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效教學探索發展

2020-10-09 11:07劉丹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5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有效教學

【摘? 要】高職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輸送更多具有高級職業技能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對于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有與職業崗位相適應的技能,也要求學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和職業崗位的需求,因此,高校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隨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不斷深入,相關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模式也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才能進一步提高心里健康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效教學;探索

引言

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是“95后”和“00后”,優渥的家庭環境使得學生身心發展加快,對于外部環境的認知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在社會不斷發展的當下,高職院校進入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只有高職院校學生具備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化的需求。因此,高職院校不斷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果,但由于我國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因此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1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中存在著機制上的問題

在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實施多部門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使學校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主體,極大的解決了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但同時,這樣的教育模式也使得高職院校在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機制上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在構建多元化教育主體的過程中,各部門之間的權責未能統一,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由二級學院進行,但二級學院與心理健康中心之前出現了矛盾。如果有心理健康教育組織心理健康課程的實施,則與二級學院之間出現了職能上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各崗位類別的差異,心理健康課程任課教師之間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任課教師中,一些教師存在著輔導員和教師的雙重身份,但由于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導致教育主體的積極性不高。

1.2高職健康教育課程教師缺乏院校特色

當時的小心理健康教育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課程與高職院校特色的結合較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的專業課程結合起來,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的適應性較低。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設置較為單調,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理論教育為主沒有深入實踐進行教學,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只是按部就班進行教學未能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1.3師資力量有待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的輔導,需要專業的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并非心理學專業背景出身,師資力量的缺乏導致高職院校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進行合班授課,在合班上課的過程中,一個班級的人數將近百人,這樣的課程教學中教師無法針對不同學生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教學,影響了教學質量。另一方面,由于師資力量缺乏,未能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效果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導致評價方式缺乏創新,僅僅以期末考試或平時出勤對學生進行評估,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無法更好的指導學生的發展。

2.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適切性研究

高職階段的教育宗旨應當遵循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做好課程的建設和實施,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的關鍵。為了確保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有效開展,在進行課程設置和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要確保課程建設與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相適應,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實際需要相適應,學科建設與學生的專業特點相適應,這樣才能為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效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這樣的特點才能展開有效教學?;谛睦斫】到逃n程理論性較強的特點,結合高職院校學生文化基礎和學習品質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特色教學模式,這樣才能使教學活動適應高職學生的心理需要。

3.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效教學策略

3.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機制

做好教學機制是進行高效教學的基礎和前提,為此,高職院校在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首先要平衡好多個教育主體之間的權責關系,確保課程順利開展。其實,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各個機構的作用,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狀況進行各項活動的開展和課程的安排,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以及危機干預處理。對于二級學院來說,在高職院校健康中心的領導下,以各類活動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學,才能進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學課程實施的有效性。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以心理健康課程的內容為主題,以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載體,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各類活動中,為實施高效高質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3.2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傳統的心理健康課程教育中,主要的教學陣地為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主要以理論教育為主。為了提高性健康課程教育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發揮各種教育途徑才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因此,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發揮傳統課程教學的優勢,還要發揮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優勢,以此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徑,通過整合各項資源,使學生能夠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在實施的過程中高校應當搭建好網上交流平臺,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在出現心理問題時,能夠第一時間通過校園網絡平臺進行求助,教育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引導。對于課程教學來說,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與互聯網教學結合起來創新教學方式,例如基于微課構建有效的翻轉課堂,使學生在自主實習的過程中認識到健康心理對此事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在課堂中深入學習。其次,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加上學院的共同助力,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心理環境,使學生長期處在這種新的環境中養成積極向上的心理。

3.3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生的心理發展也更趨于成熟,高職階段的學生正處在社會化的重要時期,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豐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才能使教學活動更加適應學生的需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學生專業課程實施,并且將學生的職業素質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這樣的方式不僅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內容,也為學生營造了積極的職業心里,使學生在職業崗位中更好的適應職業發展的需要。同時,基于互聯網發展的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為學生整合各類教學資源,以此構建“慕課”平臺,使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需要隨時隨地網上進行學習,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3.4構建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

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中,對課程教學評價體系不夠重視,針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體現在期末考試和日常出勤,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有效性,還要構建完善的教育評價體系。通過構建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和多元化的評價內容,使學生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全方位的認識自我,及時發現自身的長處和優勢,也要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教育主體的引導下能夠改正自身的缺點發揚自身的優點,才能更好的適應職業崗位和社會的需求。

3.5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

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主體,要組建專業的師資隊伍,才能更好的適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需要。在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的過程中首先要針對現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進行培訓,并且建立一系列的培訓制度促進其培訓的積極性,和培訓的實效性。另一方面,要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和薪酬結構體系,促進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樣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有效教學。除此之外,還要提高人才準入門檻,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性作為人才考核的內容,這樣才能吸引大批優秀的教師進行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構建多元化的社會群體,才能夠消除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刻板印象,促使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

4.結語

綜上所述,保持心理健康對高職院校學生意義重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認識到課程設置、課程實施、課程教育主體構建中出現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解決策略。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從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機制,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徑,豐富心理健康教學內容,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等多個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有效性,使學生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成為具有職業能力過硬且具備良好心理的人,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化,在職業生涯崗位上更好的發揮自身的能力。

作者簡介:劉丹(1978.10-),女,貴州丹寨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禮儀、心理學。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有效教學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