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音樂教師之成長路徑

2020-09-10 07:22文藝婷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0年42期
關鍵詞:音樂教師美育

文藝婷

摘要:音樂教師作為美育的傳播者,肩負著新時代美育重任,我們應當尋求一條職業成長路徑,將其貫穿于音樂教師的教學生涯之中,以便更好發揮美育之力量,以美育人,以樂育人。音樂教師之成長路徑不僅局限于音樂專業技能成長路,還包括科研成長路,教學成長路,以及專業之外成長路。所謂“琴歌舞筆”不能缺,只有這樣,音樂教師才能在音樂教育的大海里自由“乘風破浪”。

關鍵詞:音樂教師;美育;成長路徑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①,由此可見,藝術學科在學校全面落實的步伐越來越堅定,我們必須重視藝術的發展,尤其是音樂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從而進一步全面提升美育質量。音樂教師的價值在于以美育人,以樂育人,因此作為美育使者的音樂教師,肩負著新時代美育重任,我們應當尋求一條職業成長路徑,將其貫穿于音樂教師的教學生涯之中。

一、美育需要什么樣的音樂教師

我們可以將美育看作是一套有機的生態整體,這一整體既包括諸類教學元素:音樂教師、學生、音樂課堂、音樂實踐活動、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和諧統一,也包括音樂教育活動中的育人氣氛,如師生相處,文化環境氛圍等等,由此形成整合的音樂教育生態圈,達到和諧統一的美育目的,下面我們談談美育需要什么樣的音樂教師。首先,具備健康的美育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2018年4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全國學校美育工作會議上提出五美之教:教育具有壓服的“無美之教”、懾服的“小美之教”、說服的“大美之教”、收服的“優美之教”、心悅誠服的“美美之教”,這是有關于教育的五重境界說,作為新時代美育教師,必當意識到“美美之教”才是美育的終極目的,而避免功利化、技術化、片面專業化的教育理念將音樂教學帶到偏頗的境界。其次,還需具備終身學習的專業學習理念,隨著時代與信息更新的迭代變換,教育領域也面臨著眾多挑戰,為勇擔美育重任,具備終身學習思想,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音樂教師成長路徑十分有必要。

二、談音樂教師之成長路徑

上海市音樂特級教師陳璞談到,不要成為“瘸腿”型的未來音樂教師②,音樂老師不僅局限于音樂專業五項技能的提升,還需具備多項教師素養,教育學相關知識能力,及教學科研能力等等,所謂“琴歌舞筆”不能缺,只有這樣,才能在音樂教育的大海里自由“乘風破浪”。

(一)音樂教師的教研成長路

著名教育家葉瀾曾說過: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教育家,教學反思寫三年則有可能成為名師。同理,站一輩子講臺不一定能把課教得好,教學科研相結合則五年之內可能成為名師。若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法遇到瓶頸,可嘗試往教學科研道路上努力探索,在音樂科研中尋求自我價值。一方面可以將音樂教學中的問題進行系統性整理,留心觀察日常教學中的教育事件及細節,如“某學生上音樂課經常擾亂課堂”“學習藝術技能是否對學生學業成績有積極性影響”等等諸如此類教育現象問題,都有可能成為教研的對象;另外一方面多讀書,讀書包括音樂教育相關教學法、藝術學、教育學、音樂美學等書籍;及透徹了解美育相關政策發布、學段課程目標等;以及閑暇時泛獵人文、歷史、詩詞、小說、傳記等圖書,從相關藝術領域及非藝術領域獲得遷移性啟發思考。久之,人文素養也會隨之積淀,音樂教師也自然而然在科研路中得以成長。

(二)音樂教師的“一專多能”成長路

作為音樂老師,不能只專精于一門音樂技能,我們未來的職業方向不是音樂家,而是音樂教師。換句話講,音樂教師更多是全才,而不是專才。其包括五項技能“即興伴奏、鋼琴彈唱、音樂指揮、器樂演奏、舞蹈能力”。在職業成長學習過程中了解多種藝術形式,音樂基本知識,多種樂器演奏方法,這些都是音樂教師必經的專業功課,尤其是在校學習期間,一定要在扎實練好基本功的同時多擴展學習。多掌握一種技能就能多一種主動的能力,將來走進音樂課堂也能散發出更多元的音樂魅力。有經驗的音樂教師曾這樣描述音樂技能的練習:“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行家知道;三天不練,大家都知道?!庇纱丝梢?,“一專多能”的路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日積月累的反復練習而積淀習得的音樂技能,這些技能都將成為音樂教師將來走向職業道路上的音樂寶庫。

(三)音樂教師的教學成長路

我們常常說,不要讓課堂流于形式,而要在內涵上下功夫,因此教師需用心對待每一次音樂教學,用心備課。一名骨干音樂教師在教學經驗中這樣分享到:備課,一要聽音樂,二要看總譜,作品聽一千次再講音樂,一個音樂老師,只要把自己要講的音樂作品聽了一千次,才能熟能生巧,把音樂外化成豐富的課堂資源,如果沒有到爛熟于心的程度,那么轉化到課堂上,傳遞給學生的一定是比較膚淺的感受。課前充分準備,上課事半功倍。同時,教師還需充分了解學生,教學相長。葉圣陶先生曾說“只有做學生的學生,才能做學生的先生?!比绻涣私鈱W生,教學極有可能成為無源之本,無本之本。音樂教學課堂一定是音樂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創造“好聲音”的課堂,因此音樂課也要常上常新,以培養“好耳朵”著眼點,將“學音樂”“育心靈”兩者有機結合,會發現,音樂教學并不需要“管理”,和諧與美好是那樣自然地發生。

(四)音樂教師專業之外的成長路

教師角色本身具有多樣性,因此音樂教師除了教學工作以外,在學校中還需要負責其他細致復雜專業以外的工作,例如家校溝通,社團管理,組織活動時變身為“燈光師”“舞臺設計師”等等,所以音樂教師需要具備強大的“變身”能力。許多老師在瑣碎的工作事務中可能會產生厭煩心理,更愿意將時間花費在教育教學上。其實,這些專業之外的“瑣碎事”也能夠以另外一種方式鍛煉教師個人能力,如事物的歸納整理,分析,邏輯與條理,口頭表達能力,溝通組織能力等等,因此,持有一顆學習心,在工作中處處都會收獲成長財富。

“十三五”期間,學校美育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美育工作的決策部署,以立德樹人為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把美育納入了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這也就意味著音樂教育愈發受重視,音樂教師的成長道路也會越來越寬廣,于教師而言,這是一份機遇也是一份挑戰,匈牙利著名音樂教育家柯達伊也曾在書中說:“做一個好的教師要比做一個布達佩斯歌劇院的導演還要重要得多,對于一個不好的老師,他會持續他的失敗30年(從他開始工作到退休為止),將會扼殺30批兒童對音樂的熱愛,正所謂“我怎么樣,教育便怎么樣”,音樂教師作為美育的傳播者,都應當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條成長路徑,以便更好發揮美育之力量,以美育人,以樂育人。

參考文獻:

[1]周立清.新課改形勢下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專業成長生態化思考與對策[J].當代音樂,2017(16):33-36.

[2]葉麗芳.建構區域教研模式助力小學音樂新教師專業成長[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11):115-117.

[3]周芳.以課堂教學教研為途徑提升年輕音樂教師專業能力[J].中國音樂教育,2018(05):43-46.

注釋:

①引自教育部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2806/sfcl/202012/t20201214_505281.html

②“音為有愛”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JlWT0cct28dQgaUHuLIPw

(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410081)

猜你喜歡
音樂教師美育
淺談美育對特殊兒童的影響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回顧青年學者們的思考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職后培訓之我見
課改15年山區音樂教育現狀調查
關于淺談音樂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
淺論高職高專音樂教師職業素養的提升
美育教師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當前學校美育實踐中值得注意的若干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