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課外閱讀,讓英語學習不止于課堂

2020-09-26 11:50顧赟
內蒙古教育·理論版 2020年6期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顧赟

摘 要: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認識世界、拓展視野的直接途徑,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閱讀時,曾對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要善于在讀書時思考,在思考時讀書。做一個知識的探索者和孜孜不倦的求知者?!痹谛W英語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關注課內閱讀教學,還要放眼課外,以多元化的閱讀資源,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讓英語學習不止于課堂。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外閱讀;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6C-0039-02

閱讀既是教學的,又是生活的,它既是我們語言教學的重要板塊,又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實現終身教育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認識世界、拓展視野的直接途徑。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閱讀時,曾對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要善于在讀書時思考,在思考時讀書。做一個知識的探索者和孜孜不倦的求知者?!痹谛W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放遠目光,既要用心教好課內文本,又要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以“廣閱讀”的教學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讓學生掌握自主閱讀的技巧,形成課外閱讀習慣,讓英語學習不止于課堂。

一、培養閱讀策略,讓閱讀更加有底氣

閱讀教學比起授之以魚,更講究授之以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技能,幫助他們養成一定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在課外閱讀實踐中,能有“我會讀”的底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深化閱讀方法的指導以及閱讀技巧的培養,在讀前、讀中、讀后開展有區別的、有針對性的閱讀活動,如引導學生在讀前對文本的關鍵信息及整體結構進行細致觀察,并對故事的發展與結尾進行大膽預測。在閱讀中,教師要以啟發與引導為主,給學生一定的閱讀線索,如邏輯嚴密的問題鏈、清晰明了的思維導圖、指向明確的關鍵詞、橫貫全文的思維主線——情感線、時間線等,引導學生根據線索,開展有意義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讀的時候有方向、有策略、有選擇。

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8 Chinese New Year這單元“Story time”時,筆者在pre-reading中,引導學生通過抓主要人物、主要信息以及標題插圖等,感知語篇內容,并預測其發展。

Task:Pre- reading

1. Talk about Anna.

(1)Q:Who is the email to? What is the email about?(抓關鍵詞,無需細讀每一單詞)

(2)Read the introduction together.

2. Learn the first paragraph.

(1) T:Look, what does Anna say about Chinese New Year? (be going to)

(2)Try to guess:What date is it today?

A:Maybe it is the 10th of February today.

B:Maybe it is the 28th of February today.

(3)Why is Anna excited?

3. Predication:Work in groups.

(觀察課文插圖和標題,預測Anna在信里面說了什么?)

二、巧用信息媒體,讓閱讀更接地氣

“互聯網+”是當前教育教學的新環境,以信息技術整合學科教學,是閱讀教學的新生態。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時,教師要善于發揮網絡信息的優勢,創造出良好的網絡閱讀及分享平臺,讓學生有更多交流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性,將課內教學與課外閱讀整合在一起,讓閱讀內容更加豐富,閱讀形式更接地氣,以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如在語篇教學的過程中,以交互式電子白板,推送主題相關的繪本讀物、英語歌謠、趣味笑話等,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滲透各種形式的課外閱讀,讓閱讀更加接地氣。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六年Unit6 In the kitchen這一單元“story time”的閱讀中,筆者將語篇分為Cooking time、Drinking time、Eating time三個部分,在語篇教學的同時,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穿插閱讀材料,以“課堂+微課”的教學形式,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與文化體驗。

如在教學“Cooking time”時,筆者做了這樣的設計:

第一, 觀看第一部分卡通并回答問題。

T:What are they cooking in the kitchen?

S:Dad——meat with potatoes;Mom——some tomato soup.

第二,通過問題引導學習。

T:We know Dad is cooking meat with potatoes. How's the meat? Read Part 1.

S:It's nice.

T:How do you know that?(出示句子That smells nice,教學單詞smell)

T:This is the meat. Can you smell it? (操練句型That smells nice.)

T:The meat smells nice. Can LT wait? (操練句型I can't wait, Dad?。?/p>

第三,微課教學,以視頻的方式,介紹中國傳統美食,如水餃、元宵等。

這樣的閱讀教學,既立足于教本,又聯系生活,有一定的閱讀拓展,有一定的文化滲透,使閱讀課堂更加飽滿,同時,微課教學的同步展開,也彰顯了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讓課堂更顯活力。

三、活化課外作業,讓閱讀更加有活力

作業是教學的延伸,是鞏固并發展學生語言技能的有效途徑。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習慣了常規的作業布置,內容大致以讀、背、寫為主,英語課外閱讀作業并不常見。隨著英語的普及以及互聯網的發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這個新渠道,布置形式多樣的網絡閱讀作業,如“趣味故事配音”“DIY電子繪本”“共讀一本書”“打卡閱讀”“微課學習”等活動,將作業與閱讀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實現“讀”,活化閱讀形式,讓學生真正地喜歡上英語閱讀,并且習慣英語閱讀。

如在譯林版六年級Unit 2 What a day!單元復習教學后,筆者在課后作業的布置中,設計了繪本閱讀作業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在這個繪本作業中,筆者將電子書發布于班級釘釘群中,鼓勵學生以自主閱讀、交流閱讀的形式,開展閱讀實踐活動,并以繪圖的形式,畫出毛毛蟲從周一到周六的變化以及吃的食物,將繪圖變成DIY繪本,在群里的家校本中進行打卡,之后筆者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選出優秀作業,與學生進行交流。

總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重視閱讀教學對于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作用,以春風化雨的形式,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多元的閱讀實踐活動,讓閱讀從課堂走向課外,從教材走向生活,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發展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進而讓學生喜歡上英語閱讀,并且堅持英語閱讀。

參考文獻:

[1]許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1).

[2]徐靜.I want, Ican, I like——淺析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問題和策略[J].才智,2019,(4).

[3]肖婷.優化課外閱讀,提升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J].新教師,2019,(1).

猜你喜歡
課外閱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