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思路探析

2020-10-20 06:20宋昭頤
當代體育科技 2020年23期
關鍵詞:教學思路高校體育互聯網+

宋昭頤

摘 ?要:近年來,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不斷推動“互聯網+”教學模式融入高校課堂,體育教學改變傳統模式勢在必行。本文分析“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結合高校體育教學在“互聯網+”背景下的運行現狀,試析存在問題原因,探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創新的方法和思路,促進“互聯網+”與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結合,打造出高效特色的體育課堂。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體育 ?教學思路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8(b)-0013-03

Abstract: As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it becomes necessary to get integrate the internet plus to college class an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mode. This autho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sta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ries to find the reasons of issu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to explore innovative methods and ideas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promote the further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and teaching reform, and create an efficient and characteristic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Key Words: Internet+;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ought; Teaching reform

“互聯網+”教學模式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發展條件下,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聯網平臺,將互聯網思維應用于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之中。常見的教學模式主要有多媒體教學、微課、MOOC教學、“反轉課堂”“雨課堂”等具體內容。使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提高課堂含金量,改善教學效果。當前,許多高校體育教學開始嘗試“互聯網+”教學模式改革,利用網絡共享資源,旨在解決課堂時間及容量有限、教室場地不足等問題,很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1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1.1 有利于分類教學優化學習效果

體育教學的目標主要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等5個方面。大部分高校采取學生自主選擇專項、教師的形式,學生參加體育課學習的目的各有側重。教師根據互聯網大數據分析軟件對學生運動記錄、鍛煉效果進行分析對比,可以找到適合每一類學生的指導方法,更好地實現體育課的差異化教學。實時反饋的運動數據分析,能夠增強體育鍛煉興趣的正向激勵,更好地幫助學生梳理體育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實現有針對性地學習和練習。對于不同運動基礎的學生,豐富的網絡資源也能夠為其提供課堂之外查漏補缺的途徑,實現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效果。

1.2 有助于相互交流強化知識掌握

高校體育公共課由學生選課組成教學班,新的班級不同于原來的行政班,同學下課后交流很少。使用互聯網即時通訊技術,通過建立班級微信群、線上興趣小組等方式,老師與學生之間能夠形成較好的溝通方式,隨時答疑解惑,共享優質教學資源,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督促鍛煉,共享課程資源,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ヂ摼W便捷的線上、線下即時通信技術能夠增加交流方式的便捷性,打破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時間、空間障礙,營造自由良性溝通的平臺,發展積極互動的教學環境,提升體育學習體系對學生的吸引力。

1.3 有益于培養自學能力養成終身體育習慣

通過智能手機、便攜式電腦等的移動端載體,教師和學生可以隨時獲取體育教學內容和教與學效果實時反饋,形成課堂學習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展。使得老師能夠更好地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更容易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ヂ摼W教學技術手段能夠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可能性,提高學習效率,使其更容易地掌握運動技能,養成自學體育的能力,提升運動自信和興趣,將高校體育必修課變成終生鍛煉的習慣,達成體育教育的初衷。

2 ?“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應用現狀

2.1 高校推動“互聯網+”體育教學改革力度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項目資源單一,課程平臺建設基礎薄弱,對體育“互聯網+”教學技術改革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政策和經費等層面沒有提供很有力的支持,推進互聯網教學技術改革未能與教師晉升、考評等相關利益相結合。資金投入、政策支持、硬件技術及軟件人才等因素是順利推動“互聯網+”體育教學改革的先決條件。目前高校層面尚未投入大量的基礎條件支持,教學改革目前停留在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研究層次,沒有全面開展教學改革。體育教學網絡平臺大多是教學視頻與課件,但并未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與教學手段更深層次的結合,沒有實現網絡教學的自主性、個性化,難以滿足教學的需求。

2.2 教師應用互聯網技術輔助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高校的體育教師主要承擔全校體育公共課,部分體育教師需要承擔研究生課程、體育專業學生培養任務、輔導員班主任等行政任務,同時要兼顧科研、訓練等工作,導致其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研究互聯網教學方法,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較低。體育教師的網絡技術應用能力,直接影響體育教學改革開展效果。許多教師重視程度不足,對學校舉辦的與現代教育技術方面的培訓和實踐交流活動關注和參與度較低。部分高校體育師資專項構成與教學任務有偏差,需要“半路出家”,跨專項教課,更難以轉變為互聯網思維教學模式,大多采用傳統方式,即“教師示范講解—學生模仿學習—教師糾正錯誤—學生分組練習”的課堂學習模式,難免造成形式單一、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

2.3 學生使用互聯網技術輔助學習的意識有待加強

互聯網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已經較為廣泛地應用于高校課堂,大學生已經具備在互聯網上查找學習資源、獲取專業資深教授網絡課程資源等學習思維及能力。但是在體育教學領域,互聯網技術的多元化教學方式普及度相對較低,教學平臺搭建設計不夠完善,使得網絡學習平臺的內容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功能單一,信息陳舊,較少學生會主動在網絡上獲取體育課的教學資源。體育課作為大學低年級學生的基礎必修課,學生對于體育課堂模式尚且停留在高中體育課堂傳統的觀念中,沒有將“互聯網+”與體育課程學習結合起來。

3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措施

3.1 提高“互聯網+”教學的管理水平

從高校體育教育管理者的角度來說,提高對“互聯網+”模式的重視程度,是促進學生體育意識、增強學生體育素質和身體素質的關鍵點。學校應該加大對互聯網信息教學資源與配套設施的投入,為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物質和政策保障。注重對體育教師進行互聯網教學技術能力要求,提供技能學習培訓途徑,滿足網絡教學需要,并將互聯網技術運用能力納入考核評優體系。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需要依靠互聯網教學思維,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達到傳統課堂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體育教學單位應該從政策層面加強支持和引導,例如,定期舉辦教學經驗交流活動,樹立教學改革先進標桿榜樣,教師之間分享互聯網教學工具使用經驗等,從而促進現代化師資團隊的建設。

3.2 建立網絡教學專業教師團隊

鼓勵教師通過利用互聯網隨時增加知識獲取的碎片化時間,加速轉化知識儲備,更新教學內容,提升課堂科技感。體育教學單位可以結合教學大綱和教案,由各專項負責人牽頭,統一制定與教學內容相符的“微課”輔助教學材料,為學生提供更適合、更易獲得的教學視頻、擴展學習資料等,以此解決目前網絡課程學習資料魚龍混雜的情況。實現教學方法及教學理念的創新,不斷完善推動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學習主體建設。體育教師首先自身改革傳統課堂觀念,轉變互聯網思路,提升網絡技術應用技能,在此前提下,積極引導選課的學生轉變互聯網課堂模式,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學習的主體地位。

3.3 搭建高效實用的高?;ヂ摼W教學平臺

建立科學高效化的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借助電子問卷、匿名調查、數據分析等工具,實時反饋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訴求和建議,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通過信息的高效反饋提升課堂改善效率。充分利用學校新媒體傳播平臺,例如微博、公眾號、網站等渠道,發布體育教學相關信息,共享學習資源,交流學習心得。為學校學生設計體育課堂軟件或小程序,便于運動數據上傳分析,形成運動成績報表,便于教師明確授課的側重點。同時也可以定期推送健身方法、設計運動計劃,舉辦鍛煉打卡等活動,提升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生活。

4 ?結語

“互聯網+”發展模式從技術和思維層面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有利于分類教學優化學習效果,有助于相互交流強化知識掌握?,F階段“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應用現狀主要表現為高校推動“互聯網+”體育教學改革力度有待提高,教師使用互聯網技術輔助教學能力有待提升,學生使用互聯網技術輔助學習的意識有待加強?!盎ヂ摼W+”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措施,需要提高“互聯網+”教學的管理水平,建立網絡教學專業教師團隊,為學生搭建高效、實用的高?;ヂ摼W教學平臺。

參考文獻

[1] 石青輝.“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的學習行為特點與課堂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8(8):143-145.

[2] 李賽.“互聯網+”環境下高校體育自主-合作-創編創新的教學模式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9):77,79.

[3] 許坤,李陽陽.“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5):110-111.

[4] 樊克良.“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方法[J].林區教學,2019(4):106-107.

[5] 楊小龍.移動智能終端在高校體育輔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吉首大學,2017.

[6] 武青那.探究“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的混合學習模式[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29):123-124.

[7] 田玉昕.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慕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資訊,2019(34):176-177.

猜你喜歡
教學思路高校體育互聯網+
提高高校聲樂教學形式與方法探析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教學設計
高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新
浙江省金華市社區體育與高校體育的互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