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地理實踐力的學生讀圖能力培養

2020-10-14 21:34張俊杰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20年17期
關鍵詞:讀圖圖表圖像

張俊杰

摘要:以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為核心目標,培養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為主要內容,調查中學生地理讀圖能力培養現狀,研究分析學生讀圖能力現狀的原因,從記憶熟悉常規重要地圖、強化訓練科學讀圖方法、歸納總結把握讀圖技巧、手動體驗提高圖文轉換能力等方面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關鍵詞:地理實踐力;讀圖能力

地理圖像是地理教學中重要、必要和實用的教學媒體。地理實踐力是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基礎。讀圖能力培養又是地理實踐力的重要內容。筆者依據新課標要求闡述地理圖像在地理學科學習中的重要性,通過對中學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地理圖像分析、處理地理圖像能力現狀及原因分析,進而提出提高中學生讀圖能力的主要方法。本文寫作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師在平時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處理能力的深度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地理能力的運用水平,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

一、教材傳遞的教學理念和現實意義

地理圖像儲存和傳遞著重要的地理信息。地理圖像是地理教師傳授地理知識、培養學生地理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發展的工具,也是學生獲取地理信息、積累地理學習經驗的信息源。[1]

“圖文并茂”是地理教材的一個鮮明的特點,它既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以人教地理必修1為例,全冊第一章30幅地理圖表,第二章36幅地理圖表,第三章18幅地理圖表,第四章25幅地理圖表,第五章14幅地理圖表,共計123幅地理圖表??梢?,人教版地理教材注重學生讀圖、分析圖像能力的培養。教材將地理分布圖、地理事物關系圖、地理現象形成原理圖、地理圖表等與課堂教學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以達到教學目的,提升學生地理能力。因此,學會讀圖、析圖是學生學好地理的關鍵,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符合課標理念。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特色,縱觀近幾年高考,試題越來越突出對學生讀圖能力的考查,很多學生高考地理拿不到高分,原因在于高考地理試題中,地理圖表題量大、難度大。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利用地理圖表獲取有效信息,加以整理地理信息,進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地理圖像判讀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區域認知能力,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疾閷W生讀圖、析圖能力也是高考重要方向,所以,培養學生對地理圖像的分析、處理能力,是學生拿到地理高考高分的重要途徑。

二、中學生地理圖像分析、處理能力現狀及原因分析

為了對中學生的地理圖像分析、處理能力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筆者對新入學的高一年段學生進行問卷,結果發現有73%的學生認為學習地理時不需要利用地圖,只有27%的學生認為學習地理要用到地圖。在這27%的學生中,有82%的學生會看地圖,但不會分析地理圖表,只有18%的學生能夠較好地運用地圖解決實際問題。由此可見,當前中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極其薄弱。據筆者分析,形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有:①地理學科在初中長期處于“副科”地位(中考地理分值偏低),學生、家長對初中地理不重視,很多學生地理課并不認真聽講,只是臨考前背誦知識點,應付考試。這就與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相違背,未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②新舊教學理念“斷層”嚴重,老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大多以傳授知識為主,輕能力培養,新教師缺乏教學經驗,不善于把握教學重難點。所以,初中地理教學對學生讀圖、析圖能力的培養較少,教學實際偏離課標理念。③由于地理圖表的復雜性,高考對學生讀圖能力要求又很高,所以學生比較畏懼地理讀圖題,以區域定位為例,學生要能夠運用經緯度準確定位,就必須熟悉《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而《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的熟悉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積累。很多學生在地圖的熟記過程中,由于缺乏恒心半途而廢,這樣學生在作題時,區域定位就不準,更說不上利用區域地圖解決實際問題了。

三、有效提高學生讀圖能力途徑研究

讀圖能力的培養是地理教學過程中特有的智能培養任務,也是地理實踐力培養的目標之一,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所在校的學情,總結一些培養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方法:

1.巧記、勤記,熟悉常規重要圖表

教師利用多樣的地理圖表和形象的記憶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讀圖、記圖興趣。例如,在《中國的行政區劃》這一節課中,筆者把陜西比喻成一只站立的兔子,寧夏比喻成一只老鼠,甘肅比喻成一根骨頭,青海比喻成一只灰熊。把四個省聯系起來,一只兔子叼著一只啃著大骨頭的小老鼠,一只灰熊要搶老鼠的骨頭。雖然這個聯系在邏輯上不成立,但是學生聽了就很容易把陜、甘、寧、青四省的輪廓記住了。

加強學生對重要地圖的記憶,重視學生地理信息的積累。筆者在日常地理教學過程中,每周布置學生熟悉一幅地圖,并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和思考去識記地圖。例如,假如你要從北京到上海旅游,那么你會走哪條鐵路線,經過哪些省份?通過這種體驗式的學習,學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地圖信息。對于重要的地圖或經緯線,教師在學生對這些圖有一定印象之后,要經常通過課堂教學和練習引導學生利用這些圖。又如,《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是常用的一幅地圖,教師在對區域氣候類型分布教學過程中,循環使用《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學生就會意識到這幅圖的重要性,同時,學生通過反復記憶,也能更好地掌握這幅地圖。

2.強化訓練,科學掌握地理圖表讀圖步驟

利用課堂教學和日常習題訓練的機會,掌握讀圖的一般規律,養成學生“手不離圖”的良好地理學習習慣。例如,讀《中國人口分布圖》時,第一步先讀圖名。第二步讀圖例和比例尺。第三步觀察圖中要素(人口)分布特征,并把分布特征轉化成語言文字。第四步分析形成中國人口分布特征的原因。

3.調用其他學科知識,善于歸納總結,把握讀圖技巧

地理圖像具有多樣性、復雜性,以及與多學科的交叉性,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加強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結合教學,以提高學生對地理圖像的分析能力。例如:在確定地球表面上兩地最短路程線路時,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學生還需要利用到數學立體幾何里的知識:球面上任意兩點的最短距離是兩點對應的大圓所圍成的劣弧,再如數學中的直角坐標系圖的分析方法就可以運用到氣溫、降水柱狀圖的判讀中,進而判斷氣候類型。

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各種類型地理圖表的特征,掌握不同類型地理圖表的分析規律,發掘圖中的有效信息,用以解決實際問題。在《日照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對日照圖進行分類(俯視圖、側視圖、變式圖等)并對不同類型日照圖的晨昏線特征進行歸納總結。例如,晨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6:00,這個信息在日常練習中,學生都很難發現。因此,對不同類型地圖圖表的分析方法進行歸納、總結是很有必要的。

4.動手體驗,繪制簡易地理圖表,提高圖文轉換能力

通過填圖、繪圖,加深學生對地圖的記憶。當地圖在學生大腦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教師要充分利用地理填充圖冊,讓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地圖信息。對于一些簡單的地理圖表(例如:水循環圖、洋流分布模式圖、三圈環流圖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草稿上獨立繪出,并進行比較找出差異,以達到熟練程度。

地理測試中,常有無圖考圖的題目,這類題目僅憑想象很難解決,但是有繪圖訓練的學生解這類題目就得心應手了。再如2017年高考新課標I卷文綜37題,考生能根據材料信息“植物多樣性存在隨海拔升高呈單峰變化的規律”,運用思維地圖進行知識建構與思維建模,將“結構不良”的圖轉換成“結構優良”的圖,這題就容易多了??梢?,加強繪圖、圖文轉換的訓練,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而且還能幫助學生構建地理思維導圖,建立地理思維模型,進而提高學生地理實踐力水平。

以上是筆者對平時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讀圖能力培養方法的總結,但是“教無定法”,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應根據學情制定,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學生的情況,制定符合實際的讀圖能力培養計劃,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逐步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讀圖能力是地理實踐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2]作為一線的地理教師,應當樹立長遠目標,將地理知識教學與讀圖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學生空間概念和形象記憶網絡,并把對地圖的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產生區域認知,從而靈活地分析地理問題,提升地理思維能力。同時,地理讀圖能力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應通過反復的練習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袁書琪.地理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歡
讀圖圖表圖像
A、B兩點漂流記
讀圖
雙周圖表
雙周圖表
讀圖
讀圖
雙周圖表
讀圖
圖表
名人語錄的極簡圖像表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