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劇《沂蒙山》中夏荷的詠嘆調《沂蒙的女兒》的藝術表現研究

2020-11-05 01:57王皓月山東師范大學
黃河之聲 2020年16期
關鍵詞:沂蒙山記號詠嘆調

◎ 王皓月 (山東師范大學)

一、《沂蒙山》首演

2018年12月19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出品、山東歌舞劇院創排的大型原創民族歌劇《沂蒙山》在山東省會大劇院隆重上演?!兑拭缮健酚赏鯐詭X編劇,欒凱作曲,李文旭編劇,黃定山導演,青年歌唱家王麗達、楊小勇、王傳亮、張卓等出演。整部歌劇以《沂蒙山小調》為主要的音樂元素,熱情地謳歌了“愛黨愛軍、開拓奮進”的沂蒙精神。首演當晚,座無虛席,掌聲雷鳴,很多情節都直擊人們的內心,觀眾紛紛落淚。2018年《沂蒙山》成功入選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之一,獲得了專家們的高度評價。

二、八路軍女戰士夏荷及其扮演者

歌劇《沂蒙山》中的夏荷是一名具有勇敢大無畏精神的八路軍女戰士,她的原型其實是濟南章丘的一位女烈士-辛銳,1938年辛銳隨父親辛葭舟到沂蒙山抗日根據地參加八路軍,后犧牲于大青山突圍戰。在夏荷的詠嘆調《沂蒙的女兒》中唱到:“告別了四面荷花三面柳,湖水半城,山一城”我們也可得知夏荷是一名來自泉城濟南的姑娘。

歌劇《沂蒙山》中扮演夏荷這一角色的是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女歌唱家張卓老師。張卓老師曾在國家大劇院大型中國原創歌劇《趙氏孤兒》中飾演麥菽,曾榮獲中國音樂"金鐘獎"。張卓是一名十分出色的女中音歌唱家,她的音色柔美細膩,曾被西班牙著名歌唱家特雷薩·貝爾岡扎評價其為“真正用心靈歌唱的藝術家,她的音樂使人感動和陶醉”。

三、夏荷的詠嘆調《沂蒙的女兒》

(一)創作背景

在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臨沂考察時指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為向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五周年獻禮,弘揚“沂蒙精神”,經省文化和旅游廳積極組織專家選題論證,最終定題為: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

從構思到采風再到修改排練直到最后的精彩演出,兩年的時間為我們呈現出一副歷史革命的畫卷。這部歌劇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以大青山突圍、淵子崖戰役為主要創作素材,講述了以海棠、林生、孫九龍、夏荷為主要人物的英雄事跡,展現了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危機面前做出重要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沂蒙的女兒》是《沂蒙山》第四幕八路軍女戰士夏荷的詠嘆調,它主要講述了八路軍在突圍敵人的過程中,夏荷不幸身負重傷,在生命垂危之際把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給海棠的故事。作品中夏荷對女兒的不舍,對沂蒙百姓的感激,對國家未來取得勝利的信心,都體現的淋漓盡致。

(二)結構分析

在《沂蒙的女兒》這首詠嘆調中,作曲家融入了中國戲曲的音樂元素,運用了板腔體的音樂結構。在譜面上共有28次速度變化,五次情緒變化,作曲家通過速度、情緒的不斷變換,將整首作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極致。

第一部分:G宮調式。第1-5小節是前奏,對于交響伴奏或者鋼伴而言,所表現的情緒是大義凜然地深情訴說,第6小節進入到演唱中,所表現的情緒是回憶地,因為夏荷是濟南人,對泉城的思念和熱愛,對沂蒙父老鄉親的感謝全部體現在第一部分中。

第二部分:G宮調式。第二部分的情緒是萬分火急地,與第一部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主要是對孩子父親所處的環境的描述,這里的語氣情緒是焦急擔心的,當時的沂蒙村莊炮火連天,兇多吉少。

第三部分:G宮調式。第三部分是夏荷對海棠的囑托,她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了海棠,表達了對海棠的信任,對自己女兒的期望,對沂蒙兒女的敬佩。

第四部分:G宮調式。這一部分雖然沒有標注情緒,但是通過張卓老師的演唱,它所傳達的是一種堅定地、鏗鏘有力地情緒,速度也比之前快,展現了一副不論風雨,生生世世都是沂蒙人,紅色的沂蒙精神要代代傳遞的美好畫卷。

(三)演唱分析

《沂蒙的女兒》是作曲家為夏荷創作的我國第一個板腔體的民族歌劇女中音詠嘆調,對于女軍人的角色塑造也是值得學習的,整部歌劇在人物性格、戲劇沖突等都頗有亮點。與外國詠嘆調不同,民族歌劇在演唱中講究的是咬字、潤腔,并且作曲家將中國戲曲元素融入其中,韻味是必不可少的?!兑拭傻呐畠骸愤@首詠嘆調中速度和情緒變化很多,代表著戲劇沖突十分激烈,所以演唱者在這兩方面需要極其關注。

第一句夏荷回憶著自己的家鄉泉城,用一種訴說的語氣表達著對家鄉的思念,對沂蒙百姓的感謝,演唱時整體的情緒較為平緩,每一個字吐露清晰并且也要帶有一絲溫婉之意。第5小節的“四面”的“四”字、第8小節“半城”的“城”字、19小節“一程”的“程”字,在譜面上并沒有標記裝飾音,但是在演唱中應唱成“353”。在第七小節和第十八小節出有一個上波音記號,此處演唱時應短促清晰,此處跟我們的戲曲演唱很相似。

從第25小節開始演唱速度放慢,音樂情緒逐漸高漲隨后進入第二部分,此處也可理解為首尾呼應。在第一部分結束處,“生死與共”的“與”字標有延長記號,演唱時應拖長音,換氣后唱出“共”字,此處應將字頭音突出,堅定有力,體現出“軍民榮辱與共”的博大情懷,隨后過渡到第二部分(譜例1)。

第二部分的情緒是十分焦急的與第一部分形成鮮明的對比,夏荷指向遠方,自己的丈夫身處戰火硝煙中,緊張、擔心的情緒應該一一表現出來,從伴奏中也不難看出,柱式和弦的連續跳動,營造出緊張的氛圍。

第55小節處演唱速度是“突慢”,這里和之前的演唱也是形成對比,55-56小節“是吉還是兇”,此處標有重音記號,演唱時應該字正腔圓,每個字的演唱速度都不能過快。

第三部分的速度和第一部分有些相似,都是比較平緩的,但是表達的內容卻完全不同,這一部分我認為可以細分為兩段,第一段是第60-67小節,這一段敘述性較強,夏荷把孩子交給海棠,囑托海棠如果丈夫歸來請替她交給自己的丈夫,如果丈夫沒有回來,就請海棠替自己撫養這可憐的孩子。而第二段是第69-86小節,這一段整體的音域偏高,并且他的情緒展現是大義凜然地,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展望,表達了夏荷對自己沂蒙兒女的期望,在第68小節處標有漸強的力度記號情緒逐漸高漲直到釋放自己內心的期許和展望。

在演唱時,第69小節開始“告訴他抬眼看”的“告”和“看”,標有重音記號,應突出其演唱的力度,位置要高氣息要保持住,著重的強調每小節的開頭音(譜例2)。

最后一部分作曲家沒有標注情緒變化,但是前一小節標有“rit.”的速度記號,演唱時漸慢后直接進入第三部分,第87小節-90小節每個字都標有重音記號,演唱速度越來越快,在咬字的過程中既要清晰又要堅定,這是對沂蒙兒女的肯定,是對這份恩情的感激。

第91小節開始速度慢下來,92小節高音“d2”上標有延長記號,在演唱最后“沂蒙”的“蒙”字之前應深吸氣,之后“爆發”出來并延長13拍,此處氣息應支撐住不能憋氣,全曲結束在重拍,無需強弱變化(譜例3)。

結 語

作為一部紅色歌劇,《沂蒙山》承載了代代沂蒙人民的記憶,軍民一家親面對生死毫不畏懼。不論是軍人還是普通百姓,展現了堅韌不屈的美好品質。

《沂蒙的女兒》雖然是一首女中音詠嘆調,但是它整體的音域偏高,這也證明了張卓老師演唱技術的精湛。我們在演唱作品時除了把握譜面的內容外,還應該多去了解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多去聆聽觀摩大師的演唱,為自己的演唱增加一份經驗。

猜你喜歡
沂蒙山記號詠嘆調
感知、認知與演繹整合下的中提琴表演藝術教學新探——以詠嘆調《請讓我哭泣吧》創編教學為例
記號
臟記號
刻舟求劍
沂蒙山銀座天蒙旅游區盛大開園
清唱劇《以利亞》中兩首男高音詠嘆調演唱研究
音樂之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