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中“互聯網+”教育模式的應用

2020-09-14 11:46盧國艷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教育模式互聯網+互聯網

盧國艷

摘要: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要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適應未來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需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尤其是教育現代化設備,互聯網+等手段,來努力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小學數學教學歷來都是基礎教育的重點學科,需要我們數學老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研究教材和學生,才能更好地培養優秀人才。本文通過“改正小學數學錯誤教學觀念”、“更新小學數學落后教學手段”兩個角度來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陳述,推翻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提升學生數學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聯網+;教育模式;課堂教學

在所有的基礎教育學習課程中,數學課程的抽象性相對較高,因此對學生的腦力以及認知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打下牢固的基礎、掌握好數學基礎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數學的學習應該從小學抓起,讓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培養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

1.改正小學數學錯誤教學觀念,保證數學教學正確教學方向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填鴨式”教學的錯誤現象,即教師只負責“教”,將知識一股腦都裝給學生,將學生作為一個“容器”,而不是一個“新的自己”【1】。在教學過程中,這種授課方法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教師采取這種授課方式,會極大地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身難以樹立對數學課程進行學習的自信,甚至出現逃避、抗拒等消極現象,極大地阻礙了小學生學習數學。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改正自身的錯誤教學觀念?!盎ヂ摼W+”教學將數學的學習與科學技術進行有機結合,憑借自身反應靈敏、存儲容量大、展示內容多等特點,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地平臺,教師應該積極利用“互聯網+”教學方式,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發展。

例如,在學習“一百以內的加法”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為學生展示有關視頻,如:畫面中出現小明在山上的蘋果樹上摘到了55個蘋果的場景,而后小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小紅,小紅在森林中摘到了24個橘子,小明和小紅決定把所有的蘋果和橘子一起帶到集市上售賣,那么一共要賣出多少個水果呢?而后屏幕上出現“55+24”的算式,解析“55”是小明的蘋果的個數,“24”是小紅的橘子的數量,因此總數即是“55+24=79(個)”。

這樣利用互聯網,采取動畫的形式來進行教學,能夠很好地將學生帶入教學環境中去,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沉浸到學習中去,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能夠得到極大地提升,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學生出現消極學習、逃避學習的現象的出現。將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由枯燥、死板式學習轉變為生動、靈活性學習,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學到了最為珍貴的知識,同時也能夠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讓學生培養起終生學習的良好習慣。

2.更新小學數學落后教學手段,發展“互聯網+”式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多是采取“黑板+粉筆”的教學手段,而由于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有大量的數學公式以及繁雜的計算過程,一堂課中教師往往要擦拭黑板數遍,嚴重拖沓了教學效率,同時由于思路的驟然間斷,容易出現學生跟不上學習進度的不良情況。而“互聯網+”很好地適應了此教學情況。由于互聯網本身固有的靈敏度以及極大的存儲容量,教師可以從網上將相關知識點進行下載,極大地節省課堂上的書寫時間,同時,教師還可以將有關題型進行保存,作為課后習題發給學生,方便學生進行復習和鞏固,極大地推動了數學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如果是利用黑板這個教學媒介進行教學,由于數據的龐大以及計算過程的復雜,會占用大量的空間,十分不利于教學開展教學,同時也不利于學生進行學習。而教師如若采用“互聯網+”的教學模式,就能夠很好地將計算過程通過PPT展示出來。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將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用不同的字體和顏色進行標注,提示學生注意。同時,教師也可以選取部分相類似的題型,如“324×87”、“231×14”、“623×34”等,讓學生對題型進行鞏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將學生進行分組,利用學生間的競爭壓力,為每一組都布置不同的題目,在相同時間內,哪一組的正確率高、完成率高獲勝。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會得到極大的激發,為數學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學習“觀察物體”這一課時,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將物體進行3D呈現,讓學生進行觀察?;ヂ摼W能夠使物體更加真實具體,方便小學生進行進一步的觀察,在同時,觀察結束后,教師可以將每一個面的平面圖展示出來,讓學生與自己的答案進行對比,判斷是否正確,教師可以將其中的重點線條用不同顏色表示出來,進行突出。這樣,極大地減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也極好地銜接了教學中心,讓整個教學過程能夠以一種流暢的姿態地進行下來。通過“互聯網+”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很好地把握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依照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寬松、積極的學習氛圍中開展學習活動【2】。

3.結語

總而言之,“互聯網+”教學作為新式教學模式,憑借互聯網獨有的優勢,能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起到一個極好的輔助作用。于教師而言,“互聯網+”教學極大地節約了教學成本,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提高了教學效率。與學生而言,“互聯網+”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全面的題目資料和更詳細的解答過程,大大地減少了學生的學習成本,提高了學習效率。因此“互聯網+”教學模式是適應當下發展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張子龍;基于“互聯網+”環境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新課程(中)》 2018年02期

[2] 陳藝;“互聯網+”環境下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數學大世界(中旬)》 2019年01期

[3]王聯忠;基于“互聯網+”環境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考試周刊》2017年 第51期

猜你喜歡
教育模式互聯網+互聯網
淺論古代斯巴達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學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職音樂欣賞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