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情護理對年輕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負面情緒及預后的改善作用

2020-09-30 10:18武蘭忠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3期
關鍵詞:共情乳腺癌護理人員

武蘭忠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青海 海東)

0 引言

現代社會,乳腺癌已經逐漸成為困擾女性的常見疾病,不僅發病率在逐年增長,其發病患者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即年輕女性的患病概率顯著提升[1]。外科手術一直以來是臨床治療乳腺癌的首選方案,雖然保乳手術在這些年逐步應用,但仍有眾多的女性患者無法在手術后保留乳房[2]。手術后是否會再次病變以及外觀上的變化使得眾多的乳腺癌患者,尤其是年輕患者在心理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3]?;颊叱霈F抑郁和焦慮的情況非常普遍。而這些情緒反作用于患者本身又會對其治療和康復帶來負面影響[4]。因此此類患者的護理需要格外重視心理和情緒上的護理,臨床施以共情護理效果較好[5]。筆者本次研究中就共情護理的作用進行研究,從生活質量和負性情緒等方面著手與常規護理做了對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納入60例年輕乳腺癌患者,將共情護理的30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常規護理的3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5~40歲,平均(31.28±5.14)歲,對照組年齡 26~39 歲,平均(32.11±3.46)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微?。≒>0.05)。

納入標準:①經影像檢查結果診斷及手術確診為乳腺癌的年輕患者;②堅持自愿參與原則納入患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類型重癥、危重癥患者;②精神異常、語言功能障礙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按乳腺癌疾病圍手術期的常規流程進行護理,內容涵蓋健康教育、術前術中術后根據臨床經驗給予不同的心理支持護理、身體護理、康復護理等。觀察組中乳腺癌患者同樣需要根據疾病治療特點對整個圍手術期進行常規干預,但本組患者的護理要以共情為重點,護理人員需要做到以下4個方面:①對患者主述問題做到耐心傾聽,乳腺癌患者尤其是年輕患者,對于治療,除了生命安全的擔心外還普遍會有對外在形象、生活、夫妻感情等的擔憂。而多數患者會表現為不斷地、重復地提出疑問,具有較明顯的焦慮感,這時候護理人員需要做到主動向患者發出溝通信號,耐心聽取患者傾訴其內心的焦慮和擔憂,并給予一定的疏導。②對患者的問題、要求要做到回應及時,護理人員在和患者進行交談的時候可以直視對方眼睛,對于一些尋求認同感的對話可通過微笑和點頭的動作給予回應,對于疾病相關的疑問,要以簡單、專業、容易懂的語言回答。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列舉同類病例與之產生共鳴,獲得患者信任。③在和患者的交談中要實現情感傳遞的目的,尤其是在回應患者的時候,護理人員要表達出自己對其所述說問題的理解和認同,真誠的對待患者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或要求,盡可能多的了解到患者內心真實感受,方便后續心理護理措施的進行。④在基本掌握到患者內心真實感受后要做到積極疏導,針對每一位患者的心理狀態制定個性化心理干預方案,主要以疏導不良情緒為主,對焦躁明顯的患者可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對喪失信心的患者可和家屬一起鼓勵支持幫助重新建立信心。

1.3 觀察指標

(1)采用SDS量表評估患者抑郁嚴重程度,采用SAS量表評估患者焦慮嚴重程度,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評分。(2)采用GQOLI-74問卷從心理、軀體、物質生活、社會這4個方面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各項皆以100為最高分,以分數較高的為更好的生活質量。(3)自擬乳腺癌疾病健康知識問卷在護理結束后發放給患者,并對患者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分,各條目以10分為最高分,分數越高代表越了解。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1.0軟件進行計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SDS評分和SAS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間差異?。≒<0.05),護理后觀察組的2個評分都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 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間差異?。≒<0.05),護理后觀察組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1 比較兩組SDS評分和SAS評分(±s, 分)

表1 比較兩組SDS評分和SAS評分(±s, 分)

SDS評分 SA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30 53.89±4.58 38.79±4.25 53.77±6.1135.77±4.54對照組 30 54.07±4.18 46.77±5.25 54.03±6.2146.59±5.23 t 0.159 6.471 0.164 8.557 P 0.874 0.000 0.871 0.000組別 例數

表2 比較兩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s, 分)

表2 比較兩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s, 分)

項目 時間 觀察組(n=30)對照組(n=30) t P心理 護理前 62.47±6.12 62.78±5.49 0.207 0.837護理后 86.47±5.21 78.41±5.44 5.861 0.000軀體 護理前 64.57±6.47 63.98±5.89 0.369 0.713護理后 90.68±5.48 85.41±5.33 3.776 0.000社會 護理前 50.66±5.17 51.02±5.34 0.265 0.792護理后 68.47±4.69 60.33±4.78 6.658 0.000物質生活 護理前 63.47±4.18 63.88±4.25 0.377 0.708護理后 85.47±5.31 77.48±5.71 5.613 0.000

2.3 患者對乳腺癌疾病知識掌握程度

評分中,觀察組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患者對乳腺癌疾病知識掌握情況(±s, 分)

表3 比較兩組患者對乳腺癌疾病知識掌握情況(±s, 分)

項目 觀察組 對照組 t P化療常識 7.89±2.24 5.87±2.15 3.564 0.001骨髓抑制 7.11±2.51 5.33±2.71 2.639 0.011皮膚反應 8.22±2.16 5.79±2.36 4.160 0.000功能鍛煉 8.39±2.54 6.02±2.57 3.593 0.001飲食營養 8.55±2.45 6.45±2.65 3.187 0.002

3 討論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專指雙方或多方情感互通,即共情,這是一種深入進入他人心靈世界并充分理解其心靈真實感受的方式[6]。在護理人員和患者雙方交流的過程中,雙方將表情、眼神、語言、動作等作為傳遞情感的工具,透過這些工具可以掌握對方的情感也可以傳遞自己的情感,是護理人員掌握患者內心真情實感的重要手段[7-8]。通過共情,護理人員可以用換位思考的模式更清晰的了解患者此刻的心理需求,便于心理護理的實施[9-10]。這一點對于年輕的、愛美的乳腺癌患者來說意義重大。

本研究結果中,SDS評分和SAS評分對比,護理前兩組間差異?。≒<0.05),護理后觀察組的2個評分都比對照組低(P<0.05);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護理前兩組間差異?。≒<0.05),護理后觀察組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患者對乳腺癌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評分中,觀察組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總之,針對較年輕的乳腺癌患者,采取共情護理在患者情緒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等方面效果更好。

猜你喜歡
共情乳腺癌護理人員
絕經了,是否就離乳腺癌越來越遠呢?
發現高潛人才:共情與謙卑
中醫治療乳腺癌的研究進展
共識 共進 共情 共學:讓“溝通之花”綻放
探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病區護理人員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
縣域教師培訓管理中如何實現共情
幼兒共情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護理管理者如何保護和調節護士的身心健康
腦外科護理人員必須加強自我保護及預防護理糾紛
護理人員獎500被批“寒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