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高年段提問策略的教學與思考

2020-11-02 02:43邵玫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提問策略教學實踐小學語文

邵玫

內容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小語文教學逐漸向大語文教學轉變,教師們都圍繞教學目標開拓思維、創新方法,實現提升語文教學效果、促進語文與現實的深度融合。在此過程中,雖然通過語文要培養的能力有所延伸和拓展,但基礎能力并未改變,仍是“聽說讀寫”,尤其是小學語文是語文教學的初級階段,更應重視基礎能力的培養。閱讀能力作為基礎能力的關鍵一環,一直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鉆研閱讀教學策略是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的新方向,而提問策略作為閱讀教學策略中的“錦囊妙計”,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故而值得教師應用于教學實踐并深入思考如何充分發揮其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提問策略 教學實踐 深入思考

1.提問策略教學概述

“提問”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常用手段,由來已久,教師之所以青睞這種教學手段,不僅是因為它簡單便捷機動性強,還緣于它能引發學生主動思考、加深學生印象、激發學生興趣。正因為“提問”具有這樣的特征和功能,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提問”環節,對其展開探索研究和深入思考,如今“提問”的地位已經上升為教學策略。綜上所述,提問策略教學就是在教學授課過程中合理運用“提問”,借助“提問”的特征和優勢,結合課程本身和學生實際,發揮“提問”的功能提升教學效果。

提問策略教學可以廣泛地應用于各個學科,體現在語文教學上,提問策略是一種閱讀策略,以促使學生深入閱讀以便全面掌握課文內容為主要目的,同時它還可以提高學生閱讀技巧、增強師生互動交流,是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

2.小學語文提問策略教學實踐

2.1小學語文提問策略教學的作用

小學語文提問策略既對教師的“教”有重大影響,也對學生的“學”產生巨大作用。從“教”的角度來說,提問策略能夠幫助老師引導學生走進課文世界,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從“學”的角度來說,提問策略能夠促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深入學習、主動思考課文的內涵,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并向教師反饋學習信息。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提問策略不是單方面的“灌輸”,而是雙方的互動交流。

2.2小學語文提問策略教學存在的問題

根據本文的論述重點,本節將對小學語文高年段提問策略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分析,具體內容如下:1)問題內容過于簡單。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教師發出這樣的感慨:“現在的孩子啊……”,語氣中的無奈顯示出他們明顯低估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思考能力和行為水平,也因如此,導致部分教師的課堂提問內容過于簡單,不適合小學高年段學生,無法激發他們深入學習語文的興趣,促使自主閱讀。2)教師自問自答。部分教師講課時全情投入,雖然提出了問題,但不給學生回答的機會,直接自問自答繼續授課流程,忽略了學生的參與。3)問題比較枯燥。小學高年段學生的學習心理是既好奇新鮮事物,又覺得自己無所不知,矛盾化的學習心理使得他們更加期待內容精彩豐富的問題。4)提問策略忽視學生個體差異。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提問忽略個體差異容易導致問題難度出現兩極化或者難度始終平平,提問缺乏層次遞進難以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5)教師備課不認真,影響提問質量。教師沒有結合課文進行認真準備,導致課堂提問比較隨意,沒有契合課本內容,造成無效提問。

2.3小學語文高年段有效提問策略的方法

針對上述小學語文高年段提問策略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提高提問策略的有效性:1)合理把握提問難度。教師設計問題時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把握問題難度,既不能使學生覺得過于簡單失去興趣,也不能使其覺得艱澀難懂而望而卻步。2)教師應合理安排授課流程,提出問題就要引導學生回答,不可大包大攬,必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3)豐富問題內容,添加趣味性。教師開發新穎的教學方法,將提問策略與創新方法融合使用,如運用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進行課堂提問,能夠增加趣味性,提高學生興趣和教學效率。4)分層次提問。學生學習語文的水平存在個體差異,語文老師在提問時應分層次提問、逐漸深入、由易到難,兼顧整個學生群體。5)教師精心備課,確保提問質量。教師應熟知課文內容,結合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提問,促使學生在思考和回答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點。

2.4開展提問策略教學的三個步驟

2.4.1教師正面示范

提問并不是教師的專利,學生的提問能夠實現與教師的互動、反映學生的思維、反饋教學情況。小學高年段學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思維體系并善于模仿,因此,教師應通過示范將有效提問策略傳達給學生,有助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從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示范提問內容時,既可以圍繞文章內容也可以針對表達方式,例如,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中的《祖父的園子》,教師結合內容可以這樣問“祖父的園子有什么吸引作者、讓作者至今難忘?”;以表達方式為問題切入點則可以這樣問“課文是怎樣描述作者在園子里的所見所做的?”通過這樣的示范,學生能更加直觀地體會、學習和模仿,促進學生培養“提問思維”。

2.4.2學生模仿運用

小學語文教師應在低中年段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而在高年段則要求學生提問的質量。通過教師示范,學生們模仿其中的思維過程、學習提問方法,為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奠定了基礎。以此為基礎,教師要運用得當的方式促使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常用的方法就是通過小組合作激發頭腦風暴,發掘有價值的問題。例如,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中的《落花生》,教師就組織學生分組思考探討:花生的果實結在哪里?花生的好處是否還能更具體?這篇文章重在寫物還是借物喻人?文章中的“父親”希望孩子們具有花生的什么品質?學生們通過溝通、碰撞能夠提出這一系列逐層深入的問題,并共同梳理文章、尋找答案,先模仿后運用能逐步使學生的提問策略更加成熟,提問質量越來越高。

2.4.3學生在互動中自主運用提問策略

“教策略”、“學策略”的目的是“用策略”。學生要在與課文互動、與同學互動、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運用提問策略。

學生在閱讀時,會因自身的經驗和思考對課文產生疑問,但這些疑問往往是作為閱讀者的學生無法解答的,因此,需要學生梳理疑問、記錄問題,通過提問獲取答案,深入學習課文、掌握課文內涵,實現與課文的互動。

同學是學習的伙伴,小組討論、交流、評價能夠實現思維的碰撞,提煉出高質量的問題,幫助學生運用提問策略進行深入閱讀。

教師是引導者,學生通過模仿學習掌握提問策略,產生疑問、提煉問題向教師求教的過程也是反饋教學信息、促進教學效果提升的過程。

2.5開展提問策略教學的兩種形式

2.5.1以文本教策略

單一文本所傳達的信息、闡明的事實、塑造的形象具有單一性,這種單一性雖然能使文本起到教策略的作用,幫助學生學策略,但難以促進學生真正掌握、靈活運用策略。因此,教師應開發多文本的優勢,選取體裁相近的多篇文本進行提問策略的教學。如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宇宙生命之謎》和《故宮博物院》,學生就可以從多角度對文章結果、表達手法、寫作方法、文章主題、自身收獲等進行提問,這就是學習提問策略的過程,學生能從不同角度提煉有價值的問題。 這樣就使語文課堂從單一的文本內容教學轉變為閱讀策略、提問策略的教學。

2.5.2以策略教文本

學生在學習提問策略的過程中要學會舉一反三。學生在教師的傳授引導下了解提問策略的概念,并能夠通過學習模仿做到自主運用提問策略,從而在運用中意識到提問策略的重要作用。

提問策略能夠提高思維效率、拓展思維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如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的《北京的春節》,學生通過淺讀提出問題并進行思考:北京的春節有哪些傳統習俗?文章以什么順序闡述習俗?當地春節習俗與北京有何不同?簡單描述你最難忘的春節。這些問題既能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加深理解,又能幫助學生聯系生活。這就是以策略教文本,但在提問策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思維方式,循序漸進地、滲透式地進行。通常在教學時間分配上采取“二八原則”,即用20%的時間教提問策略,80%的時間讓學生運用、延伸提問策略。

3.結語

新課改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從“小語文”邁向“大語文”,由“教課文”轉向“教閱讀”。提問策略作為一種閱讀策略,在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做好示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向學生展示提問策略的效用,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提問策略,有助于促進學生進行深入閱讀,提高閱讀質量,推動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葉星宏.小學語文高年段提問策略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小學教學研究,2020(15):57-59.

[2]張磊.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策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

[3]乙二春.淺析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20):58.

[4]李曉芳.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策略探索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01):174-175.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學)

猜你喜歡
提問策略教學實踐小學語文
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策略研究
教師的提問策略對課堂師生互動的影響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問”的重要性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下引導學生提問的策略探究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