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無意識”對中國當代設計的影響

2020-10-27 05:44步一帆李紅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無意識中國傳統文化

步一帆 李紅

摘? 要:文章以無意識理論為依據,主要從當代中國的設計中深入分析無意識給設計帶來的影響。并且從人類的需求為本的設計理念來看無意識設計。使提高了人們但對無意識設計的認識和對日常生活中生活品質的注重。

關鍵詞:無意識;無意識設計;中國傳統文化

無意識的行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比如學生上課時無意識的轉筆、回到家把鑰匙隨手放在離門口最近的桌子上、下雨天把雨傘隨手靠在墻邊等等。這些行為都是我們的無意識所推動,或是因為便利而沒有其他理由,是大腦快速做出這樣就好的決定。

無意識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最著名的還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法中無意識的概念,弗洛伊德認為人類的心理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意識、潛意識、無意識,而人類的心理并不是由意識主導而是會受被壓抑下去的潛意識和無意識所影響。他還提出了人的精神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組成的,而其中的本我就是與生俱來的是無意識的結構部分。

1 對無意識的研究

在現在的設計心理學中,人們不斷地去探索無意識對于生活的影響?!稛o意識行為》的作者Jane Fulton Suri通過記錄和觀察照片中人類的行為,從中了解人類的行為規律。她在調查的過程中無意拍下一張小男孩趴在門上的照片。她從而發現物品被以無意識的方式使用。小男孩對門的使用方式并不是門本來的功能表現,而是小男孩受到了無意識的影響促使他們這么做。

心理學家J.J.吉賓森(James J. Gibson)最早提出Affordance這一概念,Affordance是afford的名詞形式,意思為給予性,但是它的涵義并不是單指這一行為本身,而是把現象背后的環境進行綜合性把握的思考方式。例如站立,像是人類本身意志作為主體的行為,而實際上則需要重力和有相當硬度的地面這兩個條件作為支撐。沒有客觀的給予條件則這一動作也會實現不了。

在信息爆炸的當今時代,人們一天就會有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而這種信息未經處理存在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即會形成一個我們自己也不知道容量大小的信息庫?!秾懡o大家看的設計書》的作者羅賓.威廉姆斯開篇講了一個故事。她在家看到一本介紹樹的書,書中介紹了一種名叫約書亞樹的樹,樣子十分奇怪,她覺得自己肯定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樹。結果她走出家門卻發現每個住戶的院子里都會有幾棵約書亞樹,但是在之前的日子里她從來都沒有注意過。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我們無意識的生活在自己所在的環境中的。所以或許我們的感官接收到了信息,但是并不會在我們的腦海中產生印象。

2 中國當代設計中無意識的影響

(1)陳彥廷

在《設計講道理》一書中,作者陳彥廷主張:與其做發明家,不如做發明家。設計師要學會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一旦我們仔細觀察生活周遭,便會發現等待設計師解決的問題無所不在。作者在路上看到公交車停下來,有個女孩一下車就剛好踩在水溝蓋上,高跟鞋卡進溝縫里,這不但很出糗,而且很危險。他觀察了幾天發現路上穿高跟鞋的女生,都會下意識的繞開水溝蓋。他為此設計了防卡水溝蓋,把水溝蓋從垂直的改為了有坡度的,防止了高跟鞋卡進去。無意識的舉動往往是生活中存在的習以為常的問題,而設計正是要解決這些問題而存在。

(2)中國傳統文化

對于當代中國的傳統設計而言,中國風的設計近年來很是火熱,但是大多設計師則是受到意識主導更多。在腦海中形成中國風的基礎概念,主觀的增加中國風的元素,比如書法、水墨、剪紙等等,設計變成了元素毫無感情的堆砌,并沒有通過設計傳達出中國文化的底蘊和內涵。而在受到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影響的中國人的無意識中,會對于一些常見的事物有著約定俗成的理解。比如對于顏色的區分,大紅色即代表著喜慶、歡樂,在中式婚禮中新娘的鳳冠霞披、喜帖、被子等皆是用大紅色。比如數字,對于中國人來說,像二這種雙數即代表成雙成對,買杯子或者餐具時通常會買雙數,單數即會表示形單影只。

(3)在中國文化中代表了多的意思,因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說。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會形成無意識,而這種無意識平常不為人所感知,但是一旦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便會轉化為意識。而在設計中正需要這種本我的,與生俱來的經驗。

近年來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傳承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但是由于集體的無意識,使得大家并沒有深入的了解并關注文化體系的繼承。首先從審美層面來說,尤其是設計行業,在中國風的設計方面設計師們會關注更多的中式的配色、字體、版式等等。但是現在乙方的設計者的作品會有一部分聽從甲方的意見,而國內有些老板并沒有經歷過很好的藝術培訓,所以各種毫無美感只為宣傳產品的廣告層出不窮,而我們無意識的生活在這種環境下,每天不經意間接收到的信息皆是如此,就不會想著如何改變。其次,從實踐方面來講,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沒有把自己無意識中的信息釋放出來。而是直觀地去探尋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尋求其表面的美,然后把元素與平面設計直接結合在一起,生搬硬套,徒有華麗的外表而沒有內涵。所以傳統的文化要與現代的設計結合,必須要究其根本,探尋我們本體的信息,為傳統的文化注入新活力與創新,為當代文化注入傳統文化的典雅與內涵,成為現代文化堅實的后盾。所以,傳統文化的繼承不是要完全的對之前的形式的重復,也不是現在對西方文化的拿來主義,而是要以虔誠的學習態度和創新精神去做設計。

在如今的中國文化的傳播中,當下最熱的應當是官方的國家寶藏和故宮文創,設計師打破了通俗意識的禁錮,把本離我們很遙遠的年代、事物以一種可愛、巧妙的方式帶到我們的眼前。并且和其他的品牌合作,例如和農夫山泉品牌包裝的合作,以此方式重新塑造我們的潛意識進而對我們的行為造成影響。

3 結束語

在《藝術的故事》中貢布里希提到: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所謂的藝術家,從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畫個野牛形狀,現在則是買顏料,為招貼板設計廣告畫;過去也好,現在也好,藝術家還做其他許多工作。雖然藝術與設計不同,但是也是相通的,不同的設計師對設計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但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設計行業變得不再是注重設計本身,而是全然為了其商業功能,為了吸引消費者做出徒有其表的產品設計不在少數。在平面設計中為了復古或者創新,強行的把傳統元素和現代元素加在一起,冠以中國傳統文化之名。所以設計變得越來越不純粹。

設計師應該有自己堅守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原則,回到原點,思考設計的核心和要實現的目的。不斷地探索設計形式和不同的思維方式。無意識是體現生活的最好的素材,是影射生活中人類行動的方方面面。設計即是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要關注生活,觀察人們在無意識中的行為,轉換和鍛煉自己的思維模式和看問題的視角,達到真正的創新和有用的設計。

參考文獻

[1]臧燕,張群.淺析無意識設計理念的設計動機[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6年第12期.

[2]柯春暉.無意識行為與直覺設計,2018.08.

[3]陳彥廷.設計講道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4.

[4](英)貢布里希(E.H.Gombrich)The Story Of Art(藝術的故事)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2.

猜你喜歡
無意識中國傳統文化
無意識:馬克思意識形態批判思想中被遮蔽的維度
壓抑、替代與發生
淺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的“群體心理”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
論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從《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建筑設計內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藝術特征分析
心理學啟動技術對心理干預的啟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