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鎮康“阿數瑟”音樂文化

2020-11-05 01:57楊雪云南藝術學院
黃河之聲 2020年16期
關鍵詞:三弦婚宴廣場

◎ 楊雪 (云南藝術學院)

一、“阿數瑟”文化背景

“阿數瑟”源于云南臨滄市鎮康縣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藝術民歌,是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傳統文化融合形成的特色的“打歌”多元復合文化。鎮康“阿數瑟”結合吹、彈、唱、跳等表演方式,將歌、舞、樂融為一體,通過對唱、打歌等形式呈現出極具地方色彩的原生音樂。

“阿數瑟”音樂文化在早期是由民間藝人以口傳身授的方式傳承下來,直到上世紀的80年代《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云南臨滄地區鎮康縣資料卷》的出版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記錄和樂譜記錄?!鞍瞪蓖ǔ3霈F在當地的一些慶典活動中。如在婚嫁時作為一種儀式音樂,在國家節日時用于舞臺表演,而在鎮康民眾的閑暇時間,則是以廣場舞的形式融入了當地居民的生活?!鞍瞪痹?012年被列為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據了解在最初是以民俗活動進行申報的,但在審批后其被定為了傳統音樂并歸為彝族。筆者采訪了當地較年長的民間藝人與前來參加比賽的果敢人,詢問了有關“阿數瑟”打歌的歸屬問題,得到的答復卻是漢族。筆者認為,這一現象與阿數瑟的源流有關,在眾多歷史起源傳說中“阿數瑟”多圍繞彝族展開,這一點或許可作為其“源”,“阿數瑟”音樂在發展的過程中吸收了中原漢族的一些元素,并長期流行于鎮康各民族之間,其可作為“流”,“源”與“流”的相互影響構成了這種多民族的文化認同,同時也致使了歸屬問題上的意見不同。

二、“阿數瑟”形式與功能

在鎮康“阿數瑟”既是指唱調子、作對子也是指以“打歌”藝術形式流傳的地方性傳統歌舞。其演唱形式豐富:有單人彈唱、雙人對唱,也有多人對唱,歌詞可以即興發揮,也可以為固定歌詞,以原生態唱法為主,演唱的內容涉及歷史、時事、民族文化、生活故事等,多以“阿數瑟呢瞧著,羅細瑟呢甩著”結尾。

鎮康的“阿數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與親和力,且形式多樣,符合當地民眾的審美,與當地民眾的藝術追求高度契合,且不受年齡、性別、身份的限制,使當地居民能夠廣泛參與其中,并借由“阿數瑟”完成思想情感的表達。在多數情況下,“阿數瑟”指的是歌舞相結合的打歌音樂形式,即“阿數瑟”打歌?!翱匆娒纷幼彀退?,不得打歌腳跟癢?!笔钱數氐乃渍Z,由此可見鎮康人民對“阿數瑟”以及融入人民生活的打歌形式的依戀與喜歡。

“阿數瑟”打歌流行于鎮康的漢族、彝族、傈僳族等民族,其音樂、舞蹈皆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形形色色的人民群眾?!鞍瞪币魳返那{可分為軟調、硬調。柔緩抒情的敘事歌屬于軟調;簡潔短小、且具有說唱性質的弦調屬于硬調;演唱形式豐富,調式多樣的情歌則同時包含了軟調與硬調兩種曲調?!鞍瞪钡陌樽鄻菲鞣譃橄覙泛凸軜穬煞N。弦樂以“弦子”(三弦)為主,如表格所示,其在軟、硬調中有不同的定音標準。管樂主要是配以蘆蘇(蘆笙)、笛子等?!鞍瞪钡奈璨绞窃谏a生活過程中對農耕、自然、動物等的模仿與藝術加工。在打歌過程中,蘆蘇和笛子演奏者邊奏邊舞,而三弦演奏者也會邊彈、邊唱、邊舞。

“阿數瑟”打歌定弦

“阿數瑟”打歌豐富了鎮康民眾的生活,對鎮康而言,它的功能不僅僅體現在娛樂方面。早期的鎮康民眾沒有健身的觀念,如今流行于中國各地的廣場舞給了廣大人民戶外健身的平臺。在鎮康,“阿數瑟”打歌是其廣場舞的主要形式,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歌舞藝術,以舞蹈強健了當地民眾的體魄、以歌曲、對子,傳播有趣、正能量的聲音,育樂于教,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鎮康民眾。

三、“阿數瑟”田野調查紀實

(一)政府行為的“阿數瑟”國際比賽紀實

2019年9月28日,由鎮康文化和旅游局舉辦的鎮康縣第二屆國際“阿數瑟”山歌會“阿數瑟”歌王歌后賽在南傘河畔公園廣場拉開了帷幕。

這場比賽采取一男一女、兩人一組的組合方式,以問答、即興演唱以及主客場更換等的形式進行。筆者了解到,比賽的評分標準是以歌詞為主,不重音色,內容可貼近生活、可歌頌祖國、歌頌黨,忌低級趣味,主要是考察選手的應變能力。

前來參加比賽的選手,既有鎮康縣各鄉鎮的“阿數瑟”愛好者,又有來自緬甸果敢老八寨的代表隊。候場休息時筆者對果敢老八寨打歌隊領隊何文昌進行了采訪,并簡單了解了“阿數瑟”打歌在緬甸的傳承情況。據何文昌回答,在果敢“阿數瑟”唱的比較少,他們唱的更多的是果敢打歌調。一般在結婚、國家節日時候都會唱。果敢人的打歌與鎮康地區的打歌有不同的規定,果敢打歌無論軟調、硬調都是先出右腳再順調,而鎮康“阿數瑟”打歌則是軟調先出右腳再順調,硬調先出左腳再順調。在這場比賽中,同組的男女既是對手也是隊友,想要獲得更高的分數不只要自己唱好,還得對上另一方所唱的對子,既要有內容又要押韻,對于選手能力的考察是多面的。

在比賽中因選手均以方言進行說唱,筆者無法直接領會歌詞中的具體含義,所以采取現場問詢的方式參與其中,了解到比賽選手的一些唱詞于當地青年人而言也難以辨識,只有年長一些的鎮康居民能夠完整的理解其中意味。相比之下,在日常生活中廣為傳唱的“阿數瑟”民歌,因有固定的唱詞更便于研究梳理,而比賽中的“阿數瑟”唱詞相對隨機,并且為達到與觀眾互動的效果,內容上更加口語化。在當下,這種即興演唱的“阿數瑟”也許并不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但作為一個時期的“阿數瑟”音樂文化記錄,它反映了當下人民的生活狀態,作為資料具有一定的保存價值。

(二)廣場上的“阿數瑟”打歌紀實

問:你們可會像南傘這邊,吃完飯跳廣場舞?

何文昌:不會,打的次數多了,平時就不打了。有主家邀請才會去打歌。

問:就是沒有收益的時候就不打歌?

何文昌:其實這個也賺不到什么錢,是一種傳統,大家也都喜歡做。也不是說不想打,緬甸禁止晚上出去,十點要在家待著,不然在外面被抓到,會被當場槍斃或者坐牢。

在來鎮康和采訪緬甸的果敢人之前,筆者對于廣場舞的認知僅有“中老年”、“休閑”、“健身”等字眼,從沒有意識到廣場舞會與“傳承”、“國家安定”、“幸福指數”等詞有著密切的聯系。

相比緬甸的動蕩,國內的環境賦予了“阿數瑟”更多的生機,國家的有效參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推進,為“阿數瑟”打造了一個更為寬廣的平臺。在鎮康,廣場舞的主要形式就是“阿數瑟”打歌。田野期間,筆者曾多次來到南傘河畔公園廣場并參與到當地居民的打歌活動中,親身感受了“阿數瑟”音樂文化的魅力。與北方地區的矩形方陣不同,鎮康的廣場舞隊形是一個個的圓圈,當地居民把演奏三弦、蘆笙、笛子等樂器的藝人圍在最內圈,并跟隨其一起唱跳。

根據筆者觀察,這些藝人大多為年長的男性,并且來自鎮康不同的鄉鎮。勐堆鄉78歲的三弦演奏者李桂文與南傘鎮70歲的三弦演奏者李金龍,不僅彈得一手好弦子,而且還能自己制作三弦,在與他們交談時,了解到制作三弦的所有零件除蛇皮外,均來源于當地或周邊城鎮。由于很多蛇在中國屬于保護動物,所以用做琴鼓蒙面的蛇皮要從緬甸購買。之后兩位老人又講述了“阿數瑟”打歌的曲調種類,在兩位老藝人的描述中,打歌分為硬調、軟調以及三合弦,十二點前是硬調,十二點以后為軟調,聽到雞鳴的聲音就開始彈三合弦。對于三和弦的歸類存在著不同的聲音,為方便今后的研究,筆者將其發出者分別記述。

在鎮康的廣場上除了人數眾多的打歌大圈,還分散著很多打歌小圈。筆者在調查時,發現有一個圈的歌詞十分有趣,并將其記錄了下來:“鎮康縣城連果敢,永德哥妹過來玩,個個和氣何銷說,永德鎮康一家人”(硬調)?!疤炝撂炝列§`鵲,大天四亮小靈鵲,打下兩轉發財歌,打下兩轉發財歌,抬手打歌家富貴,回手打歌保平安”(軟調)。前一首硬調是唱鎮康與永德的友好關系,后一個軟調則是結合著打歌的舞步,唱出當地居民的質樸追求。

(三)婚宴上的“阿數瑟”打歌紀實

2019年9月30日,筆者在導師的帶領下,跟隨“阿數瑟”省級傳承人羅文軍以及他的打歌隊,參加了小磨寨的婚宴,并將儀式中的“阿數瑟”打歌進行了記錄整理,與之前采訪所得數據進行比較,借此分析具體儀式中的“阿數瑟”打歌。

鎮康從古至今每逢喜事、民俗節日、聚會等都會有“阿數瑟”活動,早期是親朋好友自發地帶上弦子(三弦)、蘆蘇(蘆笙)、笛子等樂器圍圈歌舞。后由于家鄉人員流失,一些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逐漸轉變為出錢請打歌隊唱跳。在小磨寨的婚宴現場,來往人員以老人孩子居多,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需要打歌隊的幫助。打歌儀式約在晚上八點左右,在儀式開始前,主家會端來祭品、酒水、瓜果擺置桌上,點上香后,打歌開始,直至第二天早七點結束。在這過程中,對于來往賓客無具體要求,可觀可舞,而打歌隊成員則是通宵達旦進行歌舞表演,婚宴的前半夜,是節奏感強、熱烈歡快的硬調,由其中一位三弦彈奏者領頭,唱情歌或是即興演唱,打歌隊成員圍桌轉圈唱跳,后續主家及親朋逐漸加入其中。在之前的訪談資料中,軟硬調轉換時間為凌晨十二點之后,但在具體的儀式活動中十二點不是定數。

小磨寨的這場婚宴儀式里,在主家宵夜結束后,進行軟硬調互換,該場婚宴的宵夜時間是十點左右,宵夜之后轉為軟調。軟調緩慢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體力,保證了整場儀式的順利完成。有關黎明時分的“阿數瑟”打歌曲調,文化館工作人員給出的答案是三合弦。而在婚宴的打歌儀式中,根據省級傳承人羅文軍的描述,三合弦屬于軟調。

“阿數瑟”打歌在婚宴中具有特殊意義,它不只是作為活躍氣氛的工具,作為一場儀式音樂,它反映了婚宴主家的心理訴求,即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打歌結束部分,儀式執行者致祝福詞之后撒了三次米,每撒一次便問主家一次“你接住了嗎?”主家在回答三遍“接住了!”之后開心的從執行者手中接過祭品。至此,打歌隊結束了婚宴上的儀式,主家完成了心靈上的儀式。

結 語

鎮康“阿數瑟”是當地居民生活的寫照,也是鎮康文化的“活化石”?!鞍瞪钡奈幕绊懥Σ粌H只在鎮康,緬甸的果敢人,同樣是該文化的持有者,由于處在政治邊界,歷史等因素或許會使文化出現變異,但只要認同沒有改變。政治邊界開放后,傳統的跨界音樂會自發或由政府組織的進行互動、交流,這時這種文化的差異性也同樣構成了“阿數瑟”音樂文化的豐富性。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鎮康“阿數瑟”音樂文化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族群記憶與音樂認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信息傳播的高速發展,在地方政府和該地各族人民的大力推進下,將繼續解構“阿數瑟”的原生性,并加入新的元素,最后在發展的過程中構建出一種具有多元文化身份且異彩紛呈的“阿數瑟”音樂文化。

猜你喜歡
三弦婚宴廣場
布魯塞爾大廣場
云南少數民族三弦分類研究
——基于黃金分割比例
品味三弦渡鄉音
廣場
左手握右手
婚宴爽約,賓客被索賠
約你去星級酒店辦婚宴
圣誕暖心逛店之屯門市廣場篇
游擊式婚宴
談中華國樂三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