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酸左氧氟沙星微丸的制備及質量控制

2020-10-27 05:44張璐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制備工藝微丸質量控制

張璐

摘? 要:目的:對鹽酸左氧氟沙星微丸的制備方法以及質量控制進行分析與研究。方法:整體采用的制備工藝是離心造粒工藝。第一,將原物料以及輔料按照規定的比例進行混合,并保證混合均勻;第二,將混合后的物料放入離心造粒包衣機中,然后通過噴灑黏合劑與高速離心滾動將其制備成大小均勻、圓度適中的藥物微丸;第三,將制備好的藥物微丸進行烘干;第四,將烘干好的微丸進行包衣,然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成藥進行含量檢測;第五,檢測合格后填充進膠囊。結果:通過此種制備工藝制備的鹽酸左氧氟沙星微丸在1.5-13.5ug/mL濃度范圍內時呈良好的線性關系,該制備工藝的平均回收率約為99.8%;RSD值為0.79%。結論:應用離心造粒工藝制備的鹽酸左氧氟沙星微丸,其藥品質量符合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表明本次研究所應用的制備工藝方便可靠,質量穩定,可應用于鹽酸左氧氟沙星微丸的工業生產中。

關鍵詞:鹽酸左氧氟沙星;微丸;制備工藝;質量控制

鹽酸左氧氟沙星是臨床中應用十分廣泛的一種抗菌消炎類藥物,是氧氟沙星的左旋體,其抗菌活性非常的強,大約是左氧氟沙星的兩倍。鹽酸左氧氟沙星最大的特點就是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其對絕大多數的腸桿菌科細菌都有非常好的殺菌效果,在臨床中常被用于治療由敏感細菌引起的輕度感染以及中度感染,其感染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泌尿系統感染,例如復雜性尿路感染、腎盂腎炎等;(2)呼吸系統感染,例如急、慢性及氣管炎、扁桃體炎、肺炎等;(3)皮膚軟組織感染,例如皮下膿腫、傳染性膿包等;(4)生殖系統感染,例如急性前列腺炎、盆腔炎等;(5)腸道感染,例如感染性腸炎、傷寒、副傷寒等;(6)敗血癥、免疫功能低下以及粒細胞減少患者的各種感染;(7)其他感染,例如外傷感染、燒傷感染、術后感染等。因此鹽酸左氧氟沙星的制備對于臨床治療意義及其的重大。近年來,鹽酸左氧氟沙星微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相比于其他劑型的鹽酸左氧氟沙星,微丸劑型更有利人體的吸收,從而達到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為此本文將對鹽酸左氧氟沙星微丸的制備方法以及質量控制進行分析與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 儀器和試劑

本次研究主要應用離心造粒工藝進行鹽酸左氧氟沙星微丸的制備,該制備工藝所需使用的儀器與設備主要有以下幾種:(1)Waters高效液相色譜儀;(2)溶出儀;(3)TU-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儀;(4)USC-502超聲儀;(5)BZJ-360MⅡ型離心造粒包衣機;(6)ACF-20型全自動膠囊填充機;(7)標準篩。所需使用的主要試劑主要有以下幾種:(1)鹽酸左氧氟沙星標準品;(2)鹽酸左氧氟沙星;(3)微晶纖維素;(4)PVP-K30;(5)鹽酸;(6)乳糖;(7)硫酸銅;(8)L-苯丙氨酸;(9)醇_水胃型包衣粉。

2 處方與制備工藝

2.1 處方設計

經過分析與研究,最終選定藥品處方,以制備成微丸包衣后可以填充1000粒膠囊為標準,其處方所需材料與用量如下:PVP-K30適量、乳糖50克、鹽酸左氧氟沙星100克、微晶纖維素200克,其中PVP-K30主要用于制備黏合劑。

2.2 制備工藝設計

使用80目篩對鹽酸左氧氟沙星、乳糖以及微晶纖維素進行篩選,以保證原材料與輔料的大小均勻,然后將過完篩的主料與輔料混合均勻。將適量的PVP-K30溶于無水乙醇與水比例為1:1的溶液當中制備成PVP-K30濃度為3%的溶劑,該溶劑將被作為黏合劑用于其母環節與放大環節。

2.2.1 起母

投料量為400g,將噴漿速度調到30r/min,1min后調到20r/min,主機轉速為100-250r/min,鼓風2L/min待出現初始丸核后,立即停止噴漿和噴氣,主機再滾轉2min。停止主機滾轉,取出丸核,干燥,過篩。將60-80目的初始丸核放大。

2.2.2 放大

將制備的粒徑在24-40目和40-80目的初始丸核分別放大,黏合劑為3%PVP-K30溶液。放大速度要慢,噴漿速度在15r/min左右,供粉加入速度在25r/min左右。因為物料很容易形成粒子,所以填充劑加入的速度要高于噴漿速度,但是要經常觀察微丸大小。主機轉速為150r/min,噴氣減壓壓力為0.1MPa。待微丸大小適宜時,停止噴漿,主機滾轉1min左右,取出微丸,干燥。

2.3 微丸包衣

將干燥的微丸先稱量,放到離心包衣造粒機內,主機轉速100r/min,噴漿轉速小于5r/min,鼓風20min左右,進風溫度37℃左右。包衣溶液為溫州小倫包衣粉,紅色醇水型,包衣液濃度為6%,包衣過程時刻監視,防止噴漿過多而導致微丸粘連,若發生粘連時應將噴漿關閉,其余操作不變,待到微丸干燥時再開噴漿。包衣增重約1.5%。顏色均勻,過篩,將18-24目微丸干燥。檢測含量后進行膠囊填充。

3 含量測定方法

3.1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稱取鹽酸左氧氟沙星標準品0.03g置2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精密量取1.0、3.0、5.0、7.0、9.0mL分別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在290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分別以濃度對吸收度進行線性回歸處理。結果表明,藥物濃度在1.5-13.5ug/mL范圍內與吸收度線性關系良好。

3.2 回收率試驗

分別取鹽酸左氧氟沙星約0.03g,置5個200mL量瓶中,5個量瓶中分別加入處方量的微晶纖維素、乳糖和少量黏合劑PVP、包衣粉,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0.8um微孔濾膜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5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于290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計算回收率。結果平均回收率為99.8%,RSD=0.79%,說明輔料對藥物的檢測沒有影響。

4 討論

一般情況下,應用離心造粒工藝制備的初始丸核表面大多并不光滑,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處理后才能夠使初始丸核的表面變得圓整與光滑,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措施為對初始丸核進行粉末層積放大。丸核表面的光潔程度還與微晶纖維素的潤濕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微晶纖維素的潤濕性越好,其吸水能力就越強,吸水后就越容易發生溶脹,進而可以更好的貼附于初始丸核的表面,從而使不光滑的丸核逐漸變得光滑。另外,在粉末層積放大的工程中,初始丸核之間的相互摩擦與碰撞也有助于提升初始丸核表面的光滑程度,使其成為圓整光滑的微丸母核。

微丸粉體學性質除與工藝有關外,主要與處方中藥物和黏合劑的性質有關。少量乳糖可以改善粉末的粉體學性質,隨著乳糖比率的增多,微丸在形成過程中更容易黏結成塊,所以收率有所下降,而硬度則有所提高。

本次研究還發現應用濃度為8%與16%的PVP-K30溶劑為粘合劑時,制備出的丸核表面非常粗糙、不圓整,并且制備出的丸核粒徑越大,其粗糙程度也就越大,最終通過分析與研究發現應用濃度為3%的PVP-K30溶劑為粘合劑時,制備出的丸核相對理想,為此本次研究最終決定應用該濃度的PVP-K30溶劑為制備時粘合液。

制備丸核時,停止噴漿后滾制時間越短,丸核則越不圓整,表面也凹凸不平,可能是因為混合物粉末在丸核表面溶脹時間不足。一般應以初始丸核形成、干燥后再放大比較好,可以防止丸核間相互粘結。

參考文獻

[1]逸威,李明華,宋麗麗.鹽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近紅外光譜法快速檢測[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18(6).

[2]李哲建,樊雪梅,王書民.電化學發光法高靈敏檢測左氧氟沙星[J].商洛學院學報,2018,v.32;No.137(04):22-25.

[3]曹冬梅,左翔,袁丙青,et al.TiO2-Fe3O4復合催化劑對乳酸左氧氟沙星的光解研究[J].水處理技術,2018.

猜你喜歡
制備工藝微丸質量控制
二十味沉香微丸對絕望小鼠行為及海馬5-HT系統的影響
交聯聚維酮在中藥微丸中的應用
扶正化瘀丸的制備工藝探討及治療大腸癌的藥理學分析
親水性凝膠膏劑的研究進展
淺談機車總風缸的制作質量控制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淺談石灰土基層施工及質量控制
黃土路基臺背回填的質量控制
探究擠出滾圓法制備中藥微丸的效果
控釋微丸國內外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