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病例”教學法在口腔種植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考

2020-11-09 03:00張新華李曉東劉小明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0期
關鍵詞:效果觀察

張新華 李曉東 劉小明

【摘 要】目的:觀察“基于病例”教學(CBL)法用于口腔種植學教學中的效果。方法:分析選擇2018.6~2019.6期間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三家醫院見習的60名學生,常規、觀察組分別實施傳統教學、CBL法,比較兩組教學效果。結果:觀察組學生測試成績高于常規組,對教學模式肯定高于常規組,均有統計學意義(<0.05)。結論:口腔種植學教學期間積極推行CBL法,療效確切。

【關鍵詞】口腔種植學;病例教學法;常規教學;效果觀察

Application of case-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dental implant Teaching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ase-based teaching (CBL) in the teaching of dental implant.Methods: 60 students from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stomatology hospital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zhen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0.Results: the test score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teaching mode was definite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0.05).Conclusion: CBL method is effective in the teaching of dental implant.

Key words: dental implant; case teaching method; routine teaching; effect observation

【中圖分類號】R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以病例為索引的教學(CBL)法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模式(PBL)發展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既往有臨床教學研究表明,CBL能建設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識,扎實掌握,確保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輔相成、密切相關[1]。筆者選擇6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比較CBL法、傳統教學法用于口腔種植學教學中的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集2018.6~2019.6期間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三家醫院見習的60名學生資料予以分析,分為如下兩組,常規組(n=30):男5名,女25名;年齡(23.8±4.4)歲。B組(n=30):男7名,女23名;年齡(24.6±4.8)歲。兩組學生以上資料經比較,皆無顯著差異( >0.05)。

1.2 教學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教學方法,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占主導地位,面授口腔種植學相關理論知識,并借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教學教學視頻資料。觀察組實施CBL法,具體如下:

首先,編寫CBL教學內容,從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三家醫院采集并挑選出經典臨床病理,合理編寫成臨床教案,將邏輯推理設為主線軸,順沿軸向逐漸推進不同環節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并融合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議題,借此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知識、探究問題的積極性。

其次,設定CBL教學格式:完整格式為選定教案主題;明確相關注意事項;案例簡要介紹、關鍵詞匯;擬定的學習目標與要求;案例正文內容;歸納及參照資料等。正文格式有患者自我講述、人口學資料、病史、臨床及特殊檢查結果等。

最后,CBL教學過程的實施:一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病患主訴內容及既往病史,引導學生結合提供的基礎資料對疾病初步形成一個輪廓,教師作出“臨床要確診疾病時,還需進行的檢查項目及采集資料包括哪些?”的提問。二是教師組織學生嘗試回到以上問題,循序漸進提供更多信息,減縮病例確診范圍,鼓勵學生勇敢的作出診斷結果并闡述主要憑據。三是在病例疾病確診后,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臨床資料并思考與其相關的知識點,作出邏輯推理,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擬定病例的治療方案、流程及操作等,并闡述理論依據,教師最后作出客觀評價與歸納。針對本次CBL教學中設計的知識點,因課時限制不能一一詳細講述,故而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后查閱相關參考材料,并作出理解。以“發現→提出→處理→回顧問題”為學習主線,引導學生時刻帶著問題去理解、記憶,有益于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并建設理論知識與實踐的關聯性,應對問題。

1.3 觀察指標

成績考核:理論知識考核以主、客觀題為主,均為50分;操作考核成績0~100 分,最后折算為綜合成績。

選用自擬的《教學肯定度調查問卷》,對學生是否激發學習興趣,強化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應對問題能力、臨床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六個維度作出考評。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16.0專業軟件處理數據, 表示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的用 值檢驗,否則用LAD-t檢驗,當 <0.05時,提示差異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測試成績

觀察組學生理論知識、操作考核及綜合成績均高于常規組,數據差異均較顯著( <0.05),見表1。

2.2 調查情況比較

本次試驗中,共計發放60份調查問卷,有效回收60份,回收有效率為100.00%。經比較分析后,發現觀察組學生對六個維度的肯定度均高于常規組,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2.

3 討論

CBL教學方法推行的宗旨是增強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該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始終把臨床病例設為基本單位,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探究病例中包括的內容,借此方式鍛煉他們思考、分析及應對問題的能力[2]。

在開展CBL教學活動之前,要求學生認真學習教學大綱相關知識,進而能事前對授課內容有大體認識,這樣便能在課堂中跟隨教師的指導解析、探究、解除疑慮等,并在課后及時進行反思。歸納,有益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并自覺洞察、發現、分析及應對問題,進而更為深刻的理解知識,學習效率必然提升[3]。

綜合本文研究的內容,可初步認為,口腔種植學教學期間積極推行CBL法,有益于提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作成績,激對知識學習的興致,促進多項能力的提升進程,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額爾燈塔娜.不同種植系統口腔種植臨床病例臨床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88):17296.

周倜,任光輝,張冉,梁杰.口腔種植學數碼攝影培訓方案的實效性研究[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9,24(03):127-130.

張蕾,張新鳳,張鐵亮.影像技術在“口腔種植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19,36(07):61-63.

猜你喜歡
效果觀察
剖宮產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研究
優質護理用于外科患者護理的效果
無痛胃腸鏡用于兒童胃腸病診治的效果觀察
臨床尿液常規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策略及效果觀察
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