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發教學法下如何有效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2020-09-10 15:54王有萍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0年47期
關鍵詞:提問情境小學語文

王有萍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有效推進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采取啟發教學法進行教學,進而通過對學生思維的啟發,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自主吸收課堂知識;同時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有效提升其語文綜合能力。所以,筆者將結合具體教學案例,就啟發教學法下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進行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啟發教學法;提問;情境

啟發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走出單向傳輸的封閉狀態,進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積極采用啟發式教學法進行教學,最終提升學生綜合語文素養。

一、創設情境啟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當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興趣之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才會事半功倍,所以說,教師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則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探究、學習,通過視頻、音頻等形式為學生呈現課文內容,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體驗到語文知識本身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例如在講授《稱象》這一節課時,為了進一步讓學生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以及其中蘊含的道理,也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進行啟發的方式開展教學。首先,為學生播放“曹沖稱象”的動畫短片,當動畫一播放,學生的注意力便被緊緊吸引,當學生看完之后,學生對于“稱象”的步驟十分清楚,這時,再讓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自學,并將其中有疑問的地方進行標注,這樣一來,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之上,更為有效的讓學生掌握了這節課的知識。

二、通過提問啟發,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教師要時刻將學生放在教學活動的中心位置,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思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將知識內化吸收。而教師借助啟發式教學法進行授課,則可以充分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自主探索文本背后的含義。具體而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因為每個學生內心都有揭開問題答案的強烈好奇心,這樣一來,學生將會更加積極的去學習語文知識。

例如在講授《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一節課時,為了讓學生學會描述作者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也為了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教師可以借助提問啟發的方式進行教學,進而讓學生經過自主思考來把握文章主旨。首先,向學生提出這樣幾個問題:問題一:讀過題目,思考“巴掌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會鋪滿金色巴掌?”問題二: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找出本體與喻體,來體會一下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問題三:觀察自己身邊的景色,嘗試感受作者所描述的美景。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提問,進一步為學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這時,學生再經過自主思考,更有助于學生感悟到文章中的優美語句,并進一步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再如在講授《梅花魂》這一節課時,為了讓學生根據重點語句來學習梅花的高尚品格,體會人物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也為了激發學生這節課的學習興趣,教師采取提問教學的方式來啟發學生進行這節課的學習。首先,向學生提問道:“你們都知道哪些關于梅花的詩句呢?文章中‘梅花魂’所代表的含義有哪些呢?”這時,學生在這個問題的啟發下開始認真思考,而借助“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與“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這些詠梅的詩句進一步啟發學生展開思考。學生再結合課文所學,進一步深刻體會到“梅花魂”是一種精神,同時不僅僅限于梅花的精神,更是更象征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三、借助討論啟發,深化語文知識理解

除了以上兩種方式啟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之外,教師同樣可以借助討論法進行啟發教學,因為借助小組討論,同樣可以讓學生在思想碰撞中啟迪思維,活躍氣氛,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所以說,教師要積極結合教學內容來借助討論啟發進行教學。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對文章重難點的分析、解讀,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其中,并讓其通過討論啟發,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了解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綜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例如在講授《搭船的鳥》這一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師可以借助小組討論進行激發的方式開展了這節課的教學。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認讀課文,對于不認識的字,讓學生一同查字典來進行解決;之后,讓學生圍繞“鳥兒為什么搭船”這一問題開展討論,并要求學生用簡短的話語進行敘述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適當給予學生的一些提示。而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學生的思維進行發散,進而,深化學生知識的理解。

四、通過聯想啟發,提升綜合語文素養

除了借助以上兩種方式來啟發學生思考,有效開展語文學習之外,教師同樣可以借助鼓勵學生聯想的方式進行啟發式教學。因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聯想教學可以有效啟發學生將所學知識建立聯系,并借助自身聯想有效感受文本背后的故事,進而逐漸與作者產生共鳴,讓學生在文本聯想下進一步得到啟發,之后,讓學生在比較和分析中加深對作品所傳達的情感的理解,進而完善語文知識體系,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授《狼牙山五壯士》這一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學習他們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教師可以借助鼓勵學生充分聯想的方式來啟發學生學習這節課的知識。具體而言,當講授到“他把那支從敵人手里奪來的槍砸碎了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這一部分時,進一步讓學生展開聯想,并啟發學生依據上文所講授的“五壯士把敵人引上絕路,不惜犧牲自身的英雄品質”結合思考,并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充分感受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進而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時機,充分利用啟發教學法實施教學,進而,真正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教師啟發下自主探究、相互討論,進一步提升其語文學習能力,最終有效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李詩平.論啟發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新課程中的方式[J].中華少年,2017(12):108-109.

[2]王海霞.小學語文啟發式教學法分析[J].新課程學習(上),2015(05):62-63.

四川省阿壩州茂縣鳳儀鎮宗渠小學校

猜你喜歡
提問情境小學語文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初中化學課堂個性化有效提問策略
談談提問在高一年級數學課堂上的運用
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構筑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