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實踐思考

2020-10-20 11:06彭珍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實踐思考小學數學教學

彭珍

摘要: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科目,對于數學教師來講,如何更好的進行數學教學成為一個亟待需要解決的問題。創設有效問題的情境是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措施,可以幫助教師進行全方位的教學,并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與總結,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本文將就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重要性進行論述,并就如何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提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實踐思考

引言

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解題思路,并建立適合自身的思維方式,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問題設置相應的情境,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只有不斷提出問題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實現自身發展。而如何為學生打造問題交流的學習平臺,成為當下數學教師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

1.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重要性

小學是學生正式開始接受教育系統的傳輸建立自身學習體系的重要階段,也是其學生生涯的重要奠基階段,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以生動形象的情境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借助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自身的思維方式,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為后續更深層次的學習奠定基礎。其次,受年齡的影響和限制,學生容易在課堂中出現走神、不認真聽講、沒興趣等現象,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吸引學生進行學習,同時利用所學知識點進行問題的解答與歸納總結,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

2.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選擇有效的提問方式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明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未按照要求在創設的問題情境中選擇合適的提問方式,使得學生的思路得不到拓展,甚至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從而影響整體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提問方式作為教師提出問題和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核心,教師要想在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僅僅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就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每個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探索多樣化的提問方式,利用新穎的方法來提高學生進入問題情境的興趣,此方法不但是提高整體學生審題、解題的關鍵,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主要討論“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和運算公式,學習基礎較好的同學可能較快的掌握了方法核心,然后可以對其他同學存在疑惑的地方進行指導,如15×28,有的同學只掌握了基礎的豎式計算方法,從右起將第二個因數的乘以第一個因數,8×5=40,之將0放在個位,1×8=8加上剛才的進位的4,將超過10的2放在十位,1放在百位,然后用第二因數的左邊數字從又開始以此相乘,2×5=10,0放在十位,2×1=2加上剛才的進位1得3放在百位,然后進行相加,120+300=420。同時也可以利用另外一種方法進行運算,即先把28拆解乘20和8,然后用15分別乘以20和8,最后進行相加,幫助其他同學擴展思維,掌握更多的解題思路。

3.通過強調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來創設問題情境

新課改和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課堂中需要且必須尊重和幫助學生發揮其自身的課堂主體性,將學生作為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通過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未學生提供足夠的信息提示,并引導學生對情境中的知識點或信息進行提取,借助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同時對此類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建立適合自身的思維方式。另外,教師需要利用合適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情境當中或者以學生為引線來進行情境的創設,只有使學生親身參與到情景創設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才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和發揮其自身的主體地位,從而更容易的促使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圖形與變換》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作為問題的發起者,將學生均勻分成幾個小組,然后組內成員輪流提出一個關于教材內容的問題,并在組內進行問題的分析討論,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范圍,同時加強組內同學的交流溝通。組內討論完畢后,每個小組選出一個最優秀的問題在班級內進行展示,并在全班開展討論,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自身的解題習慣,有助于后續的數學學習。也可以更好地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緊密結合生活實際來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

問題情境的創設需要以生活實際作為基礎,一方面,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有助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掌握。另一方面,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也會提高學生的實際生活能力,將數學問題生活化,可以幫助學生構建適合自身的知識體系。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要依據教材內容創設多種生活情境,將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數學問題引入到數學課堂中來,使數學知識生活化。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數學難題帶進課堂中來,通過教師講解、與同學討論、自身驗證等方式來進行解決,從而在自身產生數學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想法。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的教學為例,可以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如引出問題:同學們在生活中經常接觸或者見過的人民幣數額,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曾經在生活中接觸過的不同數額大小的人民幣寫下來,然后在學習小組內討論和交流,將結果進行匯總,然后由組長在班級內進行組內成果的匯報;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結論來進行人民幣內容的詳細教學,如一張一塊數額的人民幣為“1”,那一張十塊數額的人民幣則為“10”,以此類推,幫助學生更好的熟知人民幣的數額關系,然后教師可以適當的給學生安排生活化問題,如“加入媽媽給了小明一張20塊數額的人民幣,要他買一瓶5塊錢的飲料和一個2塊錢的面包,那小明應當剩下多少錢?”,此過程不但加強了學生對于人民幣使用計算的思考,也能使課堂更加趨于生活化。

總結:創設問題情境不僅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也需要聯系生活實際,并在教學中強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通過分組學習、翻轉課堂等方式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樂趣,并在學習過程中構建自身的思維方式與知識體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占山.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131.

[2]國娜.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56-57.

[3]曾早紅.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探析[J].學周刊,2019(16):44-45.

猜你喜歡
實踐思考小學數學教學
加強油田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的實踐與思考
統籌財政支農政策培訓教材編寫的實踐與思考
對高校傳統音樂教育落實到教育實踐的思考
淺析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
國有企業落實中紀委“三轉”要求的實踐與思考
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微課教學在成人教育中的實踐與思考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