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階層式“高?!伤惫步裆淌聦嵺`課體系

2020-11-09 03:11馬鈺鳳
現代交際 2020年18期
關鍵詞:課程體系高校

馬鈺鳳

摘要:三階層式“高?!伤惫步裆淌聦嵺`課程體系是探索法學專業學科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通路的嘗試。以開設律師實務課堂課程為平臺,將三階層式課程設計運用其中,包括知識管理、技能訓練、實戰演練三個階層,三階層相互關聯、層層遞進,課程體系設計成效已經初顯。三階層課程設計方案的優勢體現為定位準確、目標清晰,環環相扣、互補互利,有效反映法學核心課程教學效果;但各階層依然存在問題,仍待深度探討與細化。

關鍵詞:三階層 “高?!伤?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D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8-0004-03

現今,“不同法學教育模式在基本目標與理念上形成了素質教育與職業教育、法律知識與法律技術、理論教學與實務教學相互結合的目標體系”[1]。法學教育至少包括法律學科教育、法律職業技能教育與培訓、法律繼續教育三部分,這三部分應當相互配合發揮作用。目前,高校本科生在校期間僅能完成法學學科教育和有限的法學職業技能教育。具有通識性法學教育背景的法律職業階層依然未完全構建,我國并未解決好法學教育與司法職業的銜接問題,法學本科畢業生司法職業能力與社會需求差距甚遠。

法學人才培養應使實用專業教育與法律職業技能緊密銜接,高校法學本科教育尚未達到學科教育與技能教育的有效結合。大部分法學本科學生欠缺發現問題的能力,更談不到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運用欠缺貫通與靈活性。開設律師實務課堂課程探索“高?!伤惫步裆淌路▽W實踐課程的目的,在于解決民商事實踐課程與專業學科課程的匹配度不足,以及學生技能訓練與實戰演練欠缺的法學課程現狀,以實現專業教育與技能教育相互滲透,打通法學專業學習端與司法職業端之間的通路。

一、三階層課程設計方案的總體思路

在律師實務課堂中,三階層課程設計方案包括知識管理、技能訓練、實戰演練三個階層。三個階層緊密結合,每一個階層學習內容的完成都是下一個階層學習內容的基礎。三個階層之間相互關聯、相輔相成。

三階層課程設計方案的核心理念是“知識普及+專業技能+科技創新+素質拓展”。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智慧法院、智慧律所、法律服務產品不斷優化的背景下,要培養應用型與復合型人才。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法學專業教育的理念要貫穿法學課程設計的全過程,法學課程要充分整合現有法律職業共同體資源。因此,“高?!伤惫步ǖ拿裆淌路▽W實踐課程以此為背景,在原有知識普及的基礎上,融入技能提升與科技創新理念,專業技能提升與素質拓展并舉。

二、三階層課程設計方案的展開

1.第一階層:知識管理

法學實踐類課程在我國的起步并不算早,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員會頒布了《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分類培養卓越法律人才”的任務,將“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作為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重點。并且提出,適應多樣化法律職業要求,強化學生法律實務技能培養,提高學生運用法學與其他學科知識方法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促進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的深度銜接。在“創新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機制”的任務中,提出探索“高?!獙崉詹块T聯合培養”機制。這成為我國探索法學實踐課教學的契機。法學通識教育過于注重法學概念、理念和理論等基礎性法學內容的傳授,與實踐性法學的需求存在距離。

思維之心只能富于知識之體,法學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需要掌握和運用法學知識。大部分學生在完成法學核心課程的學習之后,并沒有完全建立系統的模塊化、網絡化的知識結構體系,需要進一步的提升和梳理。因此,三階層的課程體系設計,應將知識管理作為課程體系的基礎層,其主要目的在于針對已經完成基礎法學核心課程學習的學生,進行具有問題導向和問題意識的知識梳理,形成模塊化的知識結構,并建立這些結構之間的網絡聯系,重點訓練學生掌握知識管理的方法和模式。

2.第二階層:技能訓練

從根本上說,法學教育應當是職業教育,應當圍繞法律人技能展開,培養學生像法官、律師一樣思考;而不是培養學生通過背誦知識點,熟悉課堂筆記,取得高分成績。掌握法學通識教育知識并不能替代必要的技能訓練,理論學習成績優異并不代表已經獲得了法學實踐技能。技能訓練是在知識管理的基礎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檢驗和修正理論。

技能訓練的目標是:培養法律思維能力,像法律人一樣思考。法律思維應有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嚴密的邏輯性和敏捷性。[2]像法律人一樣思考就是基于法律關系的思考。在民商事領域,可具體化為請求權基礎上的尋找與請求權的實現。誰應當向誰,依據什么,主張何種權利,這里蘊含著多方面的內容,例如:尋找請求權基礎的方法,法律解釋的方法,法律推理的目的與方法,法律與裁判的關系等。技能訓練可以有兩個維度:是純粹技能訓練,另一個是職業道德思考與獲取。按照技能訓練模塊設計,完成所有訓練模塊內容,這是技能訓練的過程;其目的是使學生在提升法律運用技能的同時,思考法律人的職業道德,進一步升華為對人生與未來的感悟。既然說教式的職業道德教育難以融入法學實踐教學之中,那么在技能訓練中稍加點撥,融入法治理念、信仰和法律職業道德教育,學生在不經意間便能有所收獲。

結合民商法學科內容與實務案件爭議焦點,可將技能訓練分為不同的模塊,如:律師職業思維與創新思維、法律服務意識之塑造、法律問題檢索與匯總分析、民商事法律問題定位與綜合性解決、法律服務流程訓練、民商事法律文書寫作、協作能力培養、大數據輔助工具使用、法律人職業道德與修養等;并根據各個技能訓練模塊的教學效果,及時調整技能訓練模塊內容。

技能訓練部分的主要方式是“講授+討論+練習”,三種方式穿插進行。法學本科生的學習模式是接近大陸法系的演繹式,依據教材教授理論,輔之以法律條文和案例。由于有了前期知識積累和知識管理的基礎,技能訓練的展開方式更接近英美法系歸納式,運用法學技能訓練技巧分析案例,得出相應的理論,并印證或質疑相應的法學理論。

3.第三階層:實戰演練

法學實踐教育模式是多元化的實踐教學,課上與課下相結合,線下教學與線上輔導相結合,校內外法學實踐教學相結合。如果說技能訓練部分是技能訓練點的模塊化組合,實戰演練則是在此基礎上的全面法律實踐。實戰演練是情景式、沉浸式、系統性、全方位的訓練,主要包括沉浸式案例跟蹤、調查與資料整理、系統性案例分析報告、情景式模擬庭審、全方位案件代理方案等。

實戰演練的目標仍是培養法律人思維,并綜合運用于每個實例。這部分采用分項目進行的訓練方法。每個項目的進展可能均需要較長時間,因此按照每個學生特長和興趣分組,每組學生參與不同的項目訓練,每個學生可以選擇一至兩個項目。因為課程時間有限,所以并不建議學生選擇過多的項目,全力完成好一個項目即可。

實戰演練中沒有固定的一種或幾種教學方法,而是多種方法與技能的綜合運用。直接參與和體驗是最主要的方式,討論和反復練習必不可少,純粹的講授被弱化并融入每一個實戰演練的訓練項目中?!敖虒W的目的是讓學習者建構自己的知識,學習者是建構知識的主體,是價值世界和經驗世界的建構者?!盵3]學生在法學實踐中需要大量的自主學習,教師的作用在于輔助和促進。如在案例分析與討論中,學生在課前完成案例與指定內容的閱讀,并根據自己的理解與認知,完成案例的初步分析,提出問題并解答,設計代理方案等。教師則更注重系統性的引導,以輔助人的身份出現。

三階層的課程設計方案還需要輔之以其他課程配套設計,主要包括:第一,課程參與人員配置力求實現“三位一體”。通過構建執業律師、法學專業指導教師與法學專業學生三位一體的人員參與模式,實現高校與律所優勢互補,完成高校與律所的“雙贏雙收”。在每個階層中對人員與參與度做出劃分。第二,采取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的累進考核模式。這是內容開放式、過程累積式的考核方式,建立學生個人成長檔案,其課堂表現、實戰案件參與、文書寫作、項目管理、工具運用、問題解決效果等均計入成績,在課程終期累計,作為總成績的主要部分。

三、三階層課程設計方案的優勢

三階層課程設計方案被運用在律師實務課堂中,經過第一階段的試驗,優勢已經初顯:

1.三階層設計方案定位準確,目標清晰

高校與律所共建課程的最大意義在于能充分利用資源。高校民商事專業教師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教學經驗;律所優秀律師擁有大量的案件代理實戰經驗,且律師類型多樣,各有所長。按照三階層的設計方案,每個階層均有專業教師與執業律師的共同參與。依據每個階層的定位,專業教師和執業律師的參與度均有不同,但都要實現每個階層的直接目標和課程總體目標。在知識管理、技能訓練階層中,專業教師與執業律師的參與度相當,區分主力推進與助力推進,交替進行。在實戰演練階層中,以執業律師為主,充分利用律所等司法資源,深入參與實戰案例演練,持續培養學生以法律人思維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傮w上,學生對三階層的課程體系設計比較認可。

2.三階層設計方案環環相扣、互補互利

三階層的設計方案層層遞進,每個階層都是下一階層的基礎。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第一階層知識管理是基礎,但目前并不能在一個階段的學習中帶領學生完成民商事課程全部的知識管理;而是以點帶面的方式,通過方式方法的示范與引導,輻射至民商事課程的知識管理。這需要課堂教學與學生課后大量投入相結合方能完成。這個階層任務完成的程度會影響技能訓練的直接效果。當然,在第二階層技能訓練中,學生若發現知識管理存在問題,仍然可以同步進行彌補,只是這個階段教學的重點已經改變。第一和第二階層課程的學習構成了第三階層的基礎,第三階層的表現力如何,也能說明第一、二階層學習內容的完成情況。三個階層形成了民商事實踐課教學的閉環,相互依存,相互補益。

3.三階層設計方案反映法學核心課程教學效果

目前,三階層的課程設計方案被用于律師實務課堂,該課程針對已經完成法學核心課程學習的本科三年級學生而開設。學生在此課程中的表現反映了其法學核心課程的學習水平。雖然進入該課程的學生已經過遴選,但學生在法學核心課掌握水平與應用能力上仍有差異。在進入知識管理和技能訓練部分的學習后,此種差異就會展現出來。原先考試成績高的同學,其綜合運用能力卻不一定強。因此,這種三階層的課程設計也在一定程度上檢驗了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綜合運用能力,有助于我們對法學核心課程的教學方式與效果進行反思。

四、三階層課程設計方案的反思

經過第一階段的課程試運行,我們發現三階層的課程體系設計中仍然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一,知識管理的系統性仍然不足。民商事課程內容龐雜,短時間的知識管理對學生和教師而言都是極大的考驗和挑戰。以點帶面的方式雖然能在方法上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但輻射面仍有不足,深度、細膩度和系統性仍有欠缺,尤其在以律師為主的授課過程中,這是一個弱項。第二,技能訓練中,學生的閱讀量明顯不足。雖然每節課前均有案例作業,并要求學生在課前提交,但大部分作業的閱讀量較為有限。與實際案例中浩如煙海的案件資料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學生查閱資料和閱讀書籍和期刊的范圍有限,部分同學并未以研究問題的方法和態度展開深入資料查閱和分析報告撰寫。第三,實戰演練的內容目前尚有局限。律師實務課堂資源和課程容量有限,學生能夠系統參與的實戰演練類型也有局限。有些需要長期深度參與的案例,學生難以系統性全程參與。有些類型的法律服務,由于學生不具備律師或實習律師資格而不能參與。

基于此,需要不斷完善未來三階層的課程設計,指導下一階段課程的優化。三階層的課程設計方案總體設計與運行良好,階層設計合理,但每個階層的課程內容與教授方式需要優化。第一,知識管理階層,結合目前律師實務課堂的開設情況,未來可將知識管理分為民事類和商事類,分兩個階段進行,使知識管理進一步聚焦和細化。第二,加大技能訓練的前期閱讀體量,在課程開設前就列出閱讀清單,并以閱讀效果為課程遴選的條件之一。每次課程另行安排課前和課后的閱讀任務,分析報告和總結常態化。第三,深度挖掘現有資源可發揮的作用。例如,細化情景式模擬庭審內容與環節,深度拆解案例分析報告流程與案件的代理方案,充分利用大數據等先進科技輔助手段,更高效地完成實戰演練項目。

三階層式“高?!伤惫步裆淌聦嵺`課程體系是借助律師實務課堂課程進行的探索,“高?!伤惫步裆淌聦嵺`課程體系研究將是一個長期且不斷深入的過程,未來需要反復試驗與調整,方能形成較為成熟的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韓大元.法學教育的人文精神[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8:151.

[2]趙雪潔,劉軍.法學教學模式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30.

[3]才惠蓮.法學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研究:基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6:8.

責任編輯:孫瑤

猜你喜歡
課程體系高校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老年大學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研究
“藝養教育”凝練與藝美課程體系建設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