按住毛巾的兩端向中間擠壓,會發現什么現象?(2)握住木棍的兩頭用力再用力,觀察會有什么現象發生?手有什么感覺?實驗完成后,學生思考并交流實驗現象說明了什么?并要推理想像地震是怎樣形成的?這個環節,教師需要利用課件資料補充:地殼內部是不斷運動的,地下的巖層在壓力的作用下會發生變形,當受到的力大到巖層不能承受時,就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斷裂。巖層斷裂所產生的地震波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振動,這就是地震,從而不斷加深學生的學習感悟??傊?,聯系學生生活,構建了生活化教學課堂,打開了學生的興趣之門,獲得了教育教學的雙贏。

總而言之,為學生構建趣味教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科學語言的魅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學習熱情,從而能夠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因此,在今后的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構建趣味教學模式,讓學生和興趣握手,從而能夠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許佳.例談小學科學趣味課堂的構建[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5,000(012):P.75-.

[2]趙高翔.怎樣實現小學科學趣味化教學[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000(012):26.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第一小學

猜你喜歡
學生生活現代科技合作探究
現代科技展示古今歷史
高中政治教學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
淺析現代物理與現代科技
歷史課堂與學生生活
高中政治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等待”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出彩機會
對“語文教學回歸生活”的實踐探索
豬八戒學習無理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