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交通行業價值理念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路徑探索

2020-11-09 03:08徐佩英裴麗娜
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 2020年24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高職院校

徐佩英 裴麗娜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20)08-015-02

摘 要 本文從闡述交通行業價值理念著手,分析該理念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探索借助交通行業價值理念構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有效途徑,主要從文化層次、專業開設及課程建設三個角度入手。

關鍵詞 交通行業價值理念 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

對高職院校而言,融合行業文化是其自身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校園文化與行業文化存在較大差異,但將行業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中,有利于引導學生根據行業需要進行自我優化及能力培養,以縮短其對工作的適應期。

一、交通行業價值理念的主要內容

價值理念屬于交通行業文化的核心內容,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需適應行業的準入標準,已然展現出價值理念是實現文化對接的必然要素。

(一)和諧發展

和諧是近年來社會各界的主要追求方向,在交通運輸行業,和諧發展也是其整體運行發展的理想目標,此價值理念的顯現與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保持同向,體現出人類社會與自然條件的相互協調。和諧發展是整個交通運輸行業內部各類資源的最優配置,更是系統中個體之間的協同合作。此價值理念是交通運輸領域對本行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的深層次挖掘,也是該行業對本身長期效益和從業者個人價值實現的承諾。和諧發展價值理念注重統籌規劃、責任意識和團隊意識,是該領域永續長存的“信念”之一。

(二)開放包容

思維意識、知識技能的傳播、獲取與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情況密切關聯,人類社會的長期發展,文化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往往也正是交通運輸行業較為發達的區域。交通關乎人、物、思想等多種因素遷移、傳播,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可以將交通定義為“文化的引導者”,這些都體現了交通本身的流通價值。同時,交通屬于一項基礎性的建設項目,相應的技術研究又需要在交通行業中運用,兩者的共同促進、共生發展,促使交通行業價值理念中具有開放包容的特點?!伴_放”實現取長補短、合理接納;“包容”促進百花齊放、創新優化。

(三)利他奉獻

交通是當代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性要素,是保持社會系統有序運行的保障,是產品流通、服務等方面實現有效流通的基礎,對于調動區域性的經濟文化發展而言,交通運輸行業具有公共性及服務大眾的特點。常規的水陸空、管道及網絡等交通形式,都兼具這些顯著的特征,存在的差異也僅是在途徑上。由此要求該行業從業者具有公共服務的意識,而對應的行業價值理念中的“利他奉獻”也充分展現此種價值理念。

(四)嚴謹求實

“嚴謹求實”的價值理念和交通行業的特征有著直接關系。交通行業強調安全、便利、高效、和諧、經濟性等,與此行業使命相對應的是始終保持基本的運輸能力,持續優化交通服務。確保交通領域使命實現的重要支撐是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嚴謹求實”是科技研究的態度、風格和特征。若要將科學技術轉變成實際生產力,必然要借助“嚴謹求實”的理念,保持研究項目的長效開展。

(五)自我完善

交通行業和社會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和社會整體的思維意識相互促進,科學研究拓展交通行業的開展途徑,而交通的新渠道也為思維意識的拓展提供機會。在該行業價值理念中,“自我完善”取決于多項內容,從總體上而言,屬于核心價值理念的自我拓展。在交通領域中,不斷追尋“和諧”的運行狀態,而“和諧”是人和交通系統的合理優化;“開放包容”增加內容的容量,擴大相關從業者的眼界及內涵,為自我提升完善奠定基礎;“利他奉獻”將從業者的思想提升至另一個高度,形成源源不斷的推動力;“嚴謹求實”保證發展的正確性,確保完善過程中的穩定;“自我完善”本身就屬于當代的管理理念的一種,與交通行業的適應性較高[1]。

從上述行業價值理念的內容整合可知,其理念來源于行業的長期實踐,是該行業的整體特點,并在行業的各個環節中有所體現,基本可將其定義為交通行業對本領域工作者的最高期望。由此可知,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建設應當和行業文化實現合理對接,建設的首要方面便是滲透價值理念。

二、借助交通行業價值理念建設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可行性

(一)行業指導

根據行業價值理念的內涵,判斷其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起到行業指導的作用。交通行業文化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和本領域有關的價值理念、行為規范、思維方向、產品服務等方面的融合展現,其精神層面建設是整個文化體系建設的核心,更是從業者形成的統一意識形態,而行業的價值理念是其精神層面的核心所在。價值觀本身是個體對周邊環境、事物持有的觀點,呈現相對穩定及長期的特點,而行業的價值理念更是其相關從業者始終堅持和傳承的。因此,一種行業的價值理念基本可以展現出該行業的特點,以及行業對人才準入的要求和標準。

(二)聯系緊密

高職院校辦學是根據行業領域的發展開展,行業價值理念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的聯系較為密切。在高職院校中,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則位于主導及組織地位,經過長期的實踐活動,該種師生關系已然成為固定的模式,其中蘊含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整體意識、校園風貌以及其他物質及精神方面的內容,整個建設過程由最初的自發轉變成自覺,由持續補充發展過渡至完善。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借助行業背景,突顯專業特點。因此,即使各專業之間有所不同,但其在思維意識、精神素養方面卻極為相近,若想培養學生形成本行業的基本價值觀,需要依托行業價值,建設校園文化。

(三)對接效果

結合文化包含的四個層面,行業價值理念屬于精神層面的內容,和校園文化的對接效果最為直接和明顯。文化體系中的器物層面屬于最為直觀的感受;行為層面也處于淺層,涉及到人際交往、各類活動項目等;制度層面處于中間位置,包含各類規則性的內容,以起到約束的作用;而精神層面則是整個系統的核心。校園和社會行業之間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基于此,更需要從精神層面入手,逐漸推進校園文化和行業文化的協調統一,由此逐步開展其他層面的建設[2]。

三、基于交通行業價值理念建設高職校園文化的開展路徑

(一)文化層次建設

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期間強調精神層面,積極主動對接行業價值理念,并通過合理、全面的探討,得出高職院校的核心價值觀、辦學使命、長期辦學目標、校園精神、師生風貌等。若高職院校本身已經形成核心價值觀,可在原有的基礎上滲透行業價值理念。需要強調的是,該種滲透融入并非“照搬照抄”,需要結合行業背景以及市場需求,切實將行業文化轉變成適合校園環境的文化內容。校園文化的建設往往是一項長期的過程,無法在短時間內呈現出明顯的效果,建設的成果通常體現在學校聲譽、師生對學校的認識、相關行業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認可度等,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效果。

在文化其他層面上的建設,通??梢栽诙唐趦鹊玫捷^為明顯的效果。器物層面,高職院??筛鶕拘5恼嫉孛娣e以及空間利用率開展景觀建設,借助外在表現突出行業特點。在學校內部設立與交通領域相關的標識、圖片等,以帶給學生視覺沖擊,起到提醒師生本校的辦學理念及校園文化風格的作用;行為層面,高職院??赏ㄟ^開展各類集體活動、支持興趣社團建設、學術交流等,引導師生特別是學生,感受行業價值理念的核心內容;制度層面,可從基本制度、學生準則、學校紀律等方面入手,對師生的各類行為形成一定的制約及規范作用,同時,校園制度的健全也是行業價值理念的外在表現。

(二)專業開設方面

高職院校開設的專業要符合行業的特點和市場的需要,因而專業建設應為文化建設中的關鍵因素。交通行業呈現多樣性、綜合性的特點,相對應的高職院校專業設置也應呈現多元化的特點,在專業設置中強調對應的行業價值理念,具體可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從招生階段即開始融入行業價值理念的核心內容,以引導學生合理選擇自己的專業。在選擇好專業正式入學后,將綜合素質考核納入人才培養體系中,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學生對校園文化與行業價值理念的體會和感受。另一方面,從專業開設的養成目標角度而言,近年來,各高職院校辦學注重市場為導向,但教育變革基本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腳步,高職院校在收集相關市場數據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若完全以市場為導向,制定教學目標及知識系統,與行業的實際情況會有所差異。該種狀況下,行業價值理念的融入更為持久,在專業建設過程中綜合市場導向和價值理念引導,促使教育活動和交通行業更為契合。

(三)課程建設方面

專業課程是高職院校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途徑,其建設的質量關乎專業建設的效果,體現出教育的特點及功能性。因而,校園文化中的課程建設是包含范圍最大且最堅實的建設模塊。學生在日常學習期間,受到行業價值理念的引導,既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熱情,又有利于強化學生和相關行業準入高標準的綜合素養及能力[3]。

在課程建設方面,可在常規的課程教學內容中融入行業價值理念,近年來,高職院校的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其中的項目化教學、任務導向等教育模式已然成為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而事實上,此類新型的教育模式都展現出學習與對應行業工作內容的一致性,基于行業工作過程,開展教學及學習任務,切實為行業價值理念在課程建設中的融入奠定教育基礎。例如,課堂教學內容方面,借助校企合作模式,引企入校、以校育企,擴大教學容量及深度;在實際教學期間,融合當下最先進的理念、知識、技藝等,并在多個課程開展期間基于實踐工作與具體項目案例為核心內容,從教學方式至最終考核的各個環節,教師都有意識地突出職業綜合素質的教育;通過具體工作實踐以及工作流程模擬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競爭意識等,以此達到訓練學生職業素養的目的。此外,高職院校注重實踐性的課程教學,此類課程的內容較為多樣,借此構建工作情景,以展開教育,有助于交通行業價值理念“走進”課堂。同時,通過在課程建設中融入行業價值理念,對于教師本身而言,有利于強化其對行業文化的理解程度以及課程設計能力、對教育改革的認可度[4]。

四、結語

校園文化一直是各大院校長期考量的課題,在高職院校中,若校園文化和對應的行業及社會完全脫離,則該文化體系是無實際意義的。作為一所交通行業類高職院校,在建設過程中,要始終圍繞“交通”和“職業”特色,有機有效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融入交通行業價值理念,拉近校園和社會、行業的距離。

【基金項目:2016年度江西省交通運輸廳科技項目“基于交通行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研究”?!?/p>

【作者簡介:徐佩英(1970—),女,漢族,江西南昌人,研究生,高職教授。裴麗娜(1982—),女,漢族,黑龍江龍江人,研究生,高職副教授?!?/p>

參考文獻:

[1]李艷.新時代交通類職業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科技資訊,2019,17(31):248+250.

[2]唐鋒.交通類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體系構建探討[J].西部交通科技,2019(03):201-205.

[3]李爽.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創新——以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2):92-93.

[4]張茜.行業型高職院校專業特色化建設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8.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創建校園文化的意義探究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園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