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聲樂教學借鑒傳統戲曲的研究

2020-09-10 16:02金濤
喜劇世界·中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傳統戲曲借鑒聲樂教學

金濤

摘 要:中國傳統戲曲是經過我國歷代藝術家、表演家、理論家在長期的不斷積累中發展壯大的藝術形式?,F在已經具備了相當完善的體系和宏大的規模。中國民族聲樂作為目前比較流行的聲樂演唱藝術,在傳承借鑒傳統戲曲方面一直是先行者。在民族聲樂教學與傳統戲曲的諸多教學問題中,二者的本源性為民族聲樂教學借鑒傳統戲曲提供了理論基礎。本源性中表現的相通之處和相異之處,讓我們搞清楚了借鑒的內容;在實際的演唱表演中又可以搞清楚具體演唱方法和手段;所以在民族聲樂教學中多借鑒傳統戲曲對學生演唱中國作品,尤其是演唱民族性較強的作品的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聲樂教學;傳統戲曲;借鑒

中國傳統戲曲的歷史可謂悠久深遠,從宋代開始,雜劇、南戲、明傳奇到清代的地方戲,幾百年來吸收了各地戲曲以及民歌、少數民族樂曲、宗教音樂等聲腔曲調。在民族聲樂未曾出世的歷史長河中,是宮廷至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娛樂生活的主體。

一、傳統戲曲的特點

傳統戲曲是包含了音樂、文學、美術、雜技等諸多藝術類別和表演形式,而且它受地域、民族、生活習慣的影響形成了各種風格的戲曲。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傳統戲曲的發展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除了培養傳統戲曲表演人才之外,還建立文化機構廣泛的收集整理傳統劇目,并且在傳統劇目的框架之下涌現出許多改編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傳統戲曲中比較就行的劇種有:京劇、豫劇、秦腔、川劇、閩劇、河北梆子、黃梅戲等等幾十個劇種,其中京劇是最為流行的,遍及全國,而且以京劇為創作要素的歌曲是非常多的。如《故鄉是北京》《說唱臉譜》等,這些歌曲幾乎全國的老百姓都會唱。所以充分利用中國傳統戲曲豐富的文化精髓,借鑒傳統戲曲的演唱方法,對學生的藝術修養的提高和聲樂技術的完善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民族聲樂教學借鑒戲曲既是對戲曲的傳承,又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對傳統戲曲唱法的借鑒

字是表情達意的基礎。傳統戲曲要求演唱者咬字清楚。以前的社會工業技術落后,并沒有現在的音樂廳,劇院等專業的符合聲樂要求的場地來演出,假如咬字不清楚的話,觀眾就聽不到演員唱的內容,而且我國國土面積較大,民族眾多,于是形成了各式各樣的方言只有把咬字搞清楚。才能唱出優美動聽的歌聲?!皻狻痹诟璩衅鹬滓饔?, 傳統戲曲講究“丹田氣”,意思就是說離開氣即不能發聲。剛開始學聲樂的學生特別容易亂喊亂叫,不知道用氣息,只知道用本嗓,在完全沒有氣息支撐下發聲,這種發聲的方式非常容易損傷我們的聲帶。傳統戲曲唱腔的氣息因為落得比較低,所以在演唱中演唱者會非常舒展,不會出現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在教學中我會借鑒戲曲唱法的“氣沉丹田”把聲音放在氣息的上,吸氣時胸腔打開,橫膈膜下移,小腹微微內收。這樣的呼吸方式會讓我們的喉頭穩定,聲音松弛。

三、對傳統戲曲表演的借鑒

現在的老百姓對聲樂藝術的審美標準已經非常高了,在民族唱法的領域卻始終是遵循傳統戲曲的審美,我們在民族聲樂教學當中應該更加多的繼承和發揚這些戲曲的優良傳統,尤其在表演方面積極借鑒傳統戲曲,努力使自己的舞臺藝術表演能夠更加自如且生動。戲曲講究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并重,所以在肢體語言上會比較看重, 直觀地作用于觀眾, 肢體語言對戲曲而言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肢體語言表現中, 如“飛腳、掃堂”等。這種肢體的表演豐富了唱的層次感,包含一定思想情感的抒發。所以在表演的教學中要將這一特點融入進來。而且在音樂會的舞臺上要比西洋歌曲的表現力更強。以唱為主,以演為輔,往往是通過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表現出一種精神氣質或一種內心情感,在教學中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讓他們做出合適的表演,有的學生比較大氣, 有的學生比較秀氣, 有的學生活潑可愛,不管什么樣的學生,都應該講究戲曲表演中的“韻律” 感,要求學生在舞臺上要能歌會演,形神兼備。

四、對傳統戲曲韻味的借鑒

韻味是傳統戲曲表演的最高要求,這包含了咬字行腔、呼吸用嗓、表演方式等各個方面。在民族聲樂的教學中同樣是把唱歌是否有“韻味”作為衡量學生演唱水平的重要標準,“韻味”的準確把握民族聲樂來講,是體現民族聲樂獨特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學生的時候要在充分發揮民族聲樂唱法的基礎上,借鑒戲曲唱腔中咬字行腔、呼吸用嗓、表演方式使聲音明暗虛實有對比, 要注重聲區的統一;例如教學生演唱《故鄉是北京》這首歌的時候 不僅要講究字音語調順暢,還要注意感情的真實,在呼吸上與伴奏的高低快慢,強弱婉轉,緊緊貼合,表演方面更是要大膽地運用京劇表演的手勢動作,使整首歌的聽覺和視覺融為一體,將形體的韻味和聲音的韻味達到高度統一。這樣的處理的話就顯得歌曲既有中國京劇的韻味律動,又有現代民族聲樂的風格特點。

五、結論

民族聲樂的教學過程無疑是非常復雜的。作為一名高校聲樂老師首先要非常了解自己的學生。根據學生的音色和音域選擇適合的聲樂作品;其次要加強學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最后要善于發現學生在聲樂學習過程的長處和不足,揚長避短,形成獨有的演唱風格。在高校民族聲樂教學中納入戲曲的唱腔,戲曲表演對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有著深遠的意義,為民族聲樂教學拓寬了渠道,也為民族聲樂的演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金鐵霖.民族聲樂的學習和訓練[M].鄭州:黃河音像出版社,1989.

[2]白秉權.民族歌唱方法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3]徐竟存.戲曲聲樂教程[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1.

[4]武俊達.戲曲音樂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傳統戲曲借鑒聲樂教學
舞臺裝置在中國傳統戲曲表演中的作用
淺談中國傳統圖案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論流行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談傳統戲曲的改革與發展
《華盛頓郵報》轉型的實踐與借鑒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中國的借鑒
淺談中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的意境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