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2020-10-21 12:06楊梅
錦繡·上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引導自主學習小學數學

楊梅

摘 要:作為一門重要的理性學科,小學數學具有基礎性、應用性與嚴謹性特點,對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傳統知識傳遞、海量練習教學模式普適性不強,不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教師可立足于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發展的視域下,創新引導方式、豐富學生數學學習感受,使其掌握學習方法?;诖?,筆者結合自身實踐,淺要分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以期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引言

數學新課標中指出“應關注教學創新,使學生具有適應未來學習與發展所需的關鍵數學知識,使其逐漸形成數學思維,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很多教師還秉持以“定式灌輸+習題布置”的方式促進教學,忽視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感受,將知識“強加”給學生。這不僅是較為典型的為教而學,長此以往也會導致學生喪失獨立思考意識。故此,教師應轉變授課視角,積極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

1、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自學必要性

為了促進教學相長、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使他們形成空間意識、推理能力、應用意識等,教師應避免定式教學、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此一來,有助于教師在與學生的互動溝通中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對其實現個性輔導;點燃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使其具有學習方向、形成探索欲望;促進學生的多元學習,在創新施教中加深學科理解、具備數學思維,以便升級自身的認識。

同時,也需教師具備升級教學引導方式的意識,將數學教學與各學段學生的理解能力、興趣愛好以及思維發展等相結合,促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

2、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自學的有效途徑

2.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學意識

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倡導教師應為學生構建生動、豐富的課堂[1]。同時,問題也是思考的起點,沒有問題便沒有思考。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中,對于問題的制定十分關鍵。問題的質量高低決定了學生自學能力意識的發展。鑒于此,教師在問題設計中,可貼近學生的認知與生活,引發學生展開獨立思考、自主學習。例如:在六年級上《圓》施教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四邊形、三角形面積公式,進而引出具體問題情境,讓學生動手測量、思考如何進行圓形面積的計算。這樣一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促進其進行舉一反三。

2.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揮中心作用

新課改的核心是“一切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數學課堂中,學生才是學習與發展的中心[2],教師是課堂建設者。在教學中,要想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應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故而,教師應該積極地為學生提供能夠進行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時間,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進行猜測和推理,多從不同的視角來思考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地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其步驟為:首先,組織學生理解、分析問題本質;其次,讓學生發散思維多角度思考;再次,促進其與數學學習相結合;最后,進行學習檢查,推進反思與總結。并且,教師應觀察學生的解決問題過程,為他們自主學習提供及時指引、點撥,避免“卡殼”。另外,還應適度推進教學分層,杜絕千人一面。

2.3促進多元思考,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如何做,還應該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即促進其邏輯思維、應用能力的發展。進而使學生了解數學本質,具有縝密、靈活、嚴謹、敏捷的思維能力。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更為活躍。譬如:在五年級《簡易方程》授課中,教師可出具這樣的問題“一桶汽油共重10千克,用去一半后,連桶共重6千克,原來桶內裝汽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斤?”對于這樣的應用題,有的學生會應用曾學會的《混合運算》知識:先求出半桶汽油的重量,然后用整桶汽油減去兩個半桶的汽油;還有學生則可能會應用方程知識,通過用字母表示數,列出等式再進行求解。在應用過程中,要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并應使大家踴躍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想法,促進學生表達見解、形成思維碰撞,使其具有多種思路、選擇最優方式,進而意識到方程的便利性。

2.4反思解題思路,梳理學生思考過程

在數學教學中,促進學生解決問題不能僅是一個問題或幾個問題,而是一類問題,讓學生獲得這一類型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從而具有數學思維,這才是教學關鍵所在[3]。那么如何進行數學思想的梳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進行反思。例如:每一步如何想,為什么要這樣去想及有沒有其他方法。有的學生可能知道解答問題的步驟、公式,卻不理解為何這樣做。這時候,教師就應該進行必要的教學輔導、問題解析,促進學生鞏固所學、加深認識。

2.5演繹拓展變化,提高學生應用意識

為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要重視鼓勵學生,以便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其自主學習。因此,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實踐體驗,強化他們的應用意識。為實現有效引導,可嘗試:其一,采用模仿性演練,教師在組織學生解決了一個問題后,及時地進行演練,進一步提供同其相似問題,促使學生自主解答;其二,積極進行變式性演練。所謂的變式演練,就是教師提供問題,學生對已知信息進行梳理后進行解答;其三,進行拓展性訓練。所謂的拓展性演練,就是完成例題以后,將例題做進一步的深化擴展,或者是提出同該問題有關聯的一些現實的問題。這樣方式的訓練,有助于促進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鍛煉,讓其能夠探索得更為深入。

3、結語

總之,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升課堂施教效率,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更需給予學生積極實踐的機會,關注“量體裁衣”,以化解傳統授課方式的弊端。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使用多元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感受學科魅力、建立數學好數學的自信,努力地為其以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舜貴.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考試周刊,2020(3):16.

[2]王燕.如何構建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5.

[3]顧雪娟.立足自主課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2):10.

猜你喜歡
引導自主學習小學數學
網絡時代大學生非理性愛國現象的引導
細細品味課堂語言 輕松享受教學過程
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散打教學中的應用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精心引導,實現學生語言積累多點突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