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提升高中生政治認同的有效策略

2020-11-06 06:23陳洪鈞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政治認同高中思想政治有效策略

陳洪鈞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高中必修課程,它秉承立德樹人的根本原則,旨在幫助學生明確政治方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素養。政治認同作為學科素養的首要方向,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從如何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這個角度展開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政治認同;有效策略

時代在不斷進步,這對公民的思想政治素養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頒布的教育改革相關指導意見指出,應該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發展情況,建立核心素養的體系,明確各個學段學生應當具備的基本品格和關鍵能力,真正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也為滿足社會的需求提供必要支持。在這其中,核心素養成為教育改革的核心,更是落實立德樹人的基本條件。經過科學系統的探討和研究,筆者把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律意識及公共參與。政治認同作為其中的首要方面,對高中生的個人成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學生只有認同國家的政黨制度、理論體系和價值觀念,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而積極地投身政治實踐,并且開闊自己的視野,維護國家的利益,才能真正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一、高中生產生強烈政治認同的意義

對高中生來說,他們需要在主觀能動性的驅使下,認同我國的政黨制度,理論體系和價值觀念,從而規范自己的言行,這是維持國家長治久安的前提。高中生產生正確和端正的政治認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掌握端正的政治觀點,有利于積極地投身政治實踐

政治教材是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核心概念,圍繞著這個核心概念,又分別闡述了國家觀、政黨觀等一系列的政策。所有的觀點都是圍繞著馬克思主義思想而展開和鋪陳的。這充分體現了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我國始終堅持正確政治理論的指引以及發展道路的統一。教師還應該讓學生意識到,樹立正確的政治觀點是開展政治實踐的前提。只有相信馬克思主義,并且不斷開展馬克思主義的新實踐,才能使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二)給學生指明真正的方向,促使學生健康發展

高中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社會的一個獨立的公民,就要與周圍各種各樣的人產生不同的關聯。他們只有深入把握政治中的人民民主專政、民族區域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概念,對各項政策有基本的理解,才能自覺主動地去維護社會制度,并且在潛移默化中促進自己思想的健康和諧發展。

(三)培養開闊的國際視野,為維護國家利益而努力

在當今各種社會思潮不斷涌動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外來各種觀念的沖擊下,我國公民思想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對中學生來講,他們的自我判斷能力尚有欠缺,因此,要強化他們對國家制度的信心,不斷開闊他們的社會視野,讓他們學會用正確的思想來分析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明確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從而在各種活動中盡力維持國家的良好的形象。

二、高中生政治認同素養的發展現狀及原因

高中生只有具備了政治認同素養,才能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對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培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如政治認知不全面,政治情感不穩定,政治信念不牢固,政治行為有缺失等。針對上述的不足,筆者認為,以下各種環境的影響對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提升有很大的阻礙作用。

(一)課堂環境的影響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基本途徑,也是主要陣地。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營造民主的氣氛,使師生之間互相信任,氣氛和諧,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充滿認同和贊賞,使學生愿意親其師而信其道,從而主動學習政治認同的相關理論知識。然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多地采用發號施令式的教學方法。這樣一來,學生從內心深處便開始有所抵觸。對一些有爭議的題目,教師也沒有給予學生一定的討論空間,而是直接給他們確定的答案,使學生聽得云里霧里,自然難以感同身受。

(二)家庭環境的影響

在家庭氛圍中,學生和家長接觸時,如果經常聽到社會上的一些負面信息,學生就會片面地對我們的政治環境很失望,對政治的認同態度很模糊,政治信念搖擺不定。

(三)社會環境的影響

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的涌現,一些負面報道的刺激,如近年來出現的扶老人反被訛詐的負面事例,讓學生產生了激烈的價值沖突。網絡大環境上充斥的各種負面思想和觀念,如黃色信息、暴力事件、西方不良思潮等,都有可能動搖高中生的政治認同。

三、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培養高中生政治認同的具體措施

(一)積極聯系時事政治,發揮教育合力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課程的理論體系和道德的標準,增強對社會主義道路、國家制度、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從教材上學習系統的理論知識,還需要積極地將生活實際和時事政治相連。思想政治的教學內容與時事政治有密切的關系,它在培養學生政治認同方面有著巨大的輔助作用。時事政治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政治、文化、外交、民生、醫療等多方面,并且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覺地關心時事政治,主動了解這些內容,把握國家的政策和方針。在引導他們對時政發表看法時,要使學生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從而潛移默化地增強政治認同。

例如,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課前三分鐘時政播報的形式,讓學生輪流上臺,向全班分享時事內容,鼓勵他們發表看法。這在無形之中就提升了學生對時事政治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

(二)轉變教學方式,增強政治認同

為了更好地增強高中生政治認同感,教師需要合理把握教材資源,依據課程標準,采取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首先,由于政治認同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教材呈現的理論性較強,也比較抽象,而學生的人生經驗還相對較少,所以他們很難對理論知識有深刻的體會,也理解不透其中的道理。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就應該積極聯系現實生活,引導學生橫向、縱向地對比,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認識到我國政治制度的本質和它的優越性,意識到所選道路的正確性。

例如,在講解民族團結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出示了一段閱讀材料,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許多少數民族群眾自愿加入新四軍、八路軍,勇敢地奔赴延安和抗日前線的故事,讓學生知道民族團結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感。

(三)積極利用課堂評價,促進政治認同素養的養成

教學評價是指按照課程標準,或教育教學的要求,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分析和測量,從而做出準確的評價。良好的課程評價有助于教師隨時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有助于良好地把控課堂教學節奏,同時也發揮著鑒別和提升學生發展水平的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善用教學評價,端正評價的態度,促進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提升。教師在課堂上,筆者經常采用口頭提問或測驗的形式,配合以典型事例的呈現,讓學生加以準確的判斷和分析,促進學生政治認同的養成。例如,在教授有關共產黨的領導的知識時,筆者在課堂上向學生呈現建國前的三種方案,讓學生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其中的錯誤思想,從而使學生更加堅定共產黨的領導,加深對國家道路的認同感。

四、結語

政治認同作為學科核心素養的首要部分,對學生的個人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學生既是國家的后繼者,更是未來建設的主力軍,因此,教師要堅定不移地注重學生政治認同的培養,為高中生的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紅,陳亞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政治認同教育[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10).

[2]方旭光.政治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取向[J].思想理論教育,2016(01).

[3]柯俏.高中思想政治課培養學生政治認同的策略[J].現代教學,2017(18).

[4]吳娛.高中思想政治課政治認同培育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54).

[5]張瑞,吳永燕.高中思想政治課培養學生政治認同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9(44).

[6]黃冬梅.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培養政治認同的策略研究[J].三峽高教研究,2018(03).

猜你喜歡
政治認同高中思想政治有效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課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研究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重要意義的政治學分析
如何增強政治認同和道路自信
淺論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價值觀視角下的政治認同
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建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開展幼兒游戲課程教學的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