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培養的途徑

2020-10-14 15:12劉虹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職業精神職業素養途徑

劉虹

摘要:文章分析了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培養的重要性,從優化課程體系,在專業課及實踐教學中融合職業素養與職業精神,建立能夠彰顯企業元素的師資隊伍等幾方面探討了加強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培養的途徑。

關鍵詞:職業素養;職業精神;途徑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和投入,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實訓基地建設等硬件方面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對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精神等軟技能的培養效果還不十分明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一名準職業人,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的培養同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職業技能的提高一樣,是其走向社會、立足社會的重要條件。

一、認識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培養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無論院校數量、在校生規模,還是畢業生數量等都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人才支撐。職業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關系到國家整體人才的質量,直接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的培養,使之具備社會和企業發展所需要的精神和道德基礎,以及自我提升的發展能力,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因此要將加強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的培養,作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點和突破口。

二、加強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培養的途徑

1.建立能促進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相融合的課程體系

進一步轉變人才培養理念,提升頂層設計能力,從重視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向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養成轉變,并在教學中實現三者的有機融合。進行市場調研,準確把握人才市場的需求動向,將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養成滲透在教學中,有效實現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養成的融合,建立能促進專業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相融合的課程體系。

我校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按照“以職業崗位能力標準為依據,以就業為導向,把企業的工作內容融入課程教學中,教學過程按工作過程展開”的指導思想,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探索以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為主線(一條主線),構建基礎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二個體系);將“企業崗位技能、職業資格證書和課程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三個結合),遵循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規律即“學徒、普通技工、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與學生學習的三個階段即入門課程的學習階段、專項課程的學習階段、綜合課程的學習階段相對應(三個對應),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1233”人才培養模式,突出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培養,注重學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

2. 在專業課教學中融合職業素養與職業精神

我?!皺C械設計與制造”專業 結合重慶區域經濟發展和裝備制造產業的實際情況,調研、分析、歸納出專業崗位群為“機械設計崗位群” 、“機械制造崗位群”、“工藝管理崗位群”, 明確各崗位工作任務,根據崗位能力要求、按照“教、學、做合一”的原則,設置項目課程,確定項目學習內容,構建以項目任務為載體的課程體系,使培養目標、教學內容與企業生產實際需求高度吻合。

教學過程中,以職業發展為基礎,重視學習方法的引導,創設職業模擬情境,鼓勵學生自由、批判性的思考問題,重視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強化“誠信、責任、安全”的機械教育,同時細化到具體崗位如機械設計崗位的“誠信、嚴謹、精細”精神、機械制造崗位的“責任、安全、嚴謹”的職業精神,融于專業教學目標、內容及考核中,使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職業道德。

3.優化實踐教學,在學生實踐學習中融合職業素養與職業精神

實踐教學具直觀性、實踐性、綜合性與創新性,是培養學生職業精神、強化職業技能的核心環節。實踐教學從企業崗位群出發,分析職業能力,按照能力遞增規律設計單項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到頂崗實習的實訓活動。按照企業機械生產車間建設校內實訓場地,或利用仿真軟件模擬真實環境,引入企業工作流程、職業標準,讓學生著統一工作服上崗,營造企業文化環境,給學生“上課如上班”的體驗。最后一年的頂崗實習,直接參與生產過程,讓學生真正體驗真實職業,了解企業文化,掌握職業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安全生產意識、機械加工質量意識、責任意識和嚴謹的工作作風,養成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等良好的職業素養,提升職業精神。

4.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促進師資隊伍的融合

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培養培育師資是關鍵。建立一支具有豐富企業經歷、能夠彰顯企業元素的師資隊伍,并在教學實踐中融入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培養的內涵要素,營造逼真的職場環境,在學訓過程中不斷地積淀和熏陶。建立實驗實訓課程的老師職業標準,完善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單位實踐制度。聘請“德高技強”的企業專家、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以企業真實案例教育學生,以自身豐富的實踐經驗現身說法,用他們的職業情感、職業精神直接影響學生,既提高了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又受到職業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三、結束語

加強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的培育,是對學生成長成才的一種責任,為學生畢業、實現就業及就業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職業院校要積極轉變人才培養理念,優化人才培養目標,強化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培養,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全面。

參考文獻:

[1]辜萍萍,燕來敏. 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養成相融合的方法[J]. 素質拓展,2017(3).

[2]卞波. 高職學生職業精神培養現狀與對策[J].河南農業,2018(7).

猜你喜歡
職業精神職業素養途徑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中職學校學生社團加強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途徑
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職實踐教學的多重關系研究
論體育傳播工作者的職業精神和素養
技工院校校級領導職業素養的建設及質量評價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職業素養+職業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