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自制教具,打造英語核心素養課堂

2020-09-14 14:58盧敏儀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自制教具小學英語核心素養

盧敏儀

摘要: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社會,多媒體工具使人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小學英語課堂也緊跟時代潮流的步伐。一線的小學英語教師能熟練地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但教具作為教師輔助教學的手段,有著不可取代的教學功能。本文筆者總結和分享如何有效使用自制教具的經驗,打造具有核心素養的小學一二年級的英語課堂。

關鍵詞:小學英語、自制教具、核心素養、經驗分享

1.面對小學英語課堂現狀,及時改進教學手段

現階段,多數任教于城鎮地區小學英語教師能在教學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然而,隨著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濫用,教師的教學方法反而變得單一。教師對著課件講課,一旦出現突發情況,自己猶如無頭蒼蠅,使課堂失去了應有的色彩。另外,在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由于教學條件簡陋,教師只能對著課本講課或者在黑板簡單地板書,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2.結合低年級學生心理特征,充分挖掘自制教具優勢

2.1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里特征

楊明華(2011)認為“低年級學生機械記憶力和形象思維占優勢,習慣于形象思維、被動思維,他們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學習與興趣、情感有關”。這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要循序漸進,教學手段要多樣化,語言要簡單易懂。教師不僅能運用多媒體教學,還要充分挖掘其他教育手段的教育功能。

2.2 自制教具的類型、優勢

教具作為教師輔助教學的手段,與多媒體教學手段同等重要。陳曉玲(2012)指出自制教具是教師和學生根據教材的內容,制作或改進的符合課堂教學需要的教具,包括頭飾、圖片、模型、轉盤、日歷等。

基于學者們的研究,筆者總結自制教具有著以下優勢:

1.取材、制作簡易方便,使用靈活,便于教學。

2.幫助教師創設直觀、生動、真實的語言情境。

3.把教材內容直觀化,直觀地向學生呈現語言知識。

4.幫助教師調動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

5.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

3.巧用自制教具,打造低年級英語核心素養課堂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

語言能力就是語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技能、交際策略等;思維品質是思考辨析的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斷、理性表達、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等活動;文化意識重點在于理解各國文化內涵,能理解并尊重文化差異;學習能力主要包括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情感策略。(陳靜,2017:132)

筆者學校多媒體設備完善,教師能熟練地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課堂教學。一二年級現用的英語教材是外研社出版的《新標準英語》。如何有效使用自制教具,打造具有核心素養的小學一二年級的英語課堂?且看筆者的經驗分享。

3.1 巧用自制教具,創設真實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基于有效的語境,語言的學習才是有意義。單純地投放課件或者單憑老師的言語解釋很難創設真實的情境,而自制教具則能輕松解決。

以二下《Module 4 Unit 1 What are you doing?》為例,教材內容是打電話的情境。筆者在課前制作了簡易手機,并運用自制教具創設打電話的真實情境。在輸出環節,教師布置學生用自制電話,模擬打電話的情景,編造對話??紤]到二年級的學情,教師提供語言支架,鼓勵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創編對話。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鞏固重點句型。

3.2 巧用自制教具,設置多樣任務,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就是語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技能、交際策略等。低年級的英語課堂以聽說為重點,基于教材內容以及學情,筆者設計交際任務,鼓勵學生在情境中運用語言知識,以達到交際目的。以二上《Module 3 Unit 1 Do you like bananas?》為例,筆者事先布置學生制作食物的學具,運用卡紙畫出喜歡的食物(調能說出英語單詞)。在拓展環節,筆者設計分享食物的交際活動,學生運用主題語言分享食物。學生樂于分享自制的食物道具,在分享中鞏固語言知識,提升了交際能力。

3.3? 巧用自制教具,結合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思考辨析的能力。低年級學生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外語學習對于他們來說是陌生而又有難度,但學生樂觀察,愛動腦。教師只需多加引導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還是以二上《Module 3 Unit 1 Do you like bananas?》為例,在熱身環節,筆者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分享他們喜歡或者不喜歡的食物,并及時追問Why?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回答。在呈現環節,筆者設計了課中自主學習單。學生先聽錄音排序圖片,再看視頻檢查答案。由于學生已理解教材,在聽錄音過程中能快速分析、判斷對話與圖的匹配?;顒与m然簡單,但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3.4 巧用自制教具,了解文化差異,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主要途徑,教師可在課堂滲透英語國家的文化,也可創造機會使學生在感受異國文化。在課外,教師還可以用課外活動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以二下《Module 10 Unit 1 Happy New Year!》為例,主題為節日。筆者在課前布置學生制作有關新年的學具如鞭炮、燈籠等。課后布置課外任務,學生就中外新年制作手抄畫,再在班級展示評獎。另外,筆者在感恩節、圣誕節都會布置學生制作不同的學具,如感恩卡、圣誕賀卡;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用英語祝福對方,互送卡片;在課后,鼓勵學生送給親人、老師,用英語說祝福語。學生從課中到課后都能感受中西文化的差異。

3.5巧用自制教具,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提升綜合素質

學生在制作食物、數字卡、字母卡片、時鐘等學具時都能按照自己的愛好制作,在制作的過程中不僅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另外,制作的學具還能激起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學習的興趣,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4.結語

自制教具對于小學英語課堂有著不可替代的輔助作用。恰當地使用自制教具,不僅便于師教,也激發學生學。教學方式應多樣化,教師應把優良的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高科技的教學設備有機結合,才能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塑造具備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陳靜波.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案例式解讀小學英語[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3:1.

[2]陳靜.英語學科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與反思[J].散文百家,2017(7):132.

[4]楊明華.低年級英語教學應結合學生特征[J].青年與社會(教育版),2011(8).

[5]陳曉玲.小學英語教學中自制教具與學具的使用[J].教育藝術,2012(9):73-74.

猜你喜歡
自制教具小學英語核心素養
論自制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