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衡施肥對馬鈴薯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2020-10-27 05:44孫苗禹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品質馬鈴薯產量

孫苗禹

摘? 要:本文主要圍繞馬鈴薯施肥展開研究,探討平衡施肥對其產品及品質的影響,采取試驗研究的方式,經過多次的試驗計算,確定當地馬鈴薯最佳經濟施肥方案為N+P2O5+K20,施肥量分別為141.15、104.55、198.90kg/hm2,比例為1:0.74:1.41,可以達到31845.30kg/hm2的產量,利潤高達3306.90元/hm2。經過一系列的試驗研究表明,通過平衡施肥的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產量,同時減少馬鈴薯產品中硝酸鹽、還原糖等成分含量,增加一定量的淀粉含量,提升產品品質,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在施用各類肥料時,其中氮肥會增加產品硝酸鹽含量,而磷肥可以降低硝酸鹽含量,為此要合理控制肥料施用量,同時注意控制重金屬污染問題。

關鍵詞:平衡施肥;馬鈴薯;產量;品質;模型

某地區馬鈴薯加工業發展迅速,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該地區氣候及地理位置比較優越,適合種植馬鈴薯農作物,播種面積不斷擴大。但是就調查發現,該地區雖然積極發展馬鈴薯種植產品,但是一直以來沒有科學施用肥料,雖然投入不少的肥料成本,但是馬鈴薯產量并不高,同時無法保證產品品質,為此有必要加強對平衡施肥方面的研究,解決馬鈴薯產量低下且品質不高的問題。本文選擇試驗的方式,為馬鈴薯產品今后的種植施肥提供幫助。

1 試驗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選擇當地某村落邊緣位置上開展試驗,土壤為紅壤,質地屬于粘重型。0-20cnm耕層土壤養分含量分析結果:土壤有機質3.95%,全氮(N)0.163%,全磷(P)0.168%,全鉀(K)0.490%,速效氮(N)144mg/kg,速效磷(P)61.7mg/kg,速效鉀(K)101mg/kg,緩效鉀(K)161mg/kg,pH6.28。供試馬鈴薯品種為合作88,所用肥料尿素(N46%)、過磷酸鈣(P2O316%)、硫酸鉀(K2O50%)。

1.2 試驗過程設計

先科學設計試驗過程,選擇三種試驗肥料,分別為N、P2O5、K20,共計設置了17處試驗場地,每一處當地都重復試驗三次,選擇隨機分組排列的方式,每一處的實驗面積約為15m2,種植密度為43350穴/hm2,試驗于三月中旬開始,預計在九月中旬結束,基肥選擇氮磷鉀肥料,有機肥選擇豬牛圈肥。

1.3 樣品采集及分析

在正式試驗前,就要采集大量的樣品,包括混合土壤、有機肥混合樣等,送至專門的測試機構,等待試驗結束以后,仍然要在各個種植處隨機獲取樣品,送至國家相關的監督檢驗部門,展開硝酸鹽測試。

2 試驗結果和分析

2.1 馬鈴薯施肥模型

2.1.1 肥料效應方程及統計檢驗

經三元二次回歸分析,馬鈴薯產量與氮、磷、鉀肥的效應方程為:Y=19837.9035+1137.8955N+745.0950P+362.4645K-56.6115N2-42.7170P2-18.0885K2-26.8875NP+16.7670NK+13.4175PK(R=0.9455F=6.556)。以分子自由度k=9,分母自由度n-k-1=7(n為處理數,k為偏回歸系數)查F表,得F0.05(9,7)=3.68

2.1.2 確定最高產量施肥量及最佳經濟施肥量

利用二次回歸系數矩陣判定,矩陣A第奇數階主子行列式均小于零,偶數階主子行列式均大于零,即負正相間,所以肥料效應方程的駐點有極大值,可進一步作邊際分析。對方程取偏導求得最高產量施肥量N161.70kg/hm2,P2O3122.40kg/hm2,K2O270.66kg/hm2,最高產量為32284.05kg/hm2,施用比例為1:0.76:1.67,施肥利潤為3140.55元/hm2,投產比1:2.98。以當年當地市場價N2.72元/kg,P2O31.88元/kg,K2O3.40元/kg,鮮薯0.38元/kg計算,得最佳經濟施肥量N141.15kg/hm2,P2O5104.55kg/hm2,K2O198.90kg/hm2,其施用比例為1:0.74:1.41,最佳經濟產量為31845.30kg/hm2,施肥利潤3306.90元/hm2,投產比1:3.63。

2.1.3 肥料效應試驗產量

在對比各個試驗處的馬鈴薯產量后,發現代號6處的產量達到最高,氮磷鉀施肥量分別為180、90、210kg/hm2,可以看出該處的肥料配比比較均衡,這也表明平衡施肥可以提高產品產量,馬鈴薯對于鉀肥的需求量相對更高,與代號6相比,代號3以及代號11處產量相對更低,主要是因為兩處試驗田施加過量的氮肥,反而影響到馬鈴薯整體產量。除此之外,在保持氮肥和磷肥含量始終的情況下,如果缺乏足夠的鉀肥,會對整體產量有著顯著的影響。

2.2 不同肥料配比對馬鈴薯品質的影響

2.2.1 對薯塊硝酸鹽含量及干物質累積的影響

首先,經過研究表明,硝酸鹽含量最高的為代號8的試驗田,該處的氮磷鉀施肥量分別為180、90、0kg/hm2,表明在氮磷肥料充足的情況下,如果缺少必要的鉀肥,就會大量累積硝酸鹽,主要積聚在薯塊內,如果施用的磷肥和鉀肥沒有科學配比,就會隨著氮肥含量的增加,不斷累積更多的硝酸鹽,如果磷肥和鉀肥保持一個始終的比例,氮肥就不會影響到馬鈴薯薯塊的硝酸鹽含量。通過相關分析,在P9K210水平下,薯塊硝酸鹽含量與氮肥施用量呈極顯著的正相關(y=208.84+5.5400N,r=0.9652):在N180K210水平下,薯塊硝酸鹽含量與磷肥施用量呈顯著的負相關(y=357.02-12.1933P,r=-0.8665):在N180K210水平下,薯塊硝酸鹽含量與鉀肥施用量呈極顯著的負相關(y=427.93-9.0243K,r=-0.9725)。根據上述內容可知,磷肥可以抑制硝酸鹽含量,這也是蔬菜硝酸鹽含量研究結果相一致,為此在種植馬鈴薯作物時,要科學控制氮肥施用量,保持三種肥料處于平衡狀態,才能控制硝酸鹽含量。其次,在干物質研究方面,各個試驗田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規律,但是對比來說,干物質含量最高的為代號6試驗處,該處的肥料使用比較均勻,產量高的同時累積更多的馬鈴薯干物質。

2.2.2 對馬鈴薯還原糖、粗淀粉及蛋白質的影響

在衡量馬鈴薯品質時,通常選擇粗淀粉、還原糖及蛋白質作為衡量指標,馬鈴薯還原糖在0.3%以內,高干物在20%以上的情況下,馬鈴薯加工出來的產物質量更優,包括薯片、薯條等。經過統計研究后,發現代號6試驗處的各項指標更高,其中還原糖為0.09%,粗淀粉為18.24%,蛋白質為2.97%。雖然其他試驗處的蛋白質含量更好,但是綜合產量耕地,為此綜合考慮后還是代號6試驗處的馬鈴薯品質更佳。

2.2.3 金屬含量分析

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化肥、土壤、大氣等方面都可能帶來污染問題,特別是當地工業經濟比較發達,如果污染管控不到位,就可能出現馬鈴薯金屬含量超標的情況,為了保證馬鈴薯產品品質,有必要加強對農作物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管控,從污染源頭入手,這對馬鈴薯生產意義重大。通過對處理11進行重金屬含量抽檢,根據國家食品衛生標準規定蔬菜中限量物質指標,馬鈴薯重金屬含量均未超過限值,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

3 結束語

綜上,本文采取試驗研究的方式,通過建立施肥模型的方式確定最佳經濟施肥量,氮磷鉀肥料配比為1:0.74:1.41,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產品,投入和產出的比例達到1:3.63。本次試驗主要是在收集到的試驗數據基礎上建立,后續仍然需要不斷完善優化,才能得到成熟的試驗模型。經過一系列的試驗研究得出結論:在增加氮肥用量時,會增加硝酸鹽含量,如果施用磷鉀肥料,可以持續降低硝酸鹽含量,在采用平衡施肥方式時,要注意加強對氮肥用量的管控,才能得到無公害農產品,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

參考文獻

[1]王莉莉.馬鈴薯平衡施肥技術的應用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8,038(006):51.

[2]曾鈺婷,許娟妮,尼瑪卓嘎,等.不同施肥組合對馬鈴薯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9,047(024):165-166,212.

[3]方玉川,呂軍,張圓,等.生物有機肥對馬鈴薯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瓜菜,2019,032(009):50-53.

[4]坤雨.水肥一體化模式對馬鈴薯生理、產量及水肥利用的影響[D].2019.

猜你喜歡
品質馬鈴薯產量
2022年11月份我國鋅產量同比增長2.9% 鉛產量同比增長5.6%
馬鈴薯有功勞
今年前7個月北海道魚糜產量同比減少37%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2018上半年我國PVC產量數據
定邊馬鈴薯
氯化鈣處理對鮮切蘿卜生理與品質的影響
“鄞紅”、“巨峰”、“紅富士”葡萄及其雜交后代品質分析
淺談民生新聞欄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聯副主席潘剛:讓中國企業成為“品質”代名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