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研究

2020-10-14 14:46曾巧珍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20年17期
關鍵詞:部編教材小學語文應用

曾巧珍

摘要: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與以往版本相比有顯著“進化”,這對踐行習近平新時代教育思想,夯實青少年母語教育和塑造文化自信來說意義重大。在義務教育小學階段,與其說“語文”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化”的簡稱,不如從科目存在價值看待。作為主課,《語文》的根本價值是讓少兒在成長之初具備基礎“母語素養”,掌握人際溝通“基本工具”。由此審視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會發現其難能可貴之處。

關鍵詞:小學語文;部編教材;應用

一、從母語教育視角看部編版教材

部編版教材最大的亮點,是圍繞“詞匯”與“閱讀”強化母語地位。

眾所周知,國民母語素養的高下反應在“書面”。書面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口語溝通的書面化能力,代表著國民對其母語的認知水準。部編版教材系統性重塑著母語教育,這反應在教學文本設置上。

以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節《花之歌》為例。教學以課文為基準,從詞匯到閱讀,從閱讀到理解,從理解到習作,再從習作到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和詞句段運用,這種循序漸進的程式設置,能讓學生逐步深入語文世界,感受文字魅力的同時領略到母語的博大精深。第一人稱敘述的課文《花之歌》,讓學生直觀人間的純真、良善與大美后,便在“閱讀鏈接”欄目以第二視角推出黎巴嫩作家紀伯倫的《??!海風》。如此精心的安排,與其說是文學技巧的觀摩,不如說是在特意開拓學生的情懷,讓他們從一朵物象的花游向一片意象的海。隨后“習作”欄目又歸結于自我,讓學生化身“一直螞蟻”“一盞路燈”去換位思考。接下來的“交流平臺”欄目,則側重回饋式閱讀,通過閱讀去發現《丁香結》的美,去比對《草原》的美。編者甚至直接以“教師”口吻告誡學生,“閱讀的時候,既讀進去,又想開去,不僅可以深化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躍思想,激發創造力?!弊詈蟆霸~句段運用”欄目,是必要的強化式訓練,直接考驗之前課文的學習、詞匯的掌握、閱讀的感受、理解的心得以及習作的經驗。

在部編版教材,之前飽受批判的“死記硬背”及反復倡導的“素質教育”,在“母語教育”的更高層面做出了回應和系統性調整。我們需要這樣的課程,在啟發思考的過程中把教材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素養,進而把語文教學整體推進到國民教育的高度。

二、從工具掌握視角看部編版教材

部編版教材最大的“進化”,是圍繞“認知”與“應用”強化工具作用。

對國人而言,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學習關乎在社會立足,他們的后續教育及生活、工作都離不開“語言文字”這把看不見的工具。工具需要打磨得更加趁手,因此部編版教材尤其注重統編,注重文字的教化與學科的交叉。

圍繞“認知”,首先小學一年級語文第一課,不再是千年不變的拼音學習。這種形式上的調整,象征著語文教育直面漢字原貌,與文字、文化深度關聯從而回歸基礎教育體系首位,因此將“天、地、人、你、我、他”置于“人生啟蒙的第一課”。短短六個字,既有“天地人”組成的自然也有“你我他”組成的社會,其指向是文化的傳統與文明的智慧。這是部編版教材的主旨,復興中華文化,豎立國民文化自信。教育是教書育人薪火相傳的事業,通過課程調整讓未來建設者更早上手語言文字這把工具,象征著新時代教育事業的與時俱進。與此相匹配的是內容的更新。據統計,一年級到六年級小學語文古詩詞128篇,增幅超過87%。量變往往帶來質變。通過內容的調整與深化,學生必定會更全面地認識并掌握語言文字工具,或乘風帆舟楫或駕鋼鐵巨輪,駛向傳統文化的深海大洋。自信的文化,何嘗不是我們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工具?

圍繞“應用”,部編版教材在搭建母語教育體系完整性的同時,也在豐富其“應用工具”功能。首先是生活的工具。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從《北京的春節》到《臘八粥》,從《寒食》《迢迢牽牛星》《十五夜望月》再到頗具地域民族特色的《藏戲》,無一不是借助文學文本遞給認識中華民族傳統生活的工具。這工具是情感式的,潤物無聲又長久細膩。正如單元寄語“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將來的他們定會用使用這把工具去審視世俗社會。其次是學習的工具。語文包羅萬象,承載的思想情感豐富多彩。通觀部編版教材,會強烈感受到“傳統文化”之外“科學精神”無所不在??茖W是改造世界的更強大的工具。部編版教材顯然在強化下一代對“科學精神”的認知,但語文素養的高下直接關系到科學與技術的追求,畢竟一切知識都是用語言來表述用文字來闡釋的。從這一層面說,語文無愧為“工具中的工具”。作為傳統“文科”的語文,其實還是訓練邏輯思維的工具。改造世界離不開邏輯思維,比如《魯賓遜漂流記》(節選)一課,魯濱遜按照商業簿記中借方和貸方的格式,如實記錄了他所遭遇的幸與不幸。這一課程設置別具匠心,讓學生觀摩名著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客觀分析事件并且做出判斷。個中意義,成長的促進價值未必小于文學閱讀的精神愉悅。類似的啟發式細節在“習作”欄目“寫作品梗概”中也得以體現,從“讀懂內容”到“篩選概括”再到“錘煉語言”,與其說是應用文寫作范疇,不如說是邏輯訓練。這對理科科目的學習來說尤其重要。

誠然如此,以母語形象存在的語文,是工具般的存在。作為音形義結合體,漢字漢語在世界獨樹一幟。語文功底扎實的學生,在未來前沿科學領域更能創造出諸如“科學”“量子”“熵”這樣的概念,進而為全人類貢獻認識未知世界的工具。

三、從教學一線看部編版教材

相較于前,總體來說部編版教材有質的提升,是教書育人并且全面發展人理念的全新實踐,但課堂上教與學的壓力陡然增大,使得一線教師心存隱憂。這當然不是在批判課業壓力與新的教學模式,更不是在否定部編版教材,而是在提出現實問題。希望教育界同仁正確面對“壓力問題”,從積極的方面多做有益的思考與實踐,從而用好部編版教材,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全面提升青少年語文素養的同時也兼顧其他科目教學。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教育也不只是學校與教師的事情,但“語文”作為主課中的主課,地位確實該得到加強。

當然,部編版教材可圈可點處頗多,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去挖掘去發現。教材是培養人的工具。只有千千萬萬的教師都能夠掌握部編版教材的編撰精髓,才能更有效地培養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未來國民。

猜你喜歡
部編教材小學語文應用
大手牽小手,我們一起走
把脈漢字教學,凸顯中國意趣
把握部編教材特點 落實語文核心素養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部編教材”教學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