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學生體驗,發展數學素養

2020-09-26 11:50徐秀國
內蒙古教育·理論版 2020年6期
關鍵詞:情境數學教師

徐秀國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體驗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去反思、概括,催生新的體驗,從而促進對抽象內容的理解。本文主要從具體體驗、反思觀察、抽象概括、主動體驗等角度闡述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的一般過程。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6C-0056-02

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思維尚處于形象直觀階段,難以理解抽象的內容,因而體驗式教學顯得不可或缺。在操作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學生思維的廣闊度與發散度,能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生成。但很多教師認為,操作是讓學生摸一摸、看一看,能直觀地理解圖形,這樣的體驗只能滿足學生淺層次的發展需求,每個學生的學習背景、收獲體驗不同,教師要讓體驗彌合知識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斷層,引導學生從淺層的表達向深度的思維延伸。

學生不僅要經歷具體體驗的過程,還要學會去反思觀察、抽象概括、主動體驗,如在生活中被熱水燙了一下,他們會產生疼痛的感覺,這就是“具體體驗”,由此引發“反思觀察”,他們會思考:“為何會疼痛?”并進入“抽象概括”,及時總結:熱的東西會燙手,以后再遇到類似的場景,他們會避免直接用手接觸熱的東西,這就是“主動體驗”。如果我們僅關注第一過程,那么體驗教學僅滿足于淺表,失去了重要的教育意義。

一、具體體驗:創設情境,激活感官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到具體的活動中。教師設計的情境要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能“夠得著”,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功感,從而引發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真正融入知識的海洋,產生探索的欲望。

如在教學蘇教版數學三上《認識千克》內容時,讓學生去感知物體的重量對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于是教師讓學生體驗壓蹺蹺板的游戲,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輕重。再讓學生去稱一稱,呈現學生體重的數據,看看誰最重?誰最輕?然后出示一袋紅棗和一袋薯片,讓學生猜猜它們孰重孰輕,并在組內輪流掂一掂,說說哪一袋重一些?教師引導學生將學習融入到實際生活中,讓他們通過親自體驗、數據比較,判斷出體重最重與體重最輕的同學,通過用手掂一掂的方法鞏固了輕重的概念。

對于一些在課堂中不易操作的活動,教師可以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虛擬情境,幫助學生鏈接生活,變抽象為直觀,能豐富學生的想象,讓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體會到學習數學帶來的快樂。

如在教學蘇教版《小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教師呈現超市的購物情境,讓學生讀出鉛筆的價格標簽,說說上面商品的價格是多少?如果超市進行了促銷,老師只花了5角錢,這5角錢是多少元?教師構建虛擬的情境,將所學知識與學生的直接經驗聯系起來,建構生活世界與抽象世界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真實的體驗中增進了對小數知識的理解。

二、反思觀察:對話誘引,以問促探

如果教師站在成人的視角去解讀體驗,學生會產生抗拒的心理,也會失去探索的興趣。教師要以對話、問題幫助學生打開知識與經驗之間的秘密通道,誘引學生產生探索求知的愿望。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呈現圖片,還要讓學生去模仿體會,讓他們用動作表達自己對知識的理解。

如在教學蘇教版四下《圖形的旋轉》內容時,教師呈現游樂場中的設施,讓學生結合學過的平移知識,將這些設施的運動方式加以分類。學生通過觀察旋轉的設施,會提出問題:這些設施是如何運動的?是繞哪個點旋轉的?按什么方向旋轉的?旋轉了多少度?并嘗試用自己的手勢表示出來。學生在對話、模仿中,對旋轉這一抽象概念產生了初步的感知。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提問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思考與探索,開啟他們的體驗之旅。學生在學習新知時,所學的新知與原有的知識會發生沖突,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提出問題,讓學生體驗探索過程的快樂。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站在學生現有認知水平的視角,靈活地提出問題。在學生思考有障礙時,抓住難點提問;當學生發生認知矛盾時,抓住沖突點提問,吸引學生去體驗、思考。教師要通過不斷地提問,讓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驅使他們參與自我體驗,將所學內容遷移到生活之中。

三、抽象概括:適當指引,發展思維

在學生參與體驗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表達、展示,將自己的體驗內容、理解方式具體呈現出來,將體驗的知識與科學的內容聯系起來,讓他們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將知識概括為具體的概念。

教師要為學生留有充分思考、表達的時間,讓他們去反思、討論、爭辯,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增進他們對問題的理解。即要讓時于生,讓新舊知識產生沖突,不同的智慧相互碰撞,驅使他們去自我探索、思考。

當然,學生所探索的知識、概括的結論往往是淺顯的,甚至是不科學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科學概括,促進抽象概念的生成。教師要善于激化矛盾點,讓他們表達自己各式各樣的觀點,讓他們分組展開辯論,催生更多新的知識,但這些看似“合理”的知識往往缺乏科學性,所以教師要適當干預,為學生的討論、爭辯指向,幫助他們獲得正確的結論。

學生有時雖然能感知到學習內容,但他們往往難以運用抽象的語言、符號去描述內容,教師要彈性地設計教學空間,讓學生去體驗、探索,讓他們在體驗后產生自己的想法,再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

如在學習以自己的手勢去模仿平移、旋轉后,教師向學生提問平移的概念,學生以“直直運動”表述平移的概念,此時教師要適當引導,追問學生:物體平移運動時的方向有無改變?大小與形狀有無改變?通過層層設問,引導學生歸納出平移的概念。

四、主動體驗:自由發展,交往互動

體驗教學要想獲得理想的效果,教師就要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間,讓體驗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如果他們對學習活動充滿興趣,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不論付出多少努力他們也愿意。反之,如果他們對學習活動不感興趣,或者讓他們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就會感到厭惡、倦怠。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維持課堂秩序,往往會制訂很多規則,這樣雖能控制學生注意力分散、擾亂課堂秩序的行為,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所以,教師以講練的方式促進學生理解,要為學生提供自由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與同伴多交流、多表達,進而形成自己的內在感受,促進他們的自我體驗、自我建構,也讓他們在主動體驗中實現正向遷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方互動的過程,教師要構建開放的環境,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表達,學會用生活化的語言去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用體驗的方式去體會世界,讓所學的內容與生活對話,這樣經過了自己的“咀嚼”,有了自己的內化,獲得的知識就會“有溫度”。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情感體驗的場域,深入挖掘教學資源,讓學生去經歷抽象概念的形成過程,在體驗中內化為真實的知識。

五、結束語

總之,由于認知能力、思維發展的因素,小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尚不到位,教師要借助于實物等媒介,讓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并引導學生逐漸反思、概括、體驗,催生新的學習經驗,為其后續的學習體驗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石鷗,候靜敏.在過程中體驗[J].課程·教材·教法,2000,(8).

[2]馮穎艷.走出“體驗”的誤區[J].中國教育學刊,2003,(6).

[3]李學美,何曉麗.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 中華少年,2018,(17).

猜你喜歡
情境數學教師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