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引領開辟小學美術教學新思路

2020-11-18 08:54路寬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新思路小學美術

路寬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已經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小學美術教師需要不斷轉變教學理念,立足學生思維與興趣的特點,大膽創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真正發揮美術育人功能?;诖?,本文對蘇少版小學美術教學的新思路展開探討。

【關鍵詞】創新引領;小學美術;新思路

小學美術作為拓展和延伸學生藝術知識和藝術能力的基礎,它在學生的成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生思維具有活躍性,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階段,他們的思維正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小學美術教學既要以此為基礎體現出藝術的獨特美,又要基于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興趣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以創新引領藝術之魂,提升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美術教師開始運用創新元素,以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要以美術為契機,在教學中提高創新意識,不再局限于簡單的色彩圖形堆砌教學,而是基于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美、表現美。

一、依托創新意識推動美術課程變革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小學美術應該從現實出發,力求建立教育意識與創新意識,推動小學美術課程的改革。首先,教師應該革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只有教育觀念得到創新,才能使美術在實踐中扎根,才能推進小學美術創新進程。其次,美術課程的變革還要以創新教學內容為基準。美術課應該走出傳統美術的范疇,積極探討與其他學科和事物相融合的方式,從而促進美術課程的變革。

例如,在教學“五顏六色”時,教師在教學之前以平等身份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到小學生對五顏六色的熱愛,了解小學生熱愛創新、熱愛想象的現狀。教師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領學生開展“顏色探究”小活動。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為學生提供顏料,讓學生進行自由調配,然后觀察顏色,發現五顏六色的美。這種探究活動旨在引領小學生基于自己的興趣進行創作。在學生創作作品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時時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引入一些非常奇妙的元素。經過引導,教師會悄然發現,有些學生會將數學知識融入美術作品之中,還有些學生會將語文人物融入美術作品之中,這有利于讓學生在活動之中實現自主性和創新性的發展。

二、重視自然教學,豐富學生創作素材

美術作為一種藝術,它的創作需要靈感,而靈感就是學生頭腦中豐富的素材加以組合或更換的成品。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注重一些繪畫技法的傳授,片面地教給學生技法,讓學生困守在繪畫臨摹的困境之中,導致許多學生雖然畫得很好,但通常具有聚形不聚神的問題。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領導學生在自然生活中去觀察,使小學美術教學得到創意性發展。首先,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通過寫生的方式,讓學生更多地到自然中和生活中去觀察和尋找,從而更加動態地了解生活,積累素材。

例如,在教學“樹上樹下”時,鑒于這章內容的困難性,學生對空間概念的理解不足?;诖?,教師可以通過舉辦森林寫生活動。選擇的森林活動情境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且不偏離教學主題。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己成立興趣小組。此時,教師應該發動家長的力量,讓家長帶著孩子去戶外寫生,如此才能有效地促使學生與自然生活融合,讓學生走出課堂,跳出書本,在實踐環境中感悟和理解,增長學生的知識,拓寬學生的思維。要扮演好引領者的角色,讓學生在充滿生機的森林之中感受綠色氣息,并且引領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去找尋有關此類的素材。有的學生可以在這種寫生活動中看到樹上樹下不同的風景,而有的學生可以在這種活動中體會到樹的生長歷程。教師要有效地抓住學生的這些不同的發現,并且引領學生思考“這些發現與我們的創作內容有什么樣的關系?”基于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再提出問題讓學生探索,將探索中的素材引入到美術創作過程中,從而體現美術創作的生活感和藝術感。這樣的教學活動會讓學生在探索中,豐富創作的素材,讓學生的美術作品更加具有人文性,實現其美術作品的創新。

三、巧借信息技術實現多元教學手段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各學科的教學手段也越發信息化、網絡化。小學美術教師也應該擁有與時俱進的心態,將這些互聯網技術引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從而推動美術課堂教學思路和方法的創新和改變。教師可以將美術教學和互聯網技術結合起來。教師可以借助即時性交流軟件,如QQ、微信等,讓美術教學更加具有交互性,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有效。

例如,在教學“表情豐富的臉”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以不同的方式將這一主題呈現出來。網絡上有豐富的表情包和形象,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找到這些關于主題的形象,使其得到豐富立體的展現。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觀察豐富的資源后,打開想象之窗,創造出有自己特色的“表情豐富的臉”的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何為表情豐富的臉,教師還可以呈現一些網絡上的資源,如一些完整的表情豐富的臉,讓學生挖掘其背后的故事,讓學生不僅增進對這些美術知識的了解,還了解藝術之境,從而引領學生創作出有自己特色的美術作品。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打開了學生創造的法門。同樣,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挖掘一些主題背后的故事,這樣既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也符合小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當學生完成繪畫作品后,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為學生打造微信公眾號,讓學生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優秀作品,以此對學生起到激勵的作用,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四、放寬教學評價,保護學生創作信心

教師應該革新自己的評價尺度,減少理性評價,增加感性評價。如果僅僅局限于美術專業標準來框定學生作品,那就會造成教師失望、學生失落的局面。教師要明白美術課是為培養學生創造力而提供的平臺,而創造力的源泉就是想象力,所以應該將想象力作為作品評價的尺度。對于在課堂上思維比較活躍,甚至堪稱離奇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重對這部分學生想象力的保護,在評價這部分學生的作品時,應該具有包容性,適當降低期望值,挖掘學生的亮點,讓他們不斷地成長。

例如,在教學“剪紙”時,由于學生不了解我國的傳統藝術,導致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會出現走神或缺乏興趣的問題。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有效地引領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剪紙活動中發揮其主體性,培養其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剪紙的視頻,讓學生知道剪紙是什么樣的。然后,要求學生基于對剪紙藝術的了解,自主動手設計。在學生設計完之后,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創造的環境,讓學生自由自在地發揮。隨后,教師再為學生呈現一個展示的平臺。這時教師會發現,有些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十分豐富的,他們設計出的形狀千奇百怪,這都體現了他們獨特的思想。不僅如此,有一部分學生甚至還加入了網絡流行元素。面對學生這樣獨樹一幟的風格以及獨特的思想,教師要以一種欣賞的眼光去評價這些設計,而不是以傳統的剪紙專業水準去判斷學生的作品。教師應該在評價中融入賞識教育,這樣才能發掘學生的亮點,促進學生相互學習,達到尊重學生、保護學生想象力的效果。

簡而言之,創新是民族之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同樣也是小學生不斷完善其作品,提高其藝術修養的動力。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創新為引領,為學生打造一條藝術之路,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上進行革新,保護學生創作的積極性,在更活躍、更和諧的課堂環境中,實現其創新精神、創新才能的提升,讓學生在藝術之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洪雪婷.優化美術教學?發展核心素養[J].名師在線,2020(13).

[2]李文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新思路[J].美術教育研究,2011(10).

[3]姚一凡.有效拓展思維創新多種形式激發興趣——小學美術教學思路和方向淺析[J].讀寫算(教研版),2015(11).

[4]李亞麗.小學美術教學創新思維培養策略探究[J].中華少年,2016(24).

[5]莊麗瓊.培養小學生創新意識 開創美術教學新思路[J].學周刊,2014(12).

[6]莊曉莉.多維課堂引領,培養創造性思維——小學美術教學基于創造性教育的研究[J].學苑教育,2018(19).

猜你喜歡
新思路小學美術
課程思政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
“鄉賢網路”或是數字經濟時代鄉村振興新思路
探究新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新思路
小學數學“統計與概率”教學新思路
關于提升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改進辦法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