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流浪地球》對未來可能之《地球憲法》的借鑒意義

2020-10-14 09:07張志成孫奇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流浪地球基本原則憲法

張志成 孫奇

摘要:《流浪地球》是一本包羅法律、哲學、歷史、物理、天文等多學科的經典書籍,其意義絕不僅局限于娛樂。以《流浪地球》為研究藍本,以假設未來地球擁有一個全人類之長期共同目標為研究基礎,以未來可能之《地球憲法》為研究對象,本文從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權利義務三個方面淺析《流浪地球》對未來可能之《地球憲法》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憲法;《流浪地球》;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權利

首先,以下論述必須建立在一個大膽的想法的基礎上,即如果未來地球擁有一個全人類之長期共同目標,或抵抗危險或追求發展,如抵抗像新冠肺炎這種全球疫情、抵抗外星侵略、全人類大遷徙等等,該如何團結全球之力量和資源以達到這些目標。

若要團結全球之力量資源,放之小框架上,須實現類似1918-1921年蘇俄實施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但是一個國家的格局過小;放之大框架上,要實現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全球化,全球化的實現必然要有法律保障,而立法首先當立憲法,從而為其他法律提供立法基礎,為實現人類共同目標提供最高行為準則?!读骼说厍颉分v述的是全人類為躲避太陽氦爆炸“氣化”地球而耗費巨大資源帶著整個地球逃出太陽系的故事,故事中人類實現了高度的全球化,其中的某些細節和一部《流浪地球法》涉及的法律現象耐人尋味。下面我將淺析《流浪地球》對未來可能之《地球憲法》的借鑒意義:

一、基本原則—生命權不平等

《流浪地球》原著中,當地下城受到巖漿滲入災難需撤離居民時有這樣一段描述“人們已按年齡排起了長長的隊。最靠近電梯口的是由機器人保育員抱著的嬰兒,然后是幼兒園的孩子,再往后是小學生……”從這段描述中可知,流浪地球社會與現在相比人權方面已經有較大改動。在這場災難撤離過程中,是嚴格強制按照年齡排的隊伍,即默認給生命劃分了界限。雖然生命權不平等不符合當世的法律和價值觀,但是卻與《流浪地球》的大背景相適應,地球流浪工程資源消耗是巨大的,必須將有限的資源極大化利用。所以在撤離過程中,需要突破一定的道德束縛,考慮到年齡越小,潛力越大,對世界潛在貢獻越大,從而付出的資源回報率越高,所以按照年齡排起了“生命的隊伍”,從法理上來說這是典型的“功利主義法學派”的觀點,即法律尤其注重效益。所以為了全人類之共同利益,未來可能之《地球憲法》也許會體現類似的“凄美的法律”。

二、基本制度—是否取消私有制和貨幣

《流浪地球》中對地球的政治制度沒有太多描述,只提到地球聯合政府,應該只是現在的聯合國的權力加強版?!读骼说厍颉分姓嬲腿藢の妒墙洕贫?,《流浪地球法》第三十條對車輛征用作出規定,“征用”一詞說明仍然存在私有制,但是在流浪地球社會,我認為最理想的經濟制度應該是取消私有制實施公有制,原因有二:

(一)公有制下,生產資料歸公共所有,不再有私有制的那種小而散的資源散落,集中力量辦大事形成規模效益,只有在公有制條件下可以為了人類利益做到不計代價的生產。[1]

(二)公有制可以促進人類團結。人們共同占有生產資料進行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產品,從而為消滅剝削奠定了基礎,消滅剝削即消除了社會矛盾,有利于促進全人類的大團結。

至于流浪地球社會未全部實現公有制,可能是考慮到效率的因素,因為公有制雖然能保證高度的公平但是不能保證效率,平均分配會產生“干多干少都一樣”“鼓勵懶惰”的惡果,從而降低人類的生產積極性。

三、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取消婚姻、過度計劃生育

《流浪地球》里有這樣一個情節,爸爸對媽媽說喜歡上了另外一個女人,想要離開并且厭倦了就會回來,而媽媽沒有阻攔反而支持他去。這個現象說明在流浪地球社會婚姻的觀念已經非常淡薄了,在那個時代,死亡的威脅和逃生的欲望壓倒了一切,除了生存,沒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人們的注意。這種注意力分散,漸漸從本質上改變了人類的心理狀態和精神生活,愛情婚姻這類東西也變的可有可無,所以為了適應人類的倫理觀念的轉變可以考慮取消婚姻制度。

“婚姻”的取消勢必會引起一些法律的變化。例如,根據我國現行《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卑凑罩袊^承法來看,如果取消婚姻,“配偶”等說法便不存在,子女中所區分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概念也不需要作區分,由此產生的繼承關系細則也需隨之改變。

《流浪地球》中為了節省資源,實施了過度的計劃生育政策即每三對夫妻只有一對夫妻享有生育權(抽簽決定),書中沒有說享有生育權的夫妻可以生幾個小孩,按照節約原則假設每對有生育權的夫妻只能生一個小孩,并假設地球開始有70億人,那么經過四百年也就是大概十三代人,那么四百年后地球只剩7000000000*(1/6)^13=0.54個人,[2] 人類只剩不到一個人,這是典型的算數漏洞,所以過度的計劃生育政策是不合理的,相反流浪地球社會應該鼓勵生育,原因有三:

(一)按照上文所述,流浪地球社會的婚姻觀念已經非常淡薄了,相應地,生育觀念也會變得非常淡薄,所以不必擔心人類的過度生育。而且風險憂患也是影響生育觀念的重要因素。[3]

(二)無論科技發展如何,流浪地球這樣的大工程所需的人力都是巨量的。

(三)人口是有規模效應的,規模越大,創新力是越強的,如日本現在老齡化嚴重,導致創新力下降。

綜上所述,《流浪地球》應該引發人們對全球化進程和全球性法律設立的廣泛思考。從短期來看,譬如面對新冠肺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吁,“各國政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通力合作振興”,而全球除中國外,應對新冠肺炎的舉措和效果差強人意,如果有一套強硬的法律如《地球憲法》來保障全球合作抗擊疫情,新冠肺炎一定會被有效控制。從長期來看,《流浪地球》其中涉及的有關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權利義務等方面的法律知識對將來的某一天,地球需要一部《地球憲法》的時候,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明揚,張曉倩,《理論與當代》[J],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2020(04):10-11.

[2]梁建章,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N],流浪地球的生育政策犯了方向性錯誤.

[3]王京華,王炳芹,李娜,《人口與計劃生育》[J],《群眾生育觀念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2009(10):30.

猜你喜歡
流浪地球基本原則憲法
道縣:學校憲法宣傳教育全覆蓋
劉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銀幕
劉慈欣《流浪地球》讓外媒期待
2018年3月26日 《光明日報》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入推進憲法實施
劉慈欣科幻小說《流浪地球》的悲劇內核
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首發概念短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四部憲法
關于創新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淺議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
論網絡言論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