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新形勢下如何完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

2020-10-27 05:44王宇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檢驗檢測食品體系

王宇

摘? 要: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現如今是食品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如何建立完善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已成為國家中央部門著手的重點關注對象,我國是食品出口和進口大國,但是由于食品的檢測體系建立起步較晚,由于食品檢驗人員技術水平的不一致,導致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存在諸多的漏洞。本文結合當前我國食品行業存在不足現狀,探討存在問題的引發的原因,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提出相對完善的改正措施,引導我國的食品行業建立完善的檢驗檢測體系。

關鍵詞: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措施

食品安全的檢驗依據國家規定的相關法律執行,食品安全問題作為民生發展問題,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問題,因此在檢驗檢測上要判斷食品的衛生屬性、食品市場的監管力度和食品貿易進出口的檢測技術。食品的檢驗檢測技術是食品安全重要的體現保障,對食品存在的衛生隱患直接滅除,是保證國家食品檢查的重要技術手段。當前我國的食品安全檢驗存在技術的差異性,由于食品檢驗機構眾多,造成檢驗技術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國家食品質檢部門要完善檢驗技術人才的培養,保障食品行業發展欣欣向榮。

1 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存在的問題

1.1 食品檢驗檢測體系不完善

我國食品檢驗機構體系建立較晚,制定的檢驗檢測機制不完善,造成食品檢驗的方式存在差異性,食品企業在進行食品檢測時存在技術的盲區,不進行檢驗檢測資金的投入,致使企業的自我檢測意識薄弱,對檢測的手段方法不重視,造成檢驗結果不過關。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在我國建立的時間較短,造成檢驗體系不健全,檢驗方式過于傳統化和日?;?,在食品的銷售上依然存在有害的物質,對食品添加劑含量檢測能力較弱,不能滿足當前檢測力度,對食品質量監管的需求不能集中,對檢查抽檢的方式多為運動式和過濾式抽檢,造成有害食品檢驗漏網之魚的數量增多。

1.2 食品檢驗檢測機構重復

我國設立的檢驗機構較多,許多機構的職能屬性過于重復,在質檢部門的成立下,設置了質監部門、食品監測部門、工商衛生農業檢驗部門等,但是對于檢驗的方式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劃,各部門之間存在競爭關系,缺乏有效的合作機制,造成檢驗的方式雷同復制。面對地方的檢驗機構,由于缺乏檢驗技術資金的投入,造成地方檢驗機構的硬件設備低下,在檢驗上向同質化發展,在檢測的技術上主要開展常規的檢測,對于層出不窮的食品有害添加含量的檢測力度明顯不足,造成食品檢驗手段的力不從心,過多檢驗機構存在同質化的檢驗設備,造成資源分布不均的現狀和資源的浪費,間接影響我國質檢技術的發展進程。

1.3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水平不高

我國的食品檢驗發展歷程,同歐美國家相比,起步晚50年以上,因此在面對食品檢驗技術不完善的局勢下,我國對于食品添加體含量檢測的快速篩查能力存在技術的不成熟,造成檢驗化學元素成分的靈敏度不高,處在特異性的差異。在檢驗技術的水平上時常表現為,快速檢驗不準確,準確檢驗不快速的狀況,以為地域性和人才性的差異造成各地檢驗機構的技術水平良莠不齊,沒有建立完善的食品檢驗管理機制,致使食品檢驗人員存在低素質水平的現狀,因此應大力發展食品檢測技術的相對提升。

1.4 檢測信息透明度不高

我國的食品檢測對于檢測結果公開程度不理想,造成檢驗環節公開意識淡薄,致使一些違法企業采用有害的添加成分謀取黑心利益,在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只有少數的食品企業公開抽樣檢測的結果說明。由于檢驗公開透明度薄弱,造成政府網站食品檢查安全信息更新時長的緩慢,有些政府食品質檢人員與企業之間存在利益的不法途徑,因此造成部分企業對食品添加劑的含量濫竽充數,造成如三聚氰胺的不法生產企業危害民眾的生命安全。

1.5 企業違規懲罰力度不足

懲處力度不夠是一些食品企業和監管人員以身試法的重要原因。盡管《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有“雙倍賠償”的條款,《食品安全法》中也有“十倍賠償”的規定,但對企業和商家來說,這些只是傷及皮毛。對于食品的懲罰力度應有效加強,只有建立完善的懲罰力度,才能有效制約不良企業的違法之風,只有做到食品行業殺雞儆猴的力度,才能震懾不法食品企業的違法謀私的思想。

2 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完善措施

2.1 創新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機制

現階段,要結合我國國情,將我國現行的“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運作模式更新為“以品種監管為主、分段監管為輔”的管理模式,達到各部門分工與責任明確的效果。同時,改革標準管理體制,增強制定標準過程的科學性,建立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2.2 完善食品質量安全監測的協調機制

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的監測是由多個部門同時進行的,但由于各部門相應的協調機制差,多頭進行,缺乏相互溝通,有關食品安全的信息統一管理機制還沒有形成。2010年新成立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初步形成跨部門的統一收集分析體系,統一機構協調食品安全相關信息的通報、預報和處置。

2.3 加強實驗室的裝備和認證管理

加強實驗室的裝備是適應不斷發展的食品質量分析要求的基本措施,沒有相應的技術設備進行各類監測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具備從前處理一直到儀器檢測所需配套先進儀器,才能保證分析質量。

2.4 增強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

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整合和交流平臺。將分布在各監管部門和地方的食品檢驗檢測信息進行匯總、分類、分析,形成由點到面的信息網絡,保證信息數據的及時性、全面性、可靠性、統一性。食品安全的統一信息平臺應該包括兩個層次:一是政府內部的信息平臺,使監管食品安全不同環節的管理部門實現信息“無縫對接”;二是提供公共服務的信息系統和平臺,向公眾提供及時、準確、科學、權威的信息。

2.5 積極參加國際交流

積極參與國際有關食品安全監測活動,加大對外交流力度,特別是參加國際組織的各種技術培訓和咨詢,培養一流的監測人員和數據管理人員。通過交流和了解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監測的不足,提高技術人員的素質,有利于我國在食品安全監測方面快速趕上國際先進水平。

2.6 提高食品監督力度

在監督工作方面,相關部門可以建立起食品安全的監督舉報機制。有關人員或者民眾發現食品安全問題時應當及時舉報,監管部門對這些舉報內容進行核實審查,對不合法、不合規的廠商進行撤銷,有效的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權力,同時對不法分子提出警告,避免他們再次生產這些違法違規的食品

3 結束語

總之,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制度的建立上,應遵循公共衛生安全促進經濟發展的結合思維,創新升級檢驗檢測技術手段,建立完善的檢測檢驗制度,提高企業食品檢驗的結果公開透明度,對不良的企業吊銷經營執照,加大對食品行業的懲處力度,以此保障食品安全發展的進程,提高人們的食品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帥.食品安全新形勢下如何完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J].食品安全導刊,2018,No.209(18):99.

[2]蘇秀娟,孫琦,車燕妮.新形勢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應用研究[J].食品安全導刊,2017(30):79-80.

[3]趙樂樂.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食品檢驗檢測工作[J].食品界,2016(4).

猜你喜歡
檢驗檢測食品體系
國外如何進行食品安全監管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食品造假必嚴懲
“互聯網+檢驗檢測”云服務平臺可行性研究
武漢建設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的發展研究
試析縣域檢驗檢測機構資源優化整合
試析縣域檢驗檢測機構資源優化整合
竟然被“健康食品”調戲了這么多年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三位一體”德育教育體系評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