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合唱與思政教育互動關系研究
——以國慶七十周年廣場合唱為例

2020-11-05 01:57譚嗣鈺中央財經大學
黃河之聲 2020年16期
關鍵詞:音樂大學生

◎ 譚嗣鈺 (中央財經大學)

合唱是一種既古老又現代的群體綜合藝術,與人類精神生活世界相互作用。在2019年10月1日的天安門廣場上,來自于北京41所大中小學校的近3000名學生組成大型合唱團身著鮮艷的演出服亮相,在廣場上精神飽滿的演唱了近二十首歌曲,讓人印象十分深刻。通過這次重大活動,很多參加活動的學生表示受到很大震撼,增強了自己愛國熱情和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本人結合參加國慶七十周年廣場合唱訓練和演出經歷,通過分析在廣場合唱中演唱的部分歌曲,從合唱與愛國主義、協作意識、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和心理健康五個方面,尋求高校合唱與思政之間的互動關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①表面上看,合唱歌曲是藝術,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實踐,兩者有諸多區別,但是兩者也有相通之處。首先,很多合唱歌曲產生于革命年代,代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其次,很多合唱歌曲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具有一致性。最后,合唱活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載體。人通過參加各類合唱比賽和活動,活躍思政教育氛圍,提升教育效果。

習近平同志指出,青少年的成長是一個綜合過程,既有生理和心理的方面,也有精神的方面。要高度重視對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和形式,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匈牙利著名的音樂教育家柯達伊所說,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由集體的努力所完成的音樂作品帶來的愉快,培養了高尚品格的人,這種價值是無法估量的。高校合唱活動作為一項綜合藝術,不僅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積極的影響,同時也促進合唱歌詠運動的水平和發展。

一、合唱與愛國主義互動關系

20世紀初,中國合唱最重要的就是全民歌詠運動,我國合唱音樂應起源于學堂樂歌,其中內容主要是學習西方科學,實現富國強兵,抵御外辱的愛國主義思想。學堂樂歌的出現不僅給予當時青年學生深刻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為中國音樂帶來了新的表演形式,為合唱歌詠運動打下基礎。20世紀20年代,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出現了許多宣傳革命思想的歌曲。30年代一大批左翼音樂家面向廣大群眾教授革命歌曲。在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中,貫穿如九一八等關系到民族存亡的大事件中,各地都成立了歌詠會,人們走上街頭自發的開展歌詠活動。一大批愛國主義歌曲涌現出來,如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救國軍歌、到敵人后方去等歌曲,將我國合唱藝術推向一個高峰。這一時期的合唱作品的創作和表演,展現了中國合唱是與社會現實緊密結合的特征。勞苦大眾為了抵御外敵,高唱愛國主義歌曲,既提升了中國人民抗擊外敵的力量和自信心,又極大的普及了合唱藝術,合唱創作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積極推動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

朱桂蓮表示:“愛國主義體現了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故土家園、種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和榮譽感的統一?!雹谛轮袊闪⒑?,每一個時期都有個性鮮明,能夠體現中華民族辛勤勞動特點并鼓舞人心的合唱作品。表現了時代的思想和脈搏,成為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和內在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內核動力的體現。如在國慶七十周年廣場合唱中演唱的歌曲《歌唱祖國》,這首歌曲1951年在人民日報上第一次發表,由王莘作詞作曲,是新中國成立后早期的經典代表歌曲。在各類大型活動中都有演繹?!拔逍羌t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這首歌曲首先出來就是主音從低向高的連續的三度跳躍,展現出了磅礴氣勢和勝利的喜悅。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這一段詞是整首歌曲發展邏輯起點,也是歌曲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歌詞,旋律由高逐漸向低發展,表現了感情抒發后的滿足感。

這首歌曲用樸實的語言和音符,展現了人民對祖國的熱愛,能夠讓人們從心底深處受到感染,對祖國的歷史和發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的喚起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和情感。

在演唱過程中,只有懷著對祖國深厚的情感再結合科學的聲樂方法,才可以將這類歌曲唱的打動人心,提高歌曲的藝術表現能力,如果沒有這種情感,僅僅是將音唱準,無論他的聲樂技巧如何豐富,那歌曲的詮釋也是不足的,達不到演唱效果。因此,在大學生合唱此類歌曲時,既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對祖國和民族的熱愛,在這種感情以及聲樂技巧的輔助下,也能夠提升歌曲的感染力。也就是說,合唱能提高愛國主義情感,愛國主義情感反過來也能夠增強合唱的表現能力,兩者互相產生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借助合唱這類音樂活動可以有效的滲透愛國主義情感。大學生通過演唱富有愛國主義精神內涵的合唱作品,了解中華民族尋求民族富強之路的艱辛過程,將愛國主義融入到大學生學風和日常管理中,充分發揮合唱的德育和美育的功能。

二、合唱與集體協作意識的互動關系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加強集體主題教育。蘇聯團中央書記克魯普斯卡婭曾說: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當代學生個性鮮明,自我意識較強,有時會過于關注自我感受,而忽略他人。改善此類意識的有效方法就是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意識。合唱是集體協作意識的集中體現,每個聲部都需要有人參與,唱的并不是同樣的旋律,而是和而不同,同心協力去完成一個作品。此過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需要做到聲部均衡,音色統一,合唱團員與指揮之間的緊密且有機配合等。此類要求會對合唱團員的態度、思想、素質等方面均會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在合唱團訓練之余,也為大家提供了交流的平臺。音樂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共同演唱一部作品可以讓團員之間的感情得到溝通和聯系。合唱有助于培養大學生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集體協作意識。集體協作意識對合唱作品的完成產生著積極的作用,合唱團員集體意識越強與作品完成程度成正比關系。在合唱中要求統一每一個人的發聲狀態和音色,每個人都要有較高的能夠傾聽他人的能力,相互配合,達到合唱作品演唱的最佳狀態。如歌曲《時代號子》,號子是直接伴隨體力勞動,并和勞動節奏密切配合的民歌,能夠增強勞動的整體協調性,這是一首模仿勞動號子創作的現代歌曲,分為兩個聲部。本曲旋律質樸簡練,在歌詞中加入了嗨嗨的吆喝聲,增強了歌曲的力度,賦予歌唱者演唱時的力度。歌曲開頭用變換節奏和應句式歌詞展開,旋律采用八分音符急進下行。

在演唱中,如果在演唱中協作能力不夠,容易出現速度或快,節奏或搶的情況。因此,要順利完成合唱作品,演唱者及合唱指揮必須有高度的協作感和合作意識。因此,參加合唱不僅可以提升合唱者的協作意識,同時高協作意識的演唱者也可以對合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兩者相互促進發展。

三、合唱與美育之間的互動關系

音樂藝術相對于其他藝術最大的特點是抽象性,通過對合唱演唱內容表達,對演唱作品的正確理解,學生加深與作品、作曲和作詞的情感連接,并利用節奏、旋律、和聲以及音色等要素,開拓思維,激發想象力,增強創新意識,使得學生可以認識和體驗音樂的美,提升自我審美能力,凈化心靈,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當學生在合唱中感悟情感時,便會在自己的內心中形成自我價值觀。比如在演唱黃河大合唱時,表達的是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如國慶七十周年廣場合唱歌曲《走在小康路上》,歌曲旋律一出來音區就在小字二組的C上,而且有一個強的記號,隨后的第七小節中就達到了本曲的最高音,小字二組的G,第十九小節、二十七小節和三十二小節也出現,這些高音歌詞落在“新”“路”“描繪”等字和詞上,這表現達了對實現新時代中國夢和小康社會的美好愿景和強烈愿望以及必勝的決心。歌詞中寫到,甜甜的夢想,播種在心田。把夢想的種子播種在希望的田野上,金秋的田野盛開舒心的笑顏。大學生能夠充滿對祖國未來藍圖的暢想和向往。通過優美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詞,將真理、良善傳遞給大學生,實現真善美統一。

同時,審美能力對合唱演唱能力也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很難想象對美沒有感知能力的合唱團演唱出來的歌曲是什么樣。學生只有對不同時期和風格的合唱作品分析,深刻理解作品的背景、曲式結構、表達意義等方面,才能提升整體作品演唱感染力。即使在不同聲部中,也需要體會到合唱團整體的多聲部的和聲進行以及情感變化發展的美的體驗和感受。大學生經過長期合唱訓練,參加各類合唱活動,呈現和展示合唱魅力,形成健康高雅的審美觀念。提升大學生審美能力反過來也可以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合唱水平和藝術能力的提升。在國慶七十周年慶祝大會上,3000名大學生演唱無伴奏的四個聲部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這歷史上是首次,如何保證音準、節奏、力度、速度和情緒的統一是一大難點,特別是在廣場空曠的環境中,如何與童聲領唱無縫對接進入無伴奏合唱更是難度極高。在正式演出中,通過長期訓練,對歌詞的理解和審美體驗的建立,對譜面的深刻理解,對各類符號的準確把握,對強弱記號的充分表現,使聲音和情感融為一體,各聲部均衡協調,體現出強大音樂表現力,在國慶七十周年當天,在廣場上用歌聲表達了青年學生對祖國真誠的祝福和熱愛。

四、合唱與德育之間的互動關系

荀子認為音樂可以“廣教化,美風俗”,“感動人之善”。代表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精粹的《樂記》云:“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德性是人性內涵的根本,音樂是德性外觀的光華?!皹贰本邆湫奚眇B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等意義?!胺惨糁?,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樂是人內心的自然流露,是人本能的一種表現,體現出仁者愛人的初心,表現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哲學含義,所謂德音之謂樂,是說音樂中包含著道德屬性,可以說一首音樂作品沒有德就不是樂。

在西方也有類似的音樂美學思想。柏拉圖說:“我們把教育和引導精神向善的音響作用稱為摩西藝術,即音樂?!彼J為音樂的價值不在于感官的享受,而在于可以凈化靈魂。他認為判斷藝術的標準必須是有利于培養人們的美德,能夠使人向善的音樂才是好的音樂,這說明音樂確實有使人提升道德的屬性。

合唱音樂對德育的作用離不開合唱中所塑造的形象。通過重唱、重奏、復調手法、主調與伴奏的關系等手法刻畫不同情緒的形態的交織、對比、對立、結合,形成具有不同情緒結合的綜合體……通過合唱對偉大形象的塑造,使欣賞者在心中激起對崇高道德形象任務的敬仰,對反面人物的憤怒。從而引導人們認識和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使良好的道德品質得到肯定和發揚,激勵人們去追求真善美。優秀的音樂作品都是通過可感受的音樂形式來塑造崇高形象,引導人向善的道德作用。如合唱作品《愛的奉獻》這首歌曲,該樂曲用舒緩的旋律,向人娓娓道來一個關于愛的故事,歌曲充滿了人間最美的溫情,正如歌詞中所表達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對大學生有著極大的感染力,大學生之間如果互相都給予一點愛,那么集體就會更加團結,同學之間也會更加友愛。又如《老師,我總是想起你》這首歌曲,表達了一位學生對老師的敬愛,塑造了具有崇高品德老師的偉大形象。在這首表達真情的舒緩歌曲中歌詞寫到:“每當我得到成功獲得獎勵,老師我總是想起了你,想起你慈愛的笑容,想起你溫柔的話語,從心里默默向你致敬,親愛的老師,我怎能忘記你,小花兒吐露芬芳怎能忘園丁的培育,你時時刻刻常在我心里,常在我,你常在我心里”。歌詞語言質樸,敘述自然貼切,塑造了和藹可親、獻身教育事業的辛勤園丁的形象,深深的撥動了人的心弦。

有的合唱作品中表達和塑造的是勵志和積極向上的形象,如《我們都是追夢人》,歌詞中唱到,每次奮斗,拼來了榮耀,我們乘風破浪,舉目高眺,心中力量,不怕萬萬里路遙,再高遠的夢呀也追得到。告訴大學生們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放棄和退縮,只要有夢,勇敢就能追到。從旋律和節奏上看,連續的八分音符和連線,增強了歌曲的動力,體現了奔跑時的律動,青春悅動的氣息很符合現代大學生的審美。

因此,合唱中塑造的形象對德育的提高有極大促進和感化作用。德育對合唱促進作用也是不可忽視,如在排練中聽從指揮,不遲到不早退,排練中主動維護排練秩序和保持排練場地的衛生,這些對合唱演唱效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德育與合唱有著積極的相互作用關系。

五、合唱與生理、心理健康互動關系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棟梁之才,大學四年的過程也是心理極具變化的過程,如何讓他們平穩度過這一時期,是十分需要重視的。近幾年,在大學校園中,學生有時會有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產生,由于心理造成的各類極端事件也時有發生。針對大學生心理干預的專業做法有很多,比如心理疏導和咨詢,開展講座,建立教師團隊輔導。這些措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對于較為敏感或表達意愿不夠強的學生效果不理想。我國的著名鋼琴家、指揮家滕矢初認為:歌唱也是一種在釋放情感、情緒的過程中解脫自我的過程,而且是一種積極的宣泄,一切煩惱隨著歌聲煙消云散,換來的是心理上的放松。③合唱作為一種綜合類的群體藝術活動,是大學生尋找精神寄托,緩解壓力的有效載體。律動感強、活潑歡快的歌曲能使人心情愉快;優美旋律的歌曲能放松人的心情;莊嚴豪邁的歌曲能讓人堅毅,驅散人們的憂愁。合唱對人的生理也有很大的益處,在歌唱的過程中,歌者需要用最積極的狀態做好準備,打開共鳴腔體,科學的發聲可以保護嗓子,增加肺活量,吐故納新。合唱過程中所需要的平靜、正常的呼吸模式能減輕心跳的變異性。當合唱團成員聚集在一起唱歌時,他們的心跳會逐漸趨近于同步;由于合唱團成員吸氣和呼氣的節奏一致,其心跳的力度會更強,心跳速度也會隨之放緩。合唱還能提高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精神,因為它有助于調節負責情緒和與他人交流活動的迷走神經的活性;通過合唱,人們可以對自己的精神狀態進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如歌曲《不忘初心》,曲調悠揚,直抵人心,歌詞積極暖心,讓人重溫革命先輩用理想和信念丈量的偉大遠征。讓人明白只有回歸本心,才可以將自己的目標實現,去除了心中焦慮等負面情緒。作曲家在作品開頭,用了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結合歌詞,表現人要駐足回顧初心的音樂形象。兩端歌詞開頭都寫到: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樹高千尺根深在沃土。

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必須要有健康的生理狀態和穩定心理狀態。在演唱中,很多樂句需要大量氣息支持。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狀態,無法完成作品。因此,合唱與生理、心理健康相互作用,相互支持。

結 語

通過以上贅述,高校合唱活動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平臺,創新形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起到積極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大學生能夠在豐富和形象的合唱實踐中,身心健康成長。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極大的促進合唱水平的提升。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有機互動融合。

注釋:

① 陳萬柏,張耀燦等.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② 朱桂蓮.愛國主義教育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02.

③ 滕矢初.穿越藝術[M].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11.

猜你喜歡
音樂大學生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國際大學生節
奇妙的“自然音樂”
音樂從哪里來?
大學生繳存公積金,這個可以有
六旬老婦“養出”了個大學生
音樂
從8 個字看大學生的政治認同
2013年第三屆大學生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