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繪本之旅中探尋“不一樣”數學

2020-11-06 06:23童麗紅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數學繪本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教學

童麗紅

【摘 要】數學嚴謹、簡潔、科學、富有邏輯性,而繪本故事生動、形式多樣,深受孩子喜歡。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數學繪本為載體,為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增添趣味,為數學課堂教學增添靈性,利用繪本中暖暖流淌的溫情讓數學學習有了溫度和厚度。數學繪本之旅是一趟“不一樣”的數學旅程。

【關鍵詞】數學繪本;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教學

數學作為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有抽象的符號以及嚴謹的推理與運算,這使得許多孩子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數學充滿了畏懼和抵觸。而數學繪本語言簡潔、圖畫精美、故事生動。當抽象而枯燥的數學知識與精彩而生動的繪本故事完美結合時,探索數學的旅程就會變得生動有趣。

一、數學繪本,讓數學課堂教學充滿趣味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崩L本里簡潔的語言、動人的故事、美麗的圖畫能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例如,在教學《認識整時》中,數學繪本《鴨子叔叔的時鐘》輕松愉悅,抓住了孩子們的心。

(一)激發興趣

“鴨子叔叔特別喜歡時鐘,他的房間里就掛滿了各種各樣的時鐘。丁零零,丁零零……現在7點了,鴨子叔叔起床了……”伴隨著筆者的講述,孩子們靜下來了,走進了故事,并且慢慢聚焦到數學知識的學習?!昂⒆觽?,你們在鴨子叔叔的房間里看到了什么?你認識它們嗎?鐘面上又有什么?你能和你的朋友分享你的知識嗎?”學生隨著教師的引導,觀察圖片上各種各樣的時鐘,并很快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小伙伴們分享了時針、分針的知識,認識到鐘面上數字的意義。

(二)創設情境

“丁零零,丁零零……現在是8點了,鴨子叔叔該吃早餐了,你從哪里可以看出是8點呢?”伴隨著筆者的引導,孩子認識了整時?!岸×懔?,丁零零,現在又是幾點?你是怎么知道的?”伴隨著一陣陣鈴聲,伴隨著鴨子叔叔的一個個小故事,孩子們在繪本創設的情境中認識了整時的特征,認識了6時、12時的時針、分針的特點,知道了一天里時針要轉兩圈……在起床、吃早餐、散步、午餐、休息、晚餐、睡覺等一個個情境故事中,孩子們知道了一天里有不同的時刻,每個時刻要完成的事情是不相同的,孩子在故事中建立了一天的時刻表和活動安排表。

(三)操作互動

“丁零零,丁零零……現在幾點了?”每當筆者的“丁零零”一響起,孩子們總是一邊快樂地接說故事,一邊動手撥著手上鐘面學具。每次撥出和鴨子叔叔一樣的時刻時,孩子們總是一陣歡呼,然后開心地和小伙伴分享他們撥出的時刻。

通過有效的課堂互動,繪本知識也不知不覺地留在學生的心里。繪本讓數學課堂活動變得豐富多彩,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習成長,從而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數學繪本,讓數學學習有了溫度

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學科,它以科學、嚴謹、簡潔、富有邏輯性而著稱,相較于音、體、美這些課程,數學就顯得枯燥無味。而數學繪本里有著濕漉漉、暖洋洋的溫情故事。如果把數學知識融入溫情的故事中,則數學課堂學習也會因此有了溫度。例如,在“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一節內容,筆者特意為孩子們選擇了《巨人的拼布被》這個繪本故事。

【情境1】

小矮人們遇到了什么困難?(糧袋破了、旗子被刮走了、雨傘面被風刮跑了……)巨人是怎樣做的?(巨人將自己的巨被一塊一塊剪下來,分給需要幫助的小矮人)仔細觀察,你能說說巨人剪下來的布料是什么形狀的嗎?它們有什么特點?

隨著故事的深入,孩子們和巨人一起剪圖形、觀察圖形、認識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名稱和特點也在孩子們的觀察、操作、交流中牢牢地印在腦海里。

【情境2】

可是后來巨人遇到了什么困難?巨人如此強壯,為什么會生???巨人的被子上為什么會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洞?巨人因為幫助矮人們,無私地貢獻出自己的被子,最后導致自己著涼生病了。巨人急需幫助,你們想為生病的巨人做些什么呢?小矮人們又是怎么做的?他們將如何拼出巨人的大被子?

因為幫助別人而生病的巨人深深地牽動了孩子們的心。故事里村民們自發地獻出布料并拼湊、縫補成巨人被子。而在課堂上,孩子們也積極開動腦筋,思考怎樣才能將小圖形拼成一個比較大的圖形,它們又有幾種組合方式等問題。孩子們想的方法越多,巨人收到的幫助也越多。有的學生說可以先挑兩個一樣的圖形拼在一起,就可以變成大的圖形了;也有的學生說可以沿著其中一個圖形的邊,把另一個圖形的邊和它對齊,就可以拼在一起了;還有的學生說可以先分類,把同樣的圖形先拼一起,比如三角形和三角形,長方形和長方形,正方形和正方形等,先把它們拼成大圖形,最后再把大圖形拼成大被子……帶著幫助巨人的滿腔熱情,學生積極思考,想出了各種拼組方法,并反復操作,掌握了圖形的拼組方法。

繪本《巨人的拼布被》不僅讓孩子認識圖形、學會拼組圖形,還能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溫暖、感受到愛的力量,感受數學課程中的人文情懷。利用繪本教學,使數學與溫情同在,讓學生共同體驗美好的課堂活動。

三、數學繪本,讓數學知識拓展厚度

數學發展史就是人類文明和進步的發展史。著名的數學家霍格本說:“數學史與人類的各種發明和發現、經濟結構的演變以及人類的信仰相互交織”。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理解歷史,感受其背后的價值和意義,從而讓數學文化的魅力滲透到學生的心中。例如,在學生學習數的認識時,可以選擇繪本《過去人們是怎么數數的》作為補充拓展內容。這是一本記載數數、計數的歷史繪本,它圖文并茂、數形結合,生動形象地把數的歷史展現出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獨立閱讀繪本,尋找古人計數方法?!霸诠艜r候,數字還沒誕生,可是數量就已經存在。人類如何把這些數量表示出來呢?你能找出繪本中人類記錄數量的方法嗎?手、腳和臉都可以用來記錄數量,你知道它們各表示多少嗎?除了用手腳,還有其他數數方法嗎?”學生看完繪本后,開始交流,并模仿、體驗古人的計數方法,如用手腳計數、手指節計數、石塊樹枝計數、結繩計數等。在感受古人計數方法的局限性后,筆者帶領學生探究現代社會的計數方法,如數字統計法、正字統計法、數位表等,感受現代數字記錄的簡約和便捷。經過閱讀、模仿、體驗,學生經歷古代計數的發展歷程,感受古人的智慧,更意識到計數的進步就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因為繪本,數學教學與歷史相遇,數學的課堂內容也因此厚實豐滿起來。

數學繪本讓枯燥抽象的數學變得有趣、有用,讓冷冰冰的數學變得暖暖的、甜甜的。學生通過對繪本的學習,意識到數學原來就在身邊,方方面面、大大小小、點點滴滴,數學無處不在,數學魅力無窮。數學繪本教學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窗,也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教師要精心選用繪本,把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繪本帶進課堂,讓學生在繪本學習中不斷進步、完善自己,讓數學繪本之旅成為一趟“不一樣”的旅程。

參考文獻:

[1]駱燁,王凌.“過去的人們是怎么數數的”教學實錄[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1(08).

[2]伍婕.《巨人的拼布被》課堂教學實錄——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認識圖形》復習課[J].江蘇教育研究,2017(02).

[3]唐峰.巧用數學繪本 構建小學數學趣味課堂[J].試題與研究,2019(04).

猜你喜歡
數學繪本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教學
童眼“讀”繪本,童心“涂”繪本
淺談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
讓問題設計為數學教學創新綻放精彩
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淺議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學實踐研究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巧用趣味繪本,玩轉數學課堂
小學數學繪本中數學信息的間接呈現方式
數學繪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