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探析

2020-11-18 08:54張必飛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作文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張必飛

【摘?要】作文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整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受到傳統語文作文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小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學習時常常會出現構思錯誤、題目分析不到位、語句表達有誤等問題。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效率,教師應該結合日常生活案例,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激發學生的寫作思維。本文通過分析小學寫作中的問題,并結合相關寫作方法,提出提高小學生寫作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作文寫作是借助文字來表達學生對事物、人物、情感等的感悟的重要途徑。傳統的作文教學注重作文案例分析,忽略了學生寫作構思前的主觀體驗感。為了幫助學生在作文寫作中用語言文字更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教師應該通過組織實踐活動等,讓學生親身感受相關事物,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構思效率。

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一直被認為是教學重點,但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作文的重要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它不僅是培養語言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但小學生正處于心智逐漸成熟的階段,一方面由于尚未形成邏輯性思維,所以難以在作文中體現出結構脈絡和深入認識,另一方面因為生活積累遠遠不足,更難以對寫作產成有效的幫助。所以,大部分小學生的作文往往都是泛泛而談,缺乏深入內容,語言和情感不夠真實。此外,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寫作進行培養的意識,為了提高語文分數,而過分強調作文的模板,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想象力和個性的發展,也限制了學生作文的積極性。

一、注重生活體驗教學,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

在傳統的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常常以歷年優秀作文為分析主題,而學生對寫作的構思、題目分析、素材運用等大多都是按照教師的講解來完成的。在這一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沒有將自己的主觀意識充分帶入自己的作文中,大部分優秀語句也是按照他人的優秀語句臨摹而來。按照這種方法完成的寫作作業并不能真實地表達學生的情感,同時還容易出現寫作錯誤。作文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只有來源于生活的作文才可能成為優秀作文。所以,要想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重視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觀察自然,體驗社會。當前,小學生一方面缺乏生活體驗,很多學生在沉重的課業壓力下,生活非常單調,導致無生活素材可寫;另一方面,學生運用素材的能力也嚴重不足,無法將生活中的經驗和感受聯系到寫作中,無法將其轉化為寫作能力。為了改善這一寫作教學的弊病,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教師應該將生活實踐與作文教學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事物和情感,從而突出作文的寫作重點和閃光點。例如,在講解描寫季節景觀題材的作文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在校園內觀察與該季節相關的景觀事物,并要求學生盡可能細致地觀察一件或兩件事物,在結束后還可以總結自己觀察的情況和自己的感想,并在作文分析課上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觀察成果。這樣讓學生時刻貼近生活學習,才是幫助學生準確構思作文的有效策略。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組織學生與家長、同學、朋友一起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務,如共同種植植物并將其養護長大,共同完成某一項運動等,讓學生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感受其中存在的親情、友情等,從而積累充足的自主感官情感[1]。此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收集和運用素材,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真情實感轉化為文字??梢耘囵B學生寫日記的習慣,讓學生習慣于選擇性地記錄自己的生活,這不但能讓學生的素材得到累計,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學會素材的使用,學會對生活內容的表達。這對作文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擴大課外書籍閱讀,豐富學生的語句積累

除了通過貼近生活、感受生活來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閱讀合適的課外書籍,讓學生在書籍中了解更多知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摘抄部分名言警句、優秀詞句等,讓學生積累充足的寫作素材,并引導學生將積累的語句與自己的親身感悟聯系起來,從而構建自己的寫作題材庫。例如,小學一到二年級的學生在進行寫作訓練時,多以描寫一件事物、景觀等題材為主,并且寫作字數要求較少。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多閱讀動物世界、童話故事等書籍,讓學生多了解相關事物,并激發學生的寫作思維。對于小學三到六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閱讀童話故事、歷史地理類科普書以及與生活時代較貼近的名著,讓學生在積累的過程中有一個過渡階段,降低學生在思維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不適應性,并且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充分的實踐知識。在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閱讀的知識與實踐的真實情況進行對比,讓學生發現兩者的異同點,增加學生的自主思考時間,從而擴充學生的素材庫。教師不但要在課內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習慣,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還要鼓勵學生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內閱讀的時候,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思維的啟發,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詞語運用于日常生活和協作中。在課外閱讀的時候,要順應學生的興趣開展大范圍的閱讀,讓學生在泛讀的過程中對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精讀,從而使學生的寫作具有更豐富的素材,以提高寫作能力。

三、改革作文評分制度,激發學生的作文寫作熱情

傳統的作文批改主要由語文教師來完成。教師在批改作文的過程中除了會按照相關作文批改要求,還會帶有自己的主觀想法。同時,學生沒有參與到作文批改的任務中來,在后期寫作中就無法及時發現自己的寫作錯誤和寫作盲區,不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寫作效率[2]。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批改時就可以讓學生也參與到批改過程中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批改其他同學的作文,并給出合理的批改意見。教師在綜合學生的意見和自己的批改意見后,給學生合理的作文分數和寫作意見。這種批改作文的方式不僅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寫作錯誤點,還能讓學生通過批改其他同學的作文了解到更多知識,積累更多寫作素材。同時,學生在進行小組批改時還鍛煉了溝通能力和語言總和能力,在給出意見的同時整理了自己的閱讀思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此外,要善于發現學生寫作中的優點,給予學生充分的表揚和鼓勵,從而鼓勵學生熱愛寫作。寫作本身并沒有唯一的定式或模板,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散思維,不要輕易打擊或否定學生的想法。對于學生作文中良好的文章架構,恰當的修辭手法,乃至某個精彩的用詞,甚至一些出乎意料的表述,都可以對學生予以肯定和鼓勵。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會更加愿意寫作,愿意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四、結語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寫作意識和自主題材庫,教師就需要將日常作文教學與生活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事物、情感的真實表達方式,并引導學生積累充足的寫作手法、優秀語句,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足夠的題材發揮,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

參考文獻:

[1]熊敏.解析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創新策略[J].好家長,2019(12).

[2]盧金元.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方法與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08).

猜你喜歡
作文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探索多媒體在情趣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