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中國的環境監測現狀

2020-09-22 14:26楊航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4期
關鍵詞:持久性環境監測現狀分析

【摘? 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一種國內常見的污染物類型,可以在環境中持久存在而不被分解,而且可以經過食物鏈等渠道在不同生物之間流傳,對于人們身體健康和環境產生嚴重危害。為了提高持久性有機物的監測力度,相關部門需要積極完善相關的法規和標準,通過多種手段進行宣傳教育,增加監測資金投入并構建完善的監測體系,實現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問題的高效處理。

【關鍵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監測;現狀分析;解決措施

引言

工農業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大量難以分解的有機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可以通過土壤或水源被動植物吸收,再經過食物鏈流轉到人體之中,導致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影響,此外,這些有機污染物還會依附在懸浮的粉塵顆粒之中,在大氣環境中傳播污染。相對而言,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大氣、水源以及土壤中擴散效率極快,可以在短時間內傳播到人體內部,進而造成嚴重危害。

1.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來源與危害

農業生產過程中利用的殺蟲劑以及工業生產形成的污染物中往往會蘊含大量難以分解的有機污染物,城市垃圾焚燒、醫院廢棄物使用等過程也會產生呋喃和二噁英等可以傳播到大氣環境中的污染,對周邊環境中的生物健康產生嚴重威脅。一般而言,持久性的有機污染物會對人體的生殖系統產生嚴重危害,導致睪丸癌癥、生殖功能異常、乳腺癌等問題,還能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導致青春期提前等問題;污染物還可以影響人體的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此外,這類污染物會對人們的后代產生嚴重危害,還能影響嬰兒骨骼發育,引發身體畸形等問題。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監測現狀

2.1水體環境

監測結果表明,水土環境中含有大量的持久性污染物。例如,華南地區的有機氯化污染物、淮河區域的PCBs污染物以及廣州港和東海岸河口等地都監測到大量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此外,在西藏的深湖以及羊湖等區域也監測到大量的有機氯農藥,對于周邊水源、河湖產生了嚴重污染。調查結果表明,孟加拉灣區域形成的暖流是西藏區域出現較高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的重要原因。

2.2土壤環境

扎根于土壤之中的植物可以從土壤中攝取各類生存所需的養分,然而殘留在土壤中的污染物也會隨之進入植物體內,進而通過食物鏈快速散播到其他生物體內。我國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的重要來源是DDT以及666等防治蟲害的農業,由于國家在上世紀60年代認識到此類農藥的危害性,但是農藥中的有機污染物由于自身持久、難以降解的特性長存于土壤之中,至今依然可以從土壤中監測到大量相關殘留污染物。調查結果表明,華南區域的土壤含有數量遠高于北方地區的有機污染物,滇池流域的土壤有95.9%的幾率可以監測到有機氯農藥,而農田土壤則有100%的幾率監測到有機氯農藥。

2.3大氣環境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也可以在大氣環境之中傳播,通過與懸浮顆粒結合的形式進行全球范圍內的污染傳播,這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還威脅了生存于大氣環境中人們的身體健康。城市和農村的大氣環境具有不同的污染物含量,一般而言,農村污染情況比城市污染嚴重。當前對大氣環境中有機污染物進行監測的技術主要是氣相色譜質譜技術,這一技術可以分離大氣樣品的色譜,實現對復雜混合氣體的高效分離,能夠結合內標以及標志物質譜的存留時間對大氣中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進行確認,具有較高的靈敏性。例如,相關部門在對空氣中的39類有機污染物進行監測時,可以使用分辨率更高的質譜法結合固相萃取技術監測,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平均響應參數以及標準偏差進行大氣污染物狀態監測,測試方法具有較高的可行性。

3.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測對策

3.1加強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宣傳教育力度

針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問題,相關單位需要加強宣傳教育,幫助企業、農民等了解此類污染的危害性,明確此類污染物的形成方式以及傳播機制,從而讓相關人員自主控制自身的行為操作,減少此類污染的產生。在具體宣傳教育的過程中,政府單位需要起到引導支持作用,結合區域內的污染情況以及群眾的受教育情況,嚴格按照政策標準或行動綱要,通過網絡媒體、電視臺廣播、抖音微信、雜志報紙等多種形式提升宣傳力度。此外,相關單位還應該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并建立激勵機制,鼓勵民眾對排放有機污染物的企業進行舉報,提升區域內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管控和治理力度,為群眾創造更加良好的生存環境。

3.2注重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

當前我國已經針對環境管理制定了《化學品管理條例》以及《污染物防治政策》,還針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制定了《水源質檢標準》等相關檢測標準,規范了飲用水中666含量應該每升不超過5pg,DDT含量應該每升不超過1mg,地表水需要將DDT含量控制在0.001mg/L以內,地下水則需要將666控制在0.005 ~5.0ptg/L以內。相關標準中對于666和DDT等污染物含量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對新型的艾氏劑以及多氯聯苯等有機氯農藥尚未建立明確的標準規范,相關單位需要積極完善相關制定標準,為環境監測工作提升標準依據,進而提升此類污染物的治理效率和質量。此外,相關單位在完善監測標準的同時還需要積極完善相應的懲罰管理制度,對于違規排放有機污染物的企業進行懲罰處理,并通過污染治理補貼等方式鼓勵企業建設污染物的使用和排放,進一步提升環境治理效果。

3.3建設環境監測體系

為了加強環境監測效果,相關單位需要對監測體系進行完善,提供實時監測以及數據庫分析模擬的方式對污染情況進行預估,提升污染問題治理效率,降低污染傳播效率和危害。監測系統中需要針對工業污染物以及土壤殺蟲劑等,從大氣、水土以及土壤等不同方向開展動態化的監測工作,工作人員需要定期對污染物數據庫進行更新完善,并對污染物含量變化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在具體操作時,系統將污染物分成漸變以及突發兩種類型,并分別安排人員負責。其中,漸變類型的監測工作主要是針對于人體以及環境進行,通過對人體血液、土壤、大氣、水源等進行監測,確認污染物的遷移方向和聚集情況。系統可以提前錄入區域內的大氣、水文等相關信息作為標準,并將監測到的信息數據與標準進行對比和分析,從而模擬得到區域內的污染物擴散情況,實現風險區域可視化以及預警等相關功能。此外,監測系統還需要與環保、衛生、政府等相關單位建立互動聯系,在問題發生時進行上報下達,實現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問題的高效處理。

4.結語

綜上所述,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可以在大氣、土壤、水源等不同環境中持久存在并快速傳播,對于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為此,相關單位需要積極完善相關規范標準,加強宣傳教育,構建完備的環境監測體系,不斷提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監測效果和治理效果。

參考文獻

[1]何瑞瑞.探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中國的環境監測現狀[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01).

[2]楊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中國的環境監測現狀[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05).

[3]袁衛峰,帥立巢,楚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中國的環境監測現狀分析[J].江西化工,2020(01).

作者簡介:楊航(1989.06-),男,貴州畢節人,伊犁州生態環境局特克斯縣分局生態環境監測站監測員。

猜你喜歡
持久性環境監測現狀分析
土壤環境監測方法探討
分析3S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嚴懲環境監測數據造假 誰簽字誰負責
鋼鐵行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生成與控制研究
淺議城市照明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組織身份:概念、測量及研究視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