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高職擴招生源培養質量途徑研究

2020-09-10 07:25郭夫兵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高職擴招應對措施人才培養

摘要:高職擴招是國家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為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決策。擴招生源的多元化、學生發展需求的多樣化對教育及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針對高職院校擴招后人才培養遇到的問題,從立德樹人、分類分層培養、師資隊伍建設、學生教育管理、教學資源建設等方面進行研究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培養策略,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為擴招后高職教學管理工作提供借鑒,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高職擴招;人才培養;應對措施

一、高職擴招實施的背景與意義

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變革、增長動力轉換的攻關期,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這就需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優化人才結構,擴大有效供給,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

高職擴招重點面向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是緩解當前社會就業壓力的重要舉措,對穩定就業形勢、厚植新優勢、培育壯大新動能、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職擴招人才培養面臨問題

由于擴招生源在年齡、學歷、學習能力等方面呈現多元化特征,在成長經歷、社會角色等多方面與以往正常招生的大學生存在差異,不能用傳統的培養方式來培養,給學校的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后勤服務等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由于擴招人數的急劇增加,高職院校面臨教學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師資、教學場所、教學活動場地及學生宿舍等資源短期內難以滿足需求。[1]

三、高職擴招人才培養應對措施

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擴招教育的重要要求,擴招生源在知識結構、技能水平、學習目的、學習時間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對高職院?,F有師資力量、教學方式、評價機制、課程資源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2]

(一)堅持立德樹人,實現“三全育人”

結合擴招生源的經歷特點,構建育人新模式。一方面,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將最優質的資源配置給學生,為每一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可選擇的教育。另一方面,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教師素質結構,堅持專業素養、職業素養、政治素養、人格素養一體化發展,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激發教師積極主動地將知識傳授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到一起。

建立健全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叭珕T育人”,要求全體教職員工都要成為“育人者”,充分挖掘專業課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管理干部等多個崗位的育人要素,將育人職能貫穿其工作始終?!叭逃恕?,要求將育人工作貫穿到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各階段,融入到學生學習生活各方面?!叭轿挥恕?,要求推進知識體系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向各學科有機滲透,建立網上網下互動的工作格局,推進學校、社會、家庭一體化育人,達到多方位合力育人的效果。[3]

(二)實施分類分層培養

由于高職生源多元化,不同類型學生的專業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目標不同,需要分類分層教育管理工作,提供靈活多樣的培養模式。在分類分層教育中,貫徹落實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擴招后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的精神,堅持“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的原則,按全日制和彈性學制兩種培養模式,針對不同的職業群體,不同的學歷結構,不同的生活經歷,分類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不同的教學模塊,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分層實施教學。[4]

1、教學模式多元化

擴招生源由于年齡、生活壓力等多重客觀因素所限,不可能全日制在校上課,可以采取集中教學與分散教學相結合的原則,打破傳統學期界限,靈活編制教學計劃并實施,利用周末、節假日、晚上等時間學習,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社區學區”、“企業學區”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就近實施集中教學。擴招生源學習目標明確,能力基礎不同,需要針對同一專業不同生源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模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學習。由于擴招生源主要在業余時間利用網絡平臺教學資源自主學習,雖然可以緩解“工學矛盾”,但對于以實踐為主的課程,需要輔以一定比例的面授教學,根據擴招生的時間安排實訓。培養學生使用各類移動電子產品進行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摸索學習方法,積累學習經驗。制定“課證融通”方案,重塑課程體系,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相關內容,有機融入到專業教學過程,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實施彈性學制

社會考生來源復雜,許多人已經有工作,不可能像傳統全日制學生一樣,有固定、充裕的學習時間,他們要在處理好家庭、工作的前提下進行學習[5]??紤]到擴招生源的實際需求,需要選擇彈性學制。彈性學制是在學分制的基礎上演進而至,是學分制的另類發展和表現,它的最大特點是學習時間的伸縮性。這種制度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學習需求和學習節奏來選擇學習年限,給學生以較大的學習自主權,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全日制學制一般為3年,而彈性學制每個省的規定不同,一般為3-8年,高職學院應考慮擴招生源的實際求學困難,進一步放寬最長學習年限限制。

(三)全力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擴招生源數量急劇擴大,現有的專任教師數量明顯不足,不能完全滿足擴招后的教育教學需求。教師是高職人才質量培養的核心組成部分,為保證教學質量,高職院校首先要解決教師數量的問題,可以通過正常引進高層次人才從事教學任務或到相關的企業中引入高技能人才到學校兼職,解決師資的急缺現狀,加快補齊教師缺口。其次高職院校還要解決教師教學能力如何與多元化、差異化的學生相匹配的問題,一方面要加大教師培訓力度,著力培養“雙師型”教師,利用假期將教師送到企業頂崗實踐學習,以便及時掌握企業用人需求、管理模式和生產工藝流程等,提高其專業技能水平,把在企業頂崗學到的新知識、技能及時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另一方面組建由學校教師與行業企業專家組成教學創新團隊,建立導師制、師徒制,強化個性化教學,支持團隊針對高職擴招開展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定期開展教研活動,研究解決教育教學新情況、新問題。

(四)學生教育管理

根據擴招生源的特點和培養模式要求,制訂有針對性的學生管理辦法,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全面、優質的服務。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輔導員,為擴招生源配備有一定閱歷和工作經驗的輔導員或班主任,輔導員必須要高標準地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學生政治上的旗幟、學業上的導師、品行上的典范、情感的朋友。學生干部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橋梁,輔導員要盡心盡力地選拔與培養學生干部,及時進行考核,使其發揮表率作用。教師要加強與學生聯系,成為學生能夠交心的朋友,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讓學生能夠自覺學習,主動進行自我管理與服務。依托“互聯網 +”教育陣地,借助信息技術,創新管理機制,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學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使得學生管理更具效率。[6]

(五)教學資源建設

生源類型的多樣性亟需高職院校需要加快課程資源建設,豐富線上線下結合的優質教學資源供給,打破時間、空間限制,滿足不同生源、不同學習時間、不同學習方式需求,真正提高人才培養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實效性。[7]

1、建設立體化教材

開發適用于不同生源類型的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等教材,從行業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設計教材單元,以“任務驅動”設計實踐項目,強化工作實踐和應用能力,堅持從實際中來到課堂中去,從實踐中來到理論中去,設計適合多元化教學的新型教學方案。教材要制定信息化、智能化教學內容,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包括:微視頻、動畫、試題庫、案例庫等資源,以紙質、電子介質和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展現,給學生立體化輔導,強調學習者的多邊互動和多種學習方式共存發展,樹立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重視教學內容的時效性,每3年修訂一次教材,其中專業教材隨信息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情況及時動態更新。

2、構建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資源

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更自主地根據自身的實際對學習內容進行篩選,學習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學生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拓展學習空間,打破空間上的限制,進行“人與人”,“人與機”,“機與機”相互探討,互動變得更加豐富,并形成更佳的教與學結構,促進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從而得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建立網絡教學輔助平臺,開發一站登錄式的手機端學習平臺,將全部課程及線上資源都接入一站式平臺,學生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所有線上課程,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學習進程性考核及評價。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將信息技術全面融入于教學過程的路徑、方式和方法,深入研究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的合理應用;著力提升師生信息素養,利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服務學生學習、服務教師改進教學、服務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以教育信息化帶動實現教育現代化。

(六)完善質量評價體系

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針對擴招生源不同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方式采取目標考核與過程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建立擴招學生培養質量監測平臺,采集擴招生源學習過程數據,開展教學分析與過程性評價,根據反饋實時診斷、及時改進。

推廣“1 + X”證書制度,實行學分制管理,制定學習成果認定與學分轉換的標準與方法,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經科學評估可記入本人學業學分,并可調整有關教學內容和學時安排。

(七)努力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根據生源類型變化、擴招專業、擴招學生數量、分類教學和分類管理等實際情況,制定并實施辦學條件改善計劃,重點做好教室、教學點、實習實訓基地、餐廳、宿舍、教職工、教材與教學資源的充實完善。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加強智慧校園建設,開發完善適應不同類型生源學習需要的教學管理服務平臺,為分類教學、分類管理服務提供便捷靈活的數字化基礎條件。

四、結論

高職擴招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由于高職擴招生源的多樣化等問題,高職院校必須做好人才培養模式的良好定位,重視培養方式上的科學性、多樣性、有效性。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做到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實際相結合,提高人才培養模式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使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能夠取得積極效果。

參考文獻:

[1]雷 鵬淺析高職院校在高職擴招中面臨的困難及應對措施 課程◆經驗◆反思:142-143.

[2]楊 清,孫百鳴,胡志博.高職百萬擴招后教學管理改革創新研究 黑龍江科學.2020,11(15):50-51.

[3]堅持立德樹人 實現“三全育人”熊曉梅? ?來源:光明日報

[4]李傳偉.質量型擴招的分類分層培養途徑研究[J].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2020,36(04):67-72.

[5]汪青青.百萬擴招背景下高職教育現狀分析與研究[J].職業技術.2020,19(09):12-16.

[6]“百萬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探索與研究[J].學術論壇:12-16.

[7]龔娟.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資源開發的思考中國[J].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45-46

作者簡介:

郭夫兵(1970-),男,江蘇徐州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計算機技術及應用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歡
高職擴招應對措施人才培養
從政策杠桿到關系嵌入:對高職擴招的初步分析
推進高職擴招的幾個關鍵著力點
中高職專業銜接的問題分析及實踐路徑
高職“擴招”“提質”一樣都不能少
手機通訊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施工企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