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

2020-10-12 14:22宋黎玫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綜合素質教學效率小學語文

宋黎玫

【摘 要】近幾年,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開始發生變化,提升全民素質的口號逐漸受到廣泛關注。語文是我國語言文化的精髓,是歷經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精神文明,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的文化知識。小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因此教師要優化語文教學模式,通過語文學習提高其綜合素質。

【關鍵詞】綜合素質;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新課程改革的提出在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更多可能的同時,也給其帶來了諸多挑戰,許多教師一時之間難以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而學生完全適應新的學習模式也需要一段時間,這在無形中使得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較為低效,阻礙了師生的共同成長。對此,如何科學地選擇授課方式、合理制定教學目標、構建新型語文課堂成為眾多語文教師所思考的問題。本文便以此為中心展開了分析,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更多的指導,為提高教學效率帶來幫助。

一、教學目標要科學

要想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師生首先應科學地設置學習目標。只有學習目標合理,學生才能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學習到真正實用的語文知識,從根本上提高學習效率。對此,在學習知識內容之前,師生應共同構建“以熟練掌握教材知識為主,體會語文知識人文情懷;以拓展閱讀為輔,提升眼界視野”的語文學習目標。在該目標的指引下,教師首先應向學生講解基本的教材文章,帶領他們熟練理解并應用基礎知識。接下來,教師應選取其他符合小學生認知能力水平的文章作為閱讀素材,以此加強他們對相關知識的記憶,強化其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高度吸收,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老舍先生的《貓》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在講解教材文章之外帶領學生閱讀老舍先生其他通俗易懂的文學作品,感受其文章中的人文情懷。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閱讀其他描寫小動物的經典文章,引導他們分析作者在描寫小動物動作、形態時運用的寫作手法,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積累,開闊其視野,達成“掌握基礎,高效應用”的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

二、課前準備應充分

完整的教學活動離不開課前準備,師生的課前準備是否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和學生必須在學習新知識前做好準備工作。教師只有提前梳理知識脈絡,掌握知識框架,才能有序推進教學活動,準確把握課堂節奏。教師應結合課程目標與進度要求,綜合考量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依照教材和其他語文教學資源進行備課。教師還應考慮不同學生在學習能力與知識積累上的差異性,分層次備課,多方面、多角度地進行課前準備。

對此,教師可以先參照教材文章,獨立鉆研知識內容,進而參考其他教案或輔導書,吸納其他教師的智慧,對自己準備不足之處進行修正,補充自己的授課方案。對于一些需要多堂課才能講解完畢的知識內容,教師還應在每次授課結束后反思自己的教學效果,及時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調整教學方案,進行二次備課。從學生角度來看,他們也要在學習新知識前,在教師的安排下獨立預習知識內容,以便能對即將學習的知識有基本的了解,進而更迅速地融入語文課堂活動中。

三、學習氛圍要輕松

一般來說,小學生每堂課的課堂時間只有四十五分鐘左右,但他們要學習并掌握的知識內容是十分繁雜的。因此,許多教師常常為追趕教學進度盲目增加每堂課的學習任務,使時間過于緊湊,教學節奏加快。雖然這種方式看上去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知識,但實際上會加重他們的學習壓力,使其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情緒。

同時,大多數學生無法在緊湊的學習節奏中獲得足夠的思考時間,而更多的只是在機械地記憶知識內容。這不僅對提高教學效率毫無幫助,甚至會使學生因壓力過大而出現“厭學”心理,對課堂學習效果乃至后續其他教學活動均造成惡劣影響。對此,教師應在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課堂時間,使學生能在輕松的環境中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以此達到真正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四、尊重學生主體性

小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意識。也就是說,教師在講授知識內容之外,還應關注他們的人格獨立性,在尊重學生的平等關系中開展教學活動、講解語文知識。對此,教師應時刻遵循“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轉變刻板的“教師主導”的思想觀念,建立“學生主體”思維,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但是,由于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尚未成型、自我控制能力較弱,他們極易在獨立學習中受其他新鮮事物的影響而分散注意力,偏離既定的學習目標,這會于無形中降低其學習效率。因此,教師不能完全脫離對課堂的把控,而是應以“引導者”角色適當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對學生行為舉止和學習方向加以適當的引導和點撥,使他們能在正確的引導下建立科學的學習觀、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思考習慣,以此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穩步提升。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情感和心理,關愛其日常生活,關心其學習體驗,使其能在稍顯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中感受到語文知識的情感魅力,感受到語文教師的溫柔,以此促進他們的情感升華和人格成長。

五、以興趣激發為主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誠然,只有學生對知識內容感興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學習活動當中,不辭辛苦地進行探究,并為此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小學生本身就具有精力旺盛、好奇心強、對未知事物探索欲極高的性格特點,這無疑為教師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激發其學習興趣創造了便利條件。但是,小學生的注意力極易分散,他們往往會因為在課堂上受外部其他信息的吸引而分散注意力,出現“溜號”“走神”的行為,大大降低實際學習效果。對此,教師應不斷挖掘他們的興趣點,根據學習目標逐級提出符合其認知水平的趣味性、應用性問題,以實際問題為他們制造“困惑”,高度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將學生的目光集中在課堂知識上,使其在“探究答案”的好奇心的驅使下對知識內容提起興趣,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曹沖稱象》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小象???”“如果我現在讓你們稱出一只小象的重量,你們能做到嗎?”等問題,循序漸進地將其注意力吸引到“稱象”上。然后,教師可以繼續提問:有一個叫“曹沖”的小朋友,他就用自己的智慧稱出了小象的重量,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稱象”的興趣,快速引入文章內容,加強學生對“曹沖”智慧過人的情感體驗,激活他們的發散思維,提高課堂效率。

六、鞏固練習應及時

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贬槍πW生遺忘速度快的記憶特點,語文教師應在講解知識之外,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引導他們及時復習所學內容。對此,教師應在帶領學生重新梳理知識脈絡的同時向其傳授一些記憶規律,以此幫助他們更好地記憶語文知識。對于一些以“寫”為主的內容,教師更要組織他們進行適當的書寫練習,以“讀寫結合”的形式鞏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例如,在低年級的“識字課”中,教師便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練習對陌生漢字的書寫,提高其書寫能力。在高年級的“詩詞課”中,教師就可以要求他們抄寫需要背誦的段落和文章注釋,以此促進他們對詩詞的記憶和理解,加深學生與詩人的情感共鳴,提高教學效率。

七、結語

總而言之,語文不僅是小學所有學科中最為基礎的一門課程,更是每個人為促進民族文化傳承必須學習的知識內容,對人才培養乃至社會建設均有著極高的現實意義。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密切結合現實生活,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長需求,科學制訂教學方案,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和教學方式,主動探索多種手段以豐富語文教學活動,用客觀的態度分析、講授文化知識,循序漸進地推進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其知識水平與素質素養的同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勝.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

[2]陳永建.淺談素質教育視野下小學語文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

[3]李雙寅.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8(17).

[4]王玉華.淺談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三步走”戰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19).

[5]段養科.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的關鍵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

猜你喜歡
綜合素質教學效率小學語文
以心育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的研究
淺談規劃展覽館講解員的綜合素質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論花樣游泳運動員選材和初級教學模式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培養樂學情趣提高化學教學效率探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