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見性護理對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患者并發癥的干預研究

2020-11-09 03:00馬穎穎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0期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神經外科并發癥

馬穎穎

【摘 要】目的:研究預見性護理對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患者并發癥的干預,為患者的恢復提供臨床指導。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2月到2019年8月期間接診的80例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模式,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預見性護理,記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結果: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7.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家屬滿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預見性護理;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8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術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于急性搶救手術,主要通過對頸部氣管切開,將金屬套管置入其中以達到解決或預防喉源性呼吸困難的問題,以保證患者呼吸道暢通[1]。術后,臨床上主要采用插管固定護理、吸痰護理、翻身護理等常規性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該護理模式較為單一,且并發癥發生率較高,不利于患者的有效恢復?,F有醫學研究表明,對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2]。本文選取80位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驗證預見性護理對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患者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2月到2019年8月期間接診的80例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在31-75歲,平均年齡為(54.6±4.2)歲,平均氣管切開時間為(24.6±4.5)d,研究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在33-76歲,平均年齡為(55.9±5.4)歲,平均氣管切開時間為(26.4±4.7)d,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符合我院倫理委員會的規定,且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屬的同意下進行。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性護理,具體為:

以插管固定、氣道濕化護理、吸痰護理、翻身護理等方式為主。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預見性護理,具體為:(1)防導管脫落護理:通過口腔進入的導管采用硬牙墊進行固定;通過鼻孔進入的導管借助膠帶進行固定;患者翻身時,通過適當的指導方式防止導管出現扭折或牽拉等,使導管保持通暢。(2)防導管漏氣護理:選取生物相容性相對好的導管作為醫學材料;保持適當的氣囊壓力大小,以防壓力太高對患者呼吸道粘膜造成傷害;在患者頸部借助醫學聽診器進行聽診,以判斷雜音情況。(3)防導管堵塞護理:加強吸痰頻率,預防分泌物或其他異物堵塞氣管;加強氣道濕化,以氧動力霧化器配合化痰藥物或者滅菌注射用水使用。(4)防咽喉疼痛護理:加強患者體位護理與指導,使患者頭部后仰以保證導管對咽喉壁的壓迫;在心理上對患者進行疏導;使患者服用地塞米松進行咽喉痛的防治。(5)防肺部感染護理:加強導管和呼吸機的滅菌處理;加強病房內部的消毒處理;對有感染癥狀的患者加強抗感染處理。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并對其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兩個時點之間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7.5%,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7.5%,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據報道,在臨床上,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術被廣泛應用于急性搶救手術中,對于解決和預防喉源性呼吸困難,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具有重要的作用。該治療模式在術后易引起各種并發癥,故在術后采用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研究表明[3],臨床上常采用插管固定護理、吸痰護理、氣道濕化護理、翻身護理等常規性護理方式進行護理,但該護理模式具有護理內容單一、越來越不能滿足現代臨床護理需求。而有研究表明,預見性護理正逐漸成為臨床護理的一種趨勢。它主要通過定時、定期消毒通風,保持口腔、傷口干凈衛生,充分保證患者營養等具體措施進行護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術后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恢復效果和生活質量。

本研究選取80位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驗證預見性護理對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患者并發癥的干預效果,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常規護理的患者,其并發癥發生率、家屬滿意度及死亡率分別為27.5%、77.5%、20.0%,而采用預見性護理的患者,其并發癥發生率、家屬滿意度及死亡率分別為7.5%、97.5%、2.5%,差異顯著,且采用預見性護理患者的住院時間為(92.9±17.6)d,較常規護理患者(158.7±25.7)d的住院時間有明顯縮短。

綜上所述,對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家屬滿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楊艷霞.探討實施預見性護理改善ICU患者氣管插管期并發癥的效果[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7,30(07):1101-1102.

丘文,談泳梅.對行氣管切開術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實施循證護理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8):256-258.

黃琴.循證護理在神經外科氣管切開患者氣道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1):80-82+96.

猜你喜歡
預見性護理神經外科并發癥
預見性護理在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圍術期的應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腫患者壓瘡的預見性護理分析
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宮腔鏡術后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關節鏡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老年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CBL聯合PBL教學法在神經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張波:行走在神經外科前沿
神經外科昏迷患者兩種置胃管方法比較
神經外科院內感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