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分析分層管理共促學風建設

2020-09-10 07:55趙鴻博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分層管理學風建設

趙鴻博

摘要:一所高校的學風建設是否良好是衡量該學校辦學理念、教學品質和管理程度是否到位的一項重要指標,良好學習氛圍的養成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前提。但隨著高校的持續擴招,學風建設現已成為各高校必須解決的當務之急。本文結合現階段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學風問題,進行分類,結合不同層面分層管理,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為當下高校學風建設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分類分析;學風建設;分層管理

引言

學風,是高校校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行為群體風貌的表現,也是學校得以長久健康發展的永恒主題。一方面,良好的學風對高校的人才培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校的學風建設是治學之本,不僅關系到高校教育的成敗,也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根本保證。另一方面,優良的學風對學生的成長成才也有著較為關鍵的作用。[1]良好的校園學術風氣,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榜樣和示范作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徑。

一、當前高校學風建設問題分類分析

根據每年的學風調查報告,現對學校學風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類總結,當下學風主要存在以下三類問題:

(一)目標不明,不知為何而學

根據學風的調查數據顯示,很多同學學習意愿缺失,內心迷茫,對未來沒有絲毫的規劃,學生處于暫時的封閉、麻木狀態。學習意愿的缺失,意味著個體對于學習的內生動機極度缺乏。在學習上缺乏規劃,課余時間雖然多數學生會把學習和社會工作擺在首位,但逛街、聊天、上網玩游戲、睡覺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并且容易受厭學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得過且過。

(二)習慣不好,不知如何去學

當代大學生在學習上的普遍情況就是缺少獨立性和主動性,大多數同學“想學但不知如何學”,學生學習只停留在課堂上,課外很少主動學習,缺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效果較差。學習習慣較差的同學,缺乏足夠的自制力,刻苦鉆研的精神,極易受到周圍不良風氣的影響,需要老師看管督促,喪失學習的主動性。進入大學后,很難適應大學這種需要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學習氛圍。

除了學習習慣,部分學生的學習方法也存在問題,如:學習方法陳舊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生難以在學習中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學習態度消極,很難跟上老師的課堂進度,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成績較差。

(三)態度不端,不想努力去學

大學,相較于中學階段,擁有更加自主的學習空間、相對寬松的學習節奏,以及較為自由的時間安排,在促進了學生的自我意識的培養和多元化的發展的同時,也考驗著學校的管理體系與學生的價值、行為的選擇。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遲到、曠課等課堂違紀現象經常發生在大學的課堂中,甚至有部分同學在課堂上吃飯、睡覺,突顯出學生們消極的學習態度。他們在課堂上缺乏組織紀律性,無視學校的規章制度,課上不認真聽講,課下不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這些學生學習態度散漫不夠專注,紀律松散,上課主動性不強,課堂上不認真聽講,課下不及時復習;部分學生整天沉迷于網絡、手機,平時不努力,僅依靠考前突擊,沒有高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

二、當前學風問題存在因素分析

從廣義上講,學風是全體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教學態度及精神面貌,而從狹義上講,學風則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學習態度。根據調查分析,現階段學風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社會因素

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給人們帶來了多樣化的產品選項與服務體驗,尤其是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學習工具和平臺更加豐富,為更高的學習效能提供了技術保障。但另一方面,面對諸多新奇的感官刺激,自制力不強的學生會沉溺網絡,難以自拔,厭學情緒嚴重。

(二)習慣依賴

學生個體的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過往經歷累積的習慣,很多學生在入學后仍然保持著中學的學習習慣,沒有認識到大學學習和中學學習的不同,某些習慣并不適用于大學的學習生活,會大大降低自己的學習效率,導致學習困難,成績較差。

(三)從眾心理

大學學風建設的關鍵期是在學生剛入學的時候,初入新環境的適應性探索、個體尋求安全感的心理需求、相關經驗閱歷的缺乏等,都有可能成為學生產生從眾心理的主導因素。在學生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己對于大學學習生活的成熟構建時,周圍人員的引導便成為學生學習態度的提前性導向。

三、當前學風建設分層管理

學風建設關乎到德育和智育的成效,是學校育人工程的基礎環節,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態度的一種最為直觀的體現,為了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創建優良學風,進一步提高學院人才培養的質量,現結合長時間以來對學校學生學習態度的觀察與調查統計,以及所分析的影響學風建設的主要因素等,提出解決方案。

(一)學校層面

完善體制機制建設,提高學生學習意識。構建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制度,可成立學風建設指導小組,廣泛聽取學生及老師的意見與建議,保證學風建設無死角;加強學生層面的紀律管理、行為管理、考試制度管理等,高標準嚴格要求,確保學校良好學風建設的可持續性;以學風建設為主線,建立有效的監督和考核體系,做到定期評估和總結,確保各項制度不折不扣的實施與執行。

(二)教師層面

建立教師培養和培訓常態化機制,不斷優化、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大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態度轉變,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思考研究。同時,教師加強課堂紀律管理,必須對“低頭族”、“手機控”、逃課、遲到早退、聊天等現象采取干預,從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教師的教學能力、方法等方面入手,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師應積極探索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方式,創新交流溝通渠道,多角度了解學生學習需求,有意識地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輔導員層面

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輔導員是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和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日常管理、氛圍營造等來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找尋學習方法、提升學習動力、營建學習氛圍[2]。輔導員需通過多方平臺、一對一幫扶、學業指導、加強班級和寢室管理,豐富手段,拓寬平臺,以寢風促班風,以班風建學風,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綜合素質。[3]

(四)學生層面

發揮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主觀能動性,建立學習興趣小組,架起與其他同學溝通的橋梁,鼓勵“傳幫帶”,形成互助互學的良好學習氛圍,共同進步;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實施全程化、層次化、個性化的指導。結合學生的共性需求和個性需求,為學生提供定制化的服務指導,引導學生通過對自我的認知、探索,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方向,儲備專業知識技能,順利達成職業目標,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學風建設是高等學校發展建設的永恒主題,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學風建設這一基礎性系統工程,需要全員參與,多方協作,形成合力,更需要依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形勢變化,不斷研究、改進與完善,共同致力于塑造信念、激發動力;端正態度、規范紀律,整肅學習秩序;優化方法、檢視習慣,提升學習能力;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育人成效,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教育與職業——邱峰,周亞軍.高校學風建設探析[J], 2014(12)

[2]廣西醫科大學學報——朱丹.充分發揮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 2007(5)

[3] 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程新鋒. “ 因層施教 ”做好大學學風建設工作[J],2007(12)

猜你喜歡
分層管理學風建設
關于民辦獨立院校學風建設的思考
論大學生學風建設的途徑
淺議武夷學院“無手機課堂”學風建設活動
高中班主任分層管理模式及應用實踐探究
分層管理在教育實習中的實踐探索
中職學?!胺謱庸芾?、培優輔困”教學研究
護理人員分層管理模式在介入室中的應用效果探討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校檔案分層管理評價指標權重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