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伴強迫癥狀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研究

2020-11-09 03:00冷明俊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0期
關鍵詞:健康宣教心理護理干預護理干預

冷明俊

【摘 要】目的:總結和分析精神分裂癥伴強迫癥狀患者的護理中采用心理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以本醫院于2017年8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122例精神分裂癥伴強迫癥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心理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各61例。其中常規護理組患者選擇傳統的常規護理方法,而心理護理組患者則采取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對比指標主要有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心理護理組患者各項評價指標均優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精神分裂癥伴強迫癥狀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的總體臨床效果較好,可降低患者的約束率,總體滿意度高,適合在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心理護理干預;約束率;護理干預;健康宣教;對照分析

【中圖分類號】R24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科疾病,患者往往病程較長,并發癥較多,疾病恢復較慢,同時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嚴重影響。心理護理干預能夠在提高護理質量、降低疾病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提高患者依從性等方面起到不錯的效果[1]。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近年來的精神分裂癥伴強迫癥狀患者的臨床資料,通過分析常規護理和心理護理的效果,旨在總結相關護理對策。

1 研究對象

以2017年8月到2019年6月在本科室就診的精神分裂癥伴強迫癥狀患者為研究對象,共122例,隨機分為心理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心理護理組61例中男33例,女28例,年齡19~53歲,平均(36.16±3.03)歲。常規護理組61例中男32例,女29例,年齡20~54歲,平值(35.73±3.12)歲。納入標準: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依照診療規范行相關檢查并確診;知曉護理目的和具體內容。排除標準:患有其他嚴重并發癥可能影響研究結果;已經或曾經實施其他可能干擾研究結果的治療方法。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近(P>0.05),具有對照研究的可行性。

2 研究方法

2.1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包括觀察恢復情況,關注各項生命體征,對于患者出現的其他癥狀及時對癥處理。此外要為患者提供適宜的病房環境,消除噪音和感染危險因素,控制溫度和濕度;及時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心理護理組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干預[2,3]。具體如下:①構建心理護理團隊:根據科室的具體情況進行人員配置,心理護理組長的人員選擇一般為臨床閱歷豐富、技能嫻熟的主管護師,同時負責組內人員管理。要求所有小組成員在護理中必須明確職責,每兩周開展一次培訓和總結,學習心理護理理念及相關技能。②宣傳教育方法:主要有書面教育和口頭教育兩部分。幫助患者在入院后及早了解治療措施,適應住院環境。同時需要配合紙質版的宣教材料,內容主要包括病區的主要疾病、查房相關情況以及檢查的注意事項,收集患者的問題并定期進行歸納和分析,及時調整護理方法并為患者做出相應解答,糾正患者錯誤的生活方式。③心理護理:患者的心理狀態是一個與病情恢復相關的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長期的負面情緒累積,使得患者不能積極面對疾病并配合治療,同時還可能干擾正常的機體代謝。幫助患者調整心態,從而積極地面對疾病,配合相應的護理和治療措施,遵醫囑進行相應的檢查和用藥,有利于治療順利進行;若患者病情嚴重或存在較重的并發癥,甚至失去自理能力,一般都會有強烈的抑郁和焦慮情緒,嚴重時甚至有輕生的想法,更需要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此時需要指導家屬與患者充分溝通,明白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精神訴求,適時采取心理疏導的措施,避免談及不愉快的話題[4]。

2.2 評價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價指標主要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總滿意度為前兩者的百分比之和。在所有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當患者的隱性行為轉化為顯性行為患者,醫護人員需要采取必要的約束措施,其中使用約束帶的頻率記為約束率,統計兩組患者的約束率。

2.3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使用SPSS 24.0處理。兩獨立樣本計量數據表示為(),t檢驗,設α=0.05;兩獨立樣本計數數據表示為[n(%)],χ2檢驗,設α=0.05。

3 結果

3.1 護理滿意度對比

心理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優于常規護理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于下表1。

3.2 治療效果對比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干預后,約束率對比的結果表明,心理護理組患者的約束率為21.3%(13/61),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的50.8%(31/61),差異顯著(χ2=9.154,P<0.05)。

4 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一類臨床常見的精神科疾病,而精神分裂癥的心理護理干預近年來在臨床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其中宣傳教育是重要一環,主要書面教育和口頭教育,院內宣傳在走廊張貼相關海報,舉辦相關講座,及時為患者家屬解惑答疑。心理護理和功能鍛煉也需要得到重視,針對病情進展不同的患者調整相應的干預措施,結合藥物治療,幫助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若患者有較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應適當地制定鍛煉計劃并耐心地指導患者進行鍛煉。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心理護理干預的滿意度情況和約束率明顯改善,且強迫癥狀明顯減輕。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對于精神分裂癥伴強迫癥狀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值得肯定,在治療過程中無明顯的不良反應或合并癥,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控制和緩解病情,幫助患者提升相關功能評價等級,具有繼續在臨床深入開展研究的價值。

參考文獻

黃玉.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抑郁癥狀及對HAMD評分影響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36):56.

陳燕娟.心理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抑郁癥狀的影響[J].當代臨床醫刊,2019,32(06):511-512.

樊麗霞.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抑郁癥狀的效果觀察[J].黑龍江科學,2019,10(22):54-55.

周艷軍.心理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32):155+157.

猜你喜歡
健康宣教心理護理干預護理干預
臨床護理路徑在開顱手術患者術后健康宣教中的應用
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研究
64例兒童學??植腊Y患兒的臨床特點及心理護理干預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加強宣教對提高房顫患者抗凝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對輸液室患者實施圖片式拔針宣教的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