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認同感在小學低年級教育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2020-10-20 21:58黃金鳳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滲透研究教育教學低年級

黃金鳳

摘要:小學低年級是學生思想、生活能力和智力等形成的關鍵期,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立德樹人為方向,滲透國家認同感,對學生進行思想的啟蒙教育,使之形成正確的認識,成長為一名合格而又愛國的小學生。為此,教師應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的成長特點,尋找到恰當的切入點滲透相關內容,培養學生的國家認同感,重注愛國教育和價值觀的引導,營造出飽含時代氣息的校園文化氣氛,激發出民族情懷,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國家認同感;教育教學;滲透研究

國家認同是指作為一個國家的成員,應對所屬國家的歷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認可和情感,是國家生存和日后發展的精神動力。信息技術進步的前提下,各種思想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愈發頻繁,對小學生的價值觀有著一定程度地影響,出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但小學生的鑒別能力不足,面對諸多的社會現象可能導致觀念的偏失或扭曲。全球化時代下,學校應加強對小學低年級的國家認同教育,通過多種途徑滲透相關內容,用小學生喜愛的方式以潛移默化的手段增強國家認同感,使之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凸顯出自身主人翁的精神,成長為社會主義合格的公民。

1.通過親身參與,增強公民身份的認同

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每位學生都是校園集體中的一部分,也是班級的小主人,有著自身的責任。教師在授課時,通過多媒體等方式播放圖片及視頻,讓學生了解校園和社會的生活,明白自己的社會身份,逐漸形成公民的意識。為了讓小學生在體驗中接受國家認同的教育,教師鼓勵學生爭當校園的小主人,例如運動會中完成自身的檢查衛生、組織紀律等任務。教師及時對全班學生進行表揚和認可,滲透國家認同內容,使之在團隊的合作中形成集體榮譽感,激勵學生更加努力。本著循序漸進的理念,教師讓學生在了解社會現象的基礎上,從身邊小事做起,引導學生節約用紙,以自身喜愛的方式為社會公益事業做出努力,增強公民身份的認同,明白一張紙、一滴水都是國家的資源,有義務去節約才能維持國家的生存,從而形成認同感。低年級的小學生接受能力有限,但通過親身參與這種輕松而又簡單的方式,形成公民意識,以更好地在校園和生活中滲透國家認同教育,讓其產生歸屬感。

2.利用課堂與實踐的結合,強化國家認同感

低年級的小學生在接受新事物時更青睞于圖像的記憶,教師以此為依據選擇相應的影視片段,通過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滲透國家認同教育,將枯燥的文字以立體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其中內涵,增強國家認同感。例如,教師組織學生觀看《開國大典》、《閃閃的紅星》、《精忠報國》等影視作品,拉近學生與歷史時代的距離,打破時空的局限了解國家進步的艱辛和歷史,在形象的方式中強化國家認同感。滲透過程中,教師及時轉變理念,將中西方文化對比,增長小學生見識,也使之體會到全球化的國家認同感,避免盲目地崇拜,凸顯出愛國熱情,對祖國的進步產生敬畏感。為此,學校將國家認同教育滲透至各學科,教師隨之調整講述方案,將課堂與實踐結合,帶領低年級的小學生參觀當地的烈士博物館、展覽館等,了解我國的歷史,在感慨中強化了國家認同感。教師巧用實踐手段組織學生通過節日慶典、演出等方式滲透國家認同內容,使之親身參與,在歌唱與表演愛國節目時激發出愛國情懷,明白現在的社會繁榮的來之不易,為自身處于優越的環境中而感到自豪,認識到身為國家的一分子應為國爭光,樹立起遠大理想,使國家認同感扎根在心中。

3.在校園環境的改善中滲透中華文化的認同

國家認同教育的滲透應由以往單一的方式轉變為新時期下的多渠道,將有形和無形的手段結合,形成創新的思路,在多方合作下培養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學校將國家認同內容融入到多種文化活動及課堂中,利用校園為載體,接觸多樣化的中華文化,通過校園廣播、文化墻等方式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再逐漸延伸到社會進步等方面,符合低年級小學生接受事物的特點,使之在校園中形成正確的觀念。學校通過“向祖國獻禮”、“清明拜祭”、“樂器傳情、愛國愛黨”等多樣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愛國教育,逐漸對國家形成認同。與此同時,學校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重視課堂的理論講述,安排好認知的培養、愛國情感的滲透和民主體驗等活動的比例,教師憑借專業的能力找到滲透的切入點,展現出不同活動和方法的優勢,帶領低年級的小學生傳承我國的文化與傳統美德,免受外界諸多因素的誘導,強化國家認同感。

4.創造參與社會服務的機會,提升國家榮譽感

對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思想正在形成過程中,教師通過與信仰相符的儀式或活動,讓其在無形中產生國家認同感。學校利用每周的升旗儀式或大型節日的慶典活動等,讓學生在唱國歌的過程中形成對國家的歸屬感,平時對升旗儀式的重視和尊重是小學生表達愛國之心的方式,產生持久的效果,將國家認同感扎根在其心中。教師通過我國歷史大事件的回顧,創設出特殊氣氛,在短時間內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感慨國家進步中的壯舉,提升榮譽感。學校恰當地組織學生參與社區的相關活動,接觸多層次的人群,近距離地了解社會,增強辨識能力,也為國家的變化而自豪,從各方面滲透國家認同教育。

(五)借助多媒體優勢,滲透國家認同教育

相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擁有一定的先進性,加入更多豐富的教學元素。利用多媒體技術為低年級兒童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為低年級兒童創建校園廣播、校園網和校園電視。隨著國家認同教育開展,學校以發展的眼光利用新媒體優勢,借助互聯網、微信等平臺進行相應的主題教育,以圖集、聲像等元素為一體,通過活潑而有趣的動畫將國家認同教育滲透其中。學生在享受樂趣的過程理解社會的構成、我國的法規和部分政治內容,形成國家認同感。新媒體技術與國家認同教育的結合,增強了滲透的力度和范圍,給教師提供較多的教育手段,提升學生的國家認同感。

5.結束語

新時期下,國家認同感已成為學生核心素養內容中的一部分,學校應鼓勵教師創新,運用多樣化的方式滲透相關內容,使低年級小學生產生歸屬感,形成愛國情感,正視社會現象,規范自身行為,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朝著健康的方向成長。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運用其喜愛的方式,組織多樣化的活動,使之身臨其境地體會到國家認同感的真實存在,無形中激發出愛國熱情,認識到自身是祖國的一分子,堅定理想和信念,愿意為國家的繁榮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吳燦新.愛國主義是國家凝聚力的精神核心[J].倫理學研究,2017(6):75-80.

[2]小公民教育“心育”不能忘[J].黃菊云.中國農村教育.2017(04)

[3]為學生創設公民的生活[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05)

猜你喜歡
滲透研究教育教學低年級
簡析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
語文教學中真學理念的滲透研究
論將中醫學納入大學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性
醫學院校臨床藥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關于開展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淺談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能力
一年級同音字教學例談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淺談低年級隨文練筆的有效訓練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文化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