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校園欺凌行為研究綜述

2020-11-06 14:14李維雙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校園欺凌中小學

李維雙

摘要:近年來,校園欺凌行為在中小學校園頻頻發生,這已經引發社會各界的關心。這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是一個心理問題,不僅需要教育者們高度重視,更需要心理學的專家學者給予幫助。本文首先根據已有文獻對“校園欺凌”的核心概念進行總結,之后站在心理學的角度從“校園欺凌”的兩個主體——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對現有研究進行概括分析。并在文章的開始和最后都表達了自己對于“校園欺凌”行為這一研究未來方向的希冀,希望有所突破。

關鍵詞:校園欺凌;中小學;欺凌者;被欺凌者

一、引言

近年來,國內外對于中小學校園欺凌這一話題的關注度愈來愈高。在我國,2018年 7月 5日,教育部首先在北京發布“發生校園欺凌行為后必須立即啟動調查程序,啟動后10日內須完成調查,并且要求發生校園欺凌須限時上報”這一相關政策;11月 12日,在廣東省也出臺了相關治理校園欺凌方案;同月,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其中,類似上述關于治理中小學校園欺凌行為的相關措施還有很多,不僅我國,國外很多國家也實施了一些相關措施。例如,在美國,校園欺凌是中學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發生在初中階段,升入高中以后概率逐漸降低,但依然存在。學校對學生進行預防性教育,并會培訓教師如何處理欺凌事件,分發指導材料。在澳大利亞,政府支持是在治理校園欺凌行為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一個因素,政府通過增進師生對社會正義問題的理解來解決校園欺凌問題,類似“反欺凌網絡組織”和“澳大利亞無欺凌計劃”的相關組織和網站也都是得到政府支持而建立的。在以色列,校園欺凌行為常發生在放學后或教師監控不力的時間段,地點大多為走廊和廁所。為解決這一問題,很多學校均選擇與家長通力合作,上學期間采取增加警力、保證照明、休息時間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師,放學后確保有父母接送孩子等方法,建立全校范圍的反欺凌政策。

自2015年至今,全國校園欺凌案件中未成年人所占比重呈下降趨勢。今年《少年的你》這一電影的上映更是在社會中引起強烈反響,使社會大眾對于校園欺凌這一現象進行思考。目前,無論是對于校園欺凌這一概念的理解,還是這一行為的深層剖析,亦或是預防措施,國內外專家學者均有所涉獵,本文也會對其進行研究綜述。但不難發現,對于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如何更加有效預防中小學校園欺凌行為,以及能否應用心理學相關實驗完成一套相對成體系的預警系統方面并未出現較多的參考內容,未來這一方向希望有所突破。并且大部分研究是從校園欺凌行為的雙方進行探究,而沒有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旁觀者身上,事實上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

二、校園欺凌的相關概念

對于校園欺凌概念的界定正確與否將會影響預防措施以及治理政策的實施,如果無法很好的區分校園欺凌與其他類似行為的概念,那也就意味著無法對癥下藥,實施措施的效果會失去一定的針對性,自然也很難體現專項治理的必要性。因此,能夠有效治理校園欺凌行為的一個必要前提就是必須明確界定校園欺凌的核心概念。但截至目前,學術界、政府部門、社會群體等對于校園欺凌均未能有一個標準統一的認識。

華東師范大學的任海濤認為,首先要明確區分“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這兩個概念,其中包括四個方面:一、校園欺凌的范圍要小于校園暴力。校園暴力不僅僅針對校內人員,還會涉及校外人員;二、在時間跨度上二者不同。校園暴力不一定具有時間上的長期性、反復性,很可能是短暫的偶發性行為,但校園欺凌在時間上具有持續性和反復性的特點;三、所包含的行為不同。校園暴力大多指的是肢體上的欺辱行為,校園欺凌不僅包含肢體欺凌,也會涉及到精神欺凌、言語欺凌,例如:起綽號、孤立等;四、被欺凌者和欺凌者均有所不同。校園暴力的被欺凌者和欺凌者既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是教師,但校園欺凌的被欺凌者指的是學生。其次,要明確區分“校園欺凌”與“一般社會欺凌”。校園欺凌所屬于社會欺凌,但二者也具有明顯區別。例如:校園欺凌行為的主要發生地點在中小學校園,其行為人都是未成年人,這就導致在處理校園欺凌問題時不能用處罰成年人的手段來解決。最后,任海濤認為明確界定校園欺凌的核心概念是進一步研究校園欺凌成因、法律責任、防治途徑等后續問題的重要前提。我國現在對于“校園欺凌”的相關理論尚無明確法律依據,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社會大眾的歪曲認知,所以,明確界定校園欺凌的概念,對于解決實踐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黑龍江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的李愛和上述任海濤對于校園欺凌的時間跨度有相同的觀點,但有所不同的是,她將欺凌從身心兩個方面進行分類:對被欺凌者進行拳打腳踢等有明顯身體傷害的行為為直接欺凌;對被欺凌者進行言語上的刺激,如:謾罵、侮辱,以及排擠孤立等對其有心理上的隱藏傷害行為為間接欺凌。

但李愛從心理學方面并未做出更加詳盡的解釋。復旦大學的孫時進和施澤藝兩位學者從心理學的角度指出“校園欺凌”可以理解為:會對兒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的一種強者對弱者的重復攻擊行為。也可以理解為:會影響青少年的學習成績、親社會技能和心理健康的一種蓄意的、重復的、特殊的問題行為??偨Y來說,在心理學中這種行為可以概括為“攻擊行為”。此外,他們也認為“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是有所區別的,二者實施攻擊行為的強度不同,“校園暴力”是欺凌者以校園為背景實施的相對高水平的暴力攻擊行為,而“校園欺凌”是相對較低水平的暴力攻擊行為。

綜上,我們發現“校園欺凌”不同于“校園暴力”,在校園欺凌中,被欺凌者與欺凌者往往存在強勢與弱勢之分,強者對弱者的攻擊行為不僅僅存在于身體,更甚者是對其心理的傷害。

三、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中小學“校園欺凌”行為

毋庸置疑,“校園欺凌”的兩個主體是欺凌者與被欺凌者,此部分從這二者的角度分別進行分析。

Parkhurst&Hopmeyer認為,中小學階段屬于青春期早期,此時期的敵意行為與社會地位有很大關系,一些欺凌行為的發生可能是由于生理因素與社會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例如:某些欺凌者意欲通過欺凌這一行為來鞏固自己本身就已經存在的較高地位。這不僅可以用心理學相關知識來解釋,或許也可以用動物行為學解釋,因為此時的攻擊性行為發生在團體中,目的是鞏固在團體中的統治地位。在個人的人格特性上可以體現,欺凌者是十分冷血和精于算計的,缺乏同情心,他們通過欺凌行為來獲取較高地位,以此達到自己的目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并非所有欺凌者都是身心健康者,部分欺凌者自身可能也是“受害者”,對其施害的來源可能是家庭、學?;蚴巧鐣h境。班杜拉的經典實驗表明,攻擊性行為是可以通過模仿習得的。由此可知,很可能在家庭、學?;蚴巧鐣h境的影響下,欺凌者通過模仿習得了一部分成年人的攻擊性行為,掌握了用非理性手段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能這些欺凌者曾經也是“被欺凌者”,導致他們的心理發生扭曲,從而,甚至做出反向欺凌的行為。因此,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些欺凌者也需要心理援助來扭轉他們扭曲的心理。對于欺凌行為給欺凌者帶來的心理影響,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分會的章恩友和陳勝從三個反面進行了分析。首先,容易誘發欺凌者不良人格的形成。校園欺凌行為多伴隨恃強凌弱、囂張跋扈、猜忌多疑等不良人格,一旦欺凌者在中小學期間形成此種人格特點,則在成年后往往很難擺脫不健全的心理特征,易出現偏執、敏感、驕橫、情緒不穩定等傾向。更有甚者,長期通過欺凌行為作為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一旦形成這種認知和行為習慣,則在成年后很容易形成攻擊性人格。其次,容易誘發欺凌者出現社會化障礙。在正常的社會交往中,同伴群體并不認可暴力攻擊行為,相反,大多會選擇敬而遠之。所以,當欺凌者的不良人格逐漸形成以后,使得其愈發難以被同伴群體歡迎和接受,從而無法融入其中。此時的欺凌者會處于相對孤立的狀態,社會關系緊張,無正常的人際交往,即出現社會化障礙。最后,容易強化欺凌者的攻擊性傾向。奧維斯曾明確指出,青少年期間經常欺凌他人,則成年后的犯罪率是正常人的4 倍。據統計,在我國,目前青少年是刑事犯罪的主體,所占比重高達約70%,這一數字的出現與校園欺凌現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處于中小學期間的青少年,一旦形成欺凌其他同學的習慣,就會容易形成攻擊性心理傾向,長此以往,他們就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認為強制壓制他人、恐嚇他人、攻擊他人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從而強化了這種攻擊型傾向,導致某些行為不受控制,進一步增加了其反社會行為發生的可能性。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中小學階段的欺凌者在成年后犯罪的概率很高這一現象了。

當然,大多數人的認知里都是認為被欺凌者是真正的受害者,這也無法否認。被欺凌者在整個“校園欺凌”行為中是更為弱勢的一方,身體和心理遭受了雙重傷害,是需要關懷和保護的對象。魏重政和劉文利兩位研究者發現,被欺凌者通常是那些體重超標的、發育較晚的或是有身體殘疾的學生。這就表明,在人際沖突中,被欺凌者自身往往存在某種相對弱勢的特征“吸引”欺凌者施以欺凌行為。但是在這個人際沖突永遠不可能消失的人類社會中,為什么會存在“欺凌”與“非欺凌”兩種截然相反的不均等現象呢?這不得不追溯到被欺凌者的人格特性上來,可以解釋為被欺凌的學生總是被動服從,在與他人交往時會不自覺的感到焦慮、恐慌、缺乏自信。這種特點很少出現在童年時期家庭溫暖,家庭氛圍良好的孩子身上,而童年曾被家長嚴厲對待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因此,通常來說,被欺凌者雖然理所當然被關懷和保護,但因其自身的弱勢會主動“吸引”人際沖突的強勢方采取攻擊手段,僅憑借單方面預防和控制欺凌者是無法保證從根本上消除校園欺凌行為的,必須對被欺凌者施加有效的心理訓練,讓這些被欺凌者內心強大起來,從有可能進一步弱化校園欺凌行為。此外,常州廣播電視大學的朱瑾也對于被欺凌者的心理影響作出分析,她認為欺凌行為會嚴重降低被欺凌者的自尊,降低其自我評價和自我價值感,從而形成消極人格。處在青少年時期的中小學生往往因為恐懼而不敢說出自己遭受欺凌的事情,通常選擇沉默。久而久之,這種長時間的自我壓抑,反復遭受欺凌以及害怕欺凌者報復的恐懼感不斷累積,便會形成低自尊、低安全感、內向、自卑等消極人格,從而更容易采取消極退縮應對各種問題的傾向,惡性循環。更為可怕的是,被欺凌者由于長期遭受欺凌,負面情緒得不到合理釋放,易產生強烈的挫敗感,消極人格逐漸形成,導致他們的心理發生扭曲,很可能做出反向欺凌的行為,即可能“培養”出越來越多的欺凌者。福建師范大學的許明指出,在英國,有14.8%的中小學學生袒露自己最初逃學的原因就是因為被欺凌,18.8%的中小學學生會因為遭受欺凌而選擇持續逃學。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欺凌行為會導致被欺凌學生難以繼續完成學業。這是因為,當遭受欺凌的中小學生再次面對自己曾經被欺凌的地點和場所時,他們會不自覺地感到恐懼、不安,缺乏安全感。根據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為避免再次受到欺凌,他們會自然的選擇遠離那些充滿潛在危險的場所,而這個場所正是中小學生日常學習的地方,久而久之便會對學校失去興趣,甚至產生永久逃離的想法,這一想法一旦產生,就會導致學生情緒焦慮、緊張,在上課期間無法保持注意力集中,學習成績無法提高,難以完成學業。

社會中校園惡性欺凌事件頻繁發生,校園欺凌行為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造成雙重傷害,從而影響著他們的健康成長。許多中小學生都曾因為遭受欺凌而導致情緒崩潰、無法繼續學業,嚴重者可能會自殘、甚至自殺。而且,通過前文的分析可以發現,校園欺凌行為不僅僅是對被欺凌者有不良影響,對欺凌者的心理也會產生一定的惡性因素。我們有必要在關懷被欺凌者的同時給予欺凌者更多的關注,有效地從雙方角度進行預防,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發生。

四、總結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于“校園欺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是因為,“校園欺凌”一旦發生,不僅后果不可預知,也可能會帶來一系列未知的連鎖效應。不管是欺凌者還是被欺凌者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身心傷害,乃至是其身邊的人。為此,我們有必要呼吁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共同預防治理:學校作為為中小學學生傳播知識,培養信念的重要場所,務必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庭是是未成年人汲取溫暖和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家長有必要做好健康的心理環境的建設;社會作為每個人賴以生存的大背景,理應為中小學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的安全建設貢獻最重要的一份力量。雖然,“校園欺凌”是近年來學術界的熱點話題,但關注的焦點仍然只在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有較少學者研究這個話題中的第三方群體——旁觀者。這一群體本質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類是樂于助人,很熱情,富有同情心,能夠出手相助的旁觀者;另一類是較為冷漠,漠不關心,置身事外的旁觀者。我們無法保證每個人都能在保護自己的情況下扭轉局面,但至少不能視若無睹,這個社會需要提高大眾的道德認知水平,提升校園欺凌旁觀者的道德敏感度,優化社會文化環境。學術界更應該對于旁觀者的態度以及行為做出更多探討,從專業角度給出更多可操作建議。此外,最為關鍵的是,現在仍然沒有一套相對完整的體系去預防“校園欺凌”行為,作為心理學人,我希望未來有機會看到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如何更加有效預防中小學校園欺凌行為,以及能否應用心理學相關實驗完成一套相對成體系的預警系統等等,期待未來這一方向能夠有所突破。

參考文獻:

[1]任海濤“.校園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責任[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5(02):43-50+118.

[2]李愛.青少年校園欺凌現象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6(03):66-68.

[3]?? 孫時進,施澤藝.校園欺凌的心理因素和治理方法:心理學的視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5(02):51-56+119.

[4]?? Parkhurst,J.T.,&Hopmeyer,A.(1998).Sociometric popularity and peer-perceived popularity:two distinct dimensions of peer status.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8(2),125-144.

[5]?? Juvonen,J.,&Graham,S.(2014).Bullying in schools:the power of bulliesand the plight of victims.Psychology,65(65),159-185.

猜你喜歡
校園欺凌中小學
社交媒體背景下中學生校園欺凌探析
論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略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應立法解決“校園欺凌”難題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專項治理“校園欺凌”
對中小學校園欺凌現象的分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