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新要求

2020-10-21 13:00馬寧
錦繡·上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新聞編輯要求融媒體

馬寧

摘 要:在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過往的新聞編輯模式顯然不符合當下受眾的實際需求,因此新聞編輯工作者應當樹立創新意識,實現由思維上的轉變引發實踐的轉變,以求從根本上實現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在此,本文站在融媒體時代視角之下,對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及其要求進行了探究分析。

關鍵詞:融媒體;新聞編輯;創新意識;要求

目前,隨著移動端設備的日益增多,移動端已經成為新聞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同時新聞受眾年齡跨度較大的趨勢日益凸顯。這種變化也意味著新聞編輯工作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新聞編輯工作者該如何適應這一形勢,以滿足觀眾的需求,是當下亟待思考的問題。

一、融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工作者樹立創新意識的必要性

新聞是將國家或地區政策、民生信息等內容進行實時播報,便于廣大人民群眾及時了解國家發展趨勢以及政府工作現狀。而編輯工作者則主要負責對于第一手信息的處理,便于新聞信息的接受者獲得精準、清晰、明確新聞消息,就好比新聞信息與新聞受眾之間的一座橋梁。編輯工作者的重點在于對文稿的撰寫,用于對新聞信息進行客觀的描述,并將之傳播出去。編輯工作者一般會接觸到第一手新聞信息,對此應當保持冷靜、理性的態度,認真的分析新聞信息之中新聞受眾所最關注的點,確保新聞信息傳播的有效性。此外,在編輯工作創新方面,要將新聞受眾視為主體,并以此為出發點,針對特定人群采取特定的形式,強調新聞信息的個性化發展,一改傳統編輯工作之中單方面輸出的狀況,加強與新聞受眾的互動,及時接受各方面的反饋。

二、增強新聞編輯工作者創新意識有效策略

(一)創新思維的樹立

實踐由行動而生,行動則由意識而生。因此,惟有充分認識到融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的重要性才能樹立創新思維。思維指導行動,正確的思維能夠減少工作之中的失誤,避免走彎路的可能。同時,在互聯網環境下,各種思維激烈碰撞。不同的價值觀念并存,如果能夠辨別是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創新意識,那么在實際工作中勢必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由于新聞受眾的差異化日益明顯,倘若僅僅依照傳統思維形式,勢必無法滿足新聞受眾的需求,這就會導致新聞編輯工作陷入停滯不前的境地。

創新思維的樹立有以下幾種主要方式:其一,強化自身政治覺悟,拓寬新聞視野。首先是政治素養,這是原則性問題,由于新聞本身會涉及很多政治問題,對于編輯工作者而言,尤其需要關注政治變化,保持高度政治敏感性,始終為政府以及人民發聲。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之下,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學習各種多媒體技術,了解各類傳播形式,以此為創新思維的樹立奠定基礎;其二,深化自我個性。對于新聞編輯工作者而言,應當具備開發性思維,在遵循政治原則以及職業道德操守的前提下,不要刻意回避某些敏感的話題,而應遵循自己的思想,做出內容新穎的新聞,擺脫傳統新聞編輯模式的束縛,走個性化發展道路;其三,深入基層生活,加強與群眾的交流溝通。對于新聞編輯工作者而言,應當主動了解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新聞信息的建議以及訴求,并根據他們的反饋,改進編輯思維。通過上述三種方式,能夠確保新聞編輯工作者基本形成一個良好的創新思維,提升新聞信息的傳播效果,同時使新聞內容更具有價值。

(二)編輯工作者自我素養的提升

編輯工作者的專業化素養以及職業道德是衡量其職業水準的重要基礎。對此,新聞編輯工作者必須具備提高自身專業化素質的意識。首先是政治素養,正如上文所述,政治素養是一名編輯工作者立身的根本,同時由于新聞工作內容通常與政治具備十分密切的聯系,一名具有優秀政治素養的新聞編輯工作者,能夠始終站在國家層面、社會角度、群眾視角來考慮問題,傳遞具有正能量的信息以及觀念,杜絕因謠言而引發的恐慌。再者,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硬實力,對于每一位編輯人員,自身的硬實力才是應對職場挑戰的基礎。每一位編輯工作者均應不斷挖掘自身潛力,永不滿足當前現狀,力爭上游,對生活以及職場前途充滿希望以及高度渴求,提高自身實力。此外,編輯工作者還要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時刻保持謙虛的態度,積極吸納與自身工作相關的各種知識,開拓自身視野,建立全面的知識體系。編輯工作并非簡單、重復的創造,而是極富創意的生產,若不能及時汲取營養,那么勢必會陷入枯萎。所以,對于編輯工作者而言,為了要時刻保持最佳的工作狀態,注重自我素養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

(三)內容創新

在編輯工作者的實際工作之中,撰稿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文字作為一種載體,是連接編輯工作者與大眾之間的橋梁。在融媒體時代環境之下,編輯工作者要積極適應編輯工作的變化,密切關注新聞受眾的反饋,并從反饋之中及時了解新聞受眾所關注點,進而提升編輯工作的針對性,提高新聞受眾對于新聞信息的關注。但是,這也并非強調新聞信息一定要一鳴驚人、力求變化,這是對于內容創新的一種誤解以及過度追求。譬如那些標題夸張、內容浮夸虛假的新聞,均是未能把握好新聞創造尺度所制造出來的,它們除了能夠吸人眼球、散播流言、制造恐慌之外并無任何新聞價值,是不被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可與接受的新聞。所以,編輯工作者應當把握尺度,確保新聞內容創新而真實,精辟而獨到。

除此之外,我們需要與時代文化相結合。每個時代均有其獨到的文化、特色,同時這些文化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可、喜愛的。因此,如果新聞信息與時代文化內容相結合,那么就能更快的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那些與時代文化內容不相符的新聞信息則會遭受冷落與批判。

再者,上文已經對新聞編輯工作者創新思維以及自我素養兩方面進行了探討。但無論是創新思維亦或是自我素養,最終均會表現在新聞內容之上。換言之,新聞內容就是編輯工作者的作品,編輯工作者的思想、觀念均會體現在作品上,因此必須關注新聞內容,切實做到與時俱進,時刻保持與時代一致的步伐,力爭創造出更多優秀的新聞作品。

(四)風格創新

從傳統新聞編輯工作來看,新聞稿件大多較為嚴肅,用詞相對考究,強調官方性、權威性。這固然是維護新聞信息真實性、有效性的基礎,但在融媒體視角之下,相較于新興的網絡媒體,這些形式相對傳統的新聞信息對于年輕一代就少有吸引力,觀眾相對集中于中老年人群。

針對于這一問題而言,新聞編輯工作者風格的創新無疑有利于改變這一問題。譬如,以風趣幽默的表達方式無疑更能吸引年輕人的口味,使年輕人更為關注。再者,從目前網絡媒體的發展趨勢來看,那些新聞視頻通常容易受到年輕人的追捧,主要是由于新聞視頻內容豐富、風趣幽默、立場鮮明,在新聞信息的原則性上把握的很好。這也說明,在不違背新聞原則的條件下,內容越是新穎、風格越是幽默的新聞,更能獲得年輕群體的認可與熱愛,這也是目前編輯工作者值得考慮的發展方向。但是,我們也必須認清,對于編輯工作者而言,風格的改變是創作之中最為困難的一點。同時,不少新聞編輯工作者已經積累了一部分偏好嚴肅性風格的觀眾,陡然改變風格,無疑會讓這些觀眾感到極其不適應。所以,想要實現風格的轉變,實際上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

(五)視角轉變

上文,筆者從創新思維、編輯素養、新聞內容以及新聞風格等幾個方面來討論了新聞編輯工作者創新意識的實現途徑。但不難發現,上述幾點方法均是站在編輯工作者的角度來進行討論的。但值得筆者思考的是,新聞信息本質上是服務大眾的。那么,編輯工作者如果想要謀求創新意識的發展,是否可以站在新聞受眾的角度來考慮?這也就是我們最后所要談到的——視角轉變。

所謂視角轉變,即是位置變化。指的是新聞編輯工作者卸下職業化意識,回歸群眾的身份,一改往日遭遇熱點事件就以新聞工作者的角度進行分析的思維模式。也就是說,回歸到新聞受眾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真正以群眾的視角去審視新聞事件,或許能獲得不一樣的靈感以及啟發,為自己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從編輯工作者的實踐來看,視角的轉變并不多見,這是由于職業需求所致,他們通常會忽略這一方式。這種視角上的轉變,實際上是借鑒了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模式,心理咨詢師在既要對患者做心理咨詢,同時也要體驗患者的心理歷程。站在新聞編輯工作者的角度上來說,我們既要以一名媒體人的角度來審視新聞事件,同時也可嘗試站在大眾的角度來思考。這是一種體驗性工作模式,對于新聞編輯工作者個人能力的提高,無疑具有積極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視角之下,新聞編輯工作更加強調其創新性以及創造性。因此,相關從業人員惟有不斷提高自身創新能力,緊跟時代步伐,才能使自己在行業之中保持良好的競爭力,創造出更多優質的新聞信息。

參考文獻

[1]孫潔.論如何用新聞塑造融媒體核心價值[J].傳媒論壇,2020,3(11):25+28.

[2]平筠.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思考[J].傳媒論壇,2020,3(11):84-85.

[3]方菁,馮堯.融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J].記者搖籃,2020(05):103-104.

猜你喜歡
新聞編輯要求融媒體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論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方法和技巧
簡議小區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淺談報紙新聞編輯的新聞策劃意識
試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
《黔東南日報》:地方報紙重大主題報道的選題與采寫技巧
融媒體業態將決定報業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