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的情感體驗

2020-09-10 17:23董一儒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0年42期
關鍵詞:蓋房子欣賞課小豬

案例背景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币魳沸蕾p課的教學目的應該是聆聽音樂與進入音樂,圍繞這一根本宗旨教師不是主觀地對學生感受進行判斷統一,而是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讓學生再帶著疑問,有目的性的思考,安靜聆聽,一步步深入主題,這才’是有效聆聽。在聆聽時讓學生有目的去思考,在思考后答案又變成另·個新問題,不斷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并讓他們在動一動唱一唱演一演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這樣學生就會在體驗中喜悅,在喜悅中感悟。

在本學期我設計了一節綜合性的欣賞課,名為《三只小豬》。這節課以音樂童話故事為切入點,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一年級所學的簡單的節奏型,對應音樂里三只小豬所蓋的三種房子,把故事情節融入到音樂課堂中來,使之作為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一年級新教材音樂課中第二單元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好朋友”為主題。力求用音樂創設團結融洽、愉快合作的環境,讓學生感受并想象三只小豬的可愛形象,引導學生養成勤勞、勇敢、團結的美德,能哼唱歌曲,聽辨主題并在情景創設中作即興表演。結合新課標要求與本課的特點,“以聽覺領先,動態感受為突破口”,在教學設計中擬以聆聽為主線貫穿始終。

教學片段之一:看看我的動作和聲音是在模仿蓋那一種房子呢?

師:看看我的動作和聲音是在模仿蓋哪一種房子呢?

生:草房子。

師:沒錯,請你們跟我一起模仿吧(圖1)~咻·咻·;你們看看我現在又在蓋什么房子呢?

生:木房子。

師:是的我蓋的是木房子,讓我們一起來蓋木房子,預備齊釘釘·釘釘釘;誰來說說看蓋磚房子需要做些什么呢你來說說看?

生:需要磚頭和水泥

師:哦真棒請坐,一起來試試看,唰唰啪;準備工作做好了,請大家跟著小豬們一起去蓋房子吧。

教學片段之二:請你們用歡快活潑的聲音跟著我的琴聲一起來唱一唱。

師:在大家的幫助下,小豬們的房子快完工了,讓我們再接再厲用歌聲為他們加把勁,首先來給豬老大加把勁,請你們用歡快活潑的聲音跟著我的琴聲一起來唱一唱,背挺直,眼睛亮亮的。

生:我的草房子蓋好了......

師:你們學的真快,小豬在蓋房子的時候應該是什么樣的心情???

生:開心的心情。

師:讓我看到你們開心的表情,有表情的歌聲是最能打動人的,下面讓我們帶著表情來為豬二哥加油!

生:我的木房子蓋好了......

師:你們唱的真不錯,聲音整齊多了,表情也特別美,但是要注意最后一句啦啦啦要唱清楚,把小豬得意的心情表現出來,聲音再有彈性一點。

師:這一次老師要把速度加快了,看看你們能不能跟上我的速度,用好聽的聲音我們一起來為豬小弟加加油。

生:我的磚房子蓋好了......

師:我太為你們感到驕傲了,你們唱的真動聽。

教學片段之三:完整表演加強綜合能力。

師:讓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邊唱歌邊模仿小豬蓋房子,在聽到小提琴演奏時我們就休息,當旋律最后一次出現時我們一起來慶祝,在聽到不是你們蓋房子的音樂時能不能表演?

生:不能。

師:比比看哪一組唱歌唱得最好聽,蓋房子得手最有力度,老師會在你們的房子周圍種上美麗的花朵,每組請三位小朋友,聽到蓋房子的音樂結束時,迅速在中間完成大房子的拼圖,其他小朋友用手勢蓋房子,比一比看哪一組的大房子蓋的最迅速,準備好了嗎?(圖3)

生:準備好了。

師:你們的房子蓋得真漂亮,而且很有創意,看來這個蓋房子可真不容易呀,要做這么多的準備工作,不過老師相信在今天的音樂童話故事里,有了你們的參與一定會更加精彩,三只小豬蓋房子雖然很辛苦,但他們在勞動中收獲了快樂,讓我們伴隨音樂離開教室吧!

案例反思

一、結合主題

首先是如何才能有效聆聽。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已在親身參與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币魳沸蕾p課的教學目的應該是聆聽音樂與進入音樂,圍繞這-根本宗旨教師不是主觀地對學生感受進行判斷統一,而是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讓學生再帶著疑問,有目的性的思考,安靜聆聽,一步步深入主題,這才是有效聆聽。在聆聽時讓學生有目的去思考,在思考后答案又變成另一個新問題,不斷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并讓他們在動-動唱-唱演一演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這樣學生就會在體驗中喜悅,在喜悅中感悟。

第一部分是導入,新教材將內容分割成四個單元,每一個單元都有其鮮明的主題,《三只小豬》是體現勤勞勇敢主題的動畫歌曲,因此將童話故事作為過渡,自然銜接到新授內容,創設情趣氛圍,讓課堂變得“活”起來。

二、聆聽主題

其次是把握好重點,確保以音樂為主線,用各種手段輔助體驗,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一年級學生音樂表演技能積累較少,能力有限,同時也缺少創編表演經驗,還不能在短時間內創編出一個比較完整節目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因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在學生現有的表演水平上有計劃的進行教學指導,引導學生欣賞學習表演,鼓勵學生創設情境表演,同時作適當的指導,作出肯定性的評價。把聆聽一演唱一表演三個環節有機結合,環環相扣,確保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有計劃有目的的為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服務,同時在各種體驗活動中凸現音樂的主體地位。

第二部分的聽包括了聽賞、聽辨兩大內容。新教材課程標準中提到“現代小學音樂教育必須以是否有利于學生享受音樂、學習音樂、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為前提,”聽賞完整的樂曲后,請學生聽辨主旋律中小提琴的音色,同時教師用動作語匯提示歌詞內容,意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欣賞課的教學目的應該是聆聽音樂與進入音樂,圍繞這一根本宗旨,提出--系列明確要求,讓學生帶有目的性的思考去聽去看。--連串問題環環相扣,在師生的對答中一步步深入主題。從樂曲情緒的聽辨引出主題歌詞,從主題歌詞的學唱引出聽辨其的出現次數,結論得出后通過圖式的展示讓學生有一個淺顯的曲式結構的印象了解。從聽→唱→動→辨→析這些步驟的設計都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由淺入深地去學,在聽后有所得,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

三、感悟主題

最后一部分是演、與感悟的展現。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也是這堂課的難點所在,因為一年級小朋友也許想象力很豐富,但在集體創編上的確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那么教師的引導就顯得很重要,所以針對這一部分特地設計了用小樂器為音樂伴奏與律動“蓋房子”的兩個環節。

感悟是學生在聆聽體驗后,教學層次的的升華、教學成果的精華。它的基點是建立在充分感受歌曲的基礎上,借助有目的、有意義、有發展延伸的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對所欣賞樂曲的情緒、內容、速度、速度這些音樂要素有較為明晰的把握,通過教師的語言、情景創設、情感體驗讓學生產生共鳴,由此展現對欣賞作品的感悟。聆聽一體驗一感悟,三者相輔相成、融合遞進,這樣在整個過程中,不僅提煉鞏固了本課中知識重點,也使學生提升了對作品的理解,感悟歌曲所表達的涵義,更好地達到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作者簡介:董一儒(1994.04-),性別:女,籍貫:遼寧昌圖,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式:音樂教學。

(中山第二小學 上海市松江區 201600)

猜你喜歡
蓋房子欣賞課小豬
動物蓋房子
初中美術欣賞課中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在極地蓋房子
動物蓋房子
可愛的小豬
小豬家著火了
淺談如何上好小學美術欣賞課
探討如何上好音樂欣賞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