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再造:安徽東至福主廟會的現代傳承

2020-11-28 07:20孔華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文化空間

摘 要: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語境中,東至福主廟會一方面延續著自身的民俗傳統,另一方面,在當代鄉村文化空間再造中,東至福主廟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表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代傳承與鄉村文化空間再造,可以互相借力,和諧共生。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東至福主廟會;文化空間;空間再造

一、問題的提出

學術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研究形成了豐碩的理論成果,對非遺保護實踐也產生了積極影響。因為非遺形成的歷史原因以及類型、民族和地域的差異,學者們的研究視角以及研究結論也是仁智互見。文化空間作為非遺的一種研究視角,從理論到實踐正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重視,也形成一些研究成果,如湯奪先等學者提出了消減文化空間的張力與壓力,將其轉化為動力,進而有助于消弭非遺的傳承困境,具有啟示意義。本文在學界相關研究的基礎上,以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至福主廟會為個案,提出空間再造與非遺傳承之間的良性互動,有助于非遺的現代傳承。

二、東至福主廟會概述

在安徽省東至縣泥溪鎮元潘村元甲山(古名袁家山)自然村,坐落著一座福主廟,又稱余公廟。廟內供奉的是隋末唐初常州人陳果仁[1]神像。相傳,隋末唐初時期,陳果仁任秋浦令[2],時遇瘟疫,百姓受災,陳果仁為民請命,于中秋之日攜其幕僚康師爺、羅都頭飲鴆殉職,救下一縣之民。明朝萬歷年間,皇帝巡游江南,得知陳果仁事跡,追封其為“忠朝武烈大帝、福主余公”,其幕僚康師爺、羅都頭追封為“駕前康、羅二將”,至此,東至民間在陳果仁蒙難之日即每年中秋節,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活動以祭祀陳果仁,一為紀念,二為祈福,延續至今。民俗信仰一旦形成,進入民眾的精神層面,就成為農耕社會主導民眾生活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的各種外在表現形式,比如儀式、廟會等,不僅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構建了傳統社會的鄉土文化,這些信仰習俗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其中的相當一部分進入了轉型時期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當代鄉村社會的重要文化景觀之一。

東至福主廟會于2008年入選池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于2010年入選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非遺保護與傳承語境中,東至福主廟會開始了當代轉型。2019年中秋節期間,第441屆“福主廟會”在元甲山農民文化樂園舉辦,作為田野調查,筆者參與了廟會活動的整個過程。第441屆從何說起?按照推算,第一屆當是1578年,明神宗萬歷六年,與東至民間流傳的明神宗追封陳果仁為“忠朝武烈大帝、福主余公”,自此,民間開始祭祀陳果仁,時間大致對應。整個的廟會活動莊嚴又不失活潑,充滿了娛神娛人的鄉間氣息,讓人回味?;顒舆^程大致分為迎駕、百家宴、祭祀、巡游祈福等環節,其中伴有地方特色戲曲、腰鼓、龍燈展演等表演項目:

1.迎駕。中秋節的前一天下午,東至福主廟會省級傳承人王健康宣布祭祀活動開始,參加人員頭扎黃巾(傳承人王健康頭扎白巾,是為了突出對福主余公的孝敬),身著黃服(因顏色為黃,俗稱黃服),抬著四十余米長的黃龍燈,高舉四張匾牌(分別寫有“清”“廉”“正”“毅”四個大字),組成迎駕隊伍,敲鑼打鼓,到福主廟(福主廟的兩側外墻,分別寫著“清正”、“勇毅”)迎接“福主余公”和康 、羅二將神像,之后將神像護送至元甲山社區村民文化中心落駕,傳承人王健康宣讀祭文。

2.百家宴。迎駕儀式結束之后,所有參加廟會活動的成員和外來游客共嘗“百家宴”。

3.祭祀。當夜,部分活動參與者在元甲山社區村民文化中心為“福主余公”及康、羅二將守夜,并請道士致追悼詞,徹夜祭祀,追思余公的功德。

4.巡游祈福。第二天(中秋節)上午,專人負責抬著“福主余公”和康、羅二將神像,逐戶巡游,祈求豐收和平安。至中午12時,整個活動結束。

與一般的廟會活動相比,東至福主廟會持續時間不長,也沒有更多的商業氣息,且在非遺保護語境下,一直傳承至今,如今的廟會活動雖然在儀式上簡化了許多,但每年的廟會活動,仍然吸引了周邊城市的許多慕名者前來觀賞。

三、以廟會傳承為載體的空間再造

東至福主廟會一方面延續著自身的文化傳統,成為當地人文化記憶的載體,建構著記憶認同、文化認同,繼續活躍在鄉村文化的大舞臺上,另一方面,以廟會傳承為載體,衍生出各種社會經濟文化現象,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在鄉村文化再生過程中,東至福主廟會扮演著文化資源的重要角色,同時,廟會本身在某種程度上也實現了對鄉村文化空間的再造。以廟會活動中現代話語的融入和非遺文化在鄉村教育中的出場為例。

現代話語融入廟會活動。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廟會活動的組織者突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愛國元素,打出的宣傳標語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元甲山第441屆‘福主廟會文化傳承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民俗活動,十分成功。根據我們的實地走訪,每一年的廟會活動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2018年的主題是“盛世和諧‘百家宴,非遺傳承寄鄉愁”,突出的是“鄉愁”,不同的主題呈現出的是新的文化氛圍和話語建構方式,維系著鄉民的情感世界,也將個人和集體、地方和社會、家和國聯系在一起,重構著新時代的鄉村文化景觀。在廟會活動中,我們還看到了現代公益精神的在場,東至縣公益志愿者協會每年為福主廟會提供志愿服務,據我們的現場觀察,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引導交通、準備“百家宴”伙食、發放餐券、維持文藝演出現場的秩序,甚至包括清點活動錢款和賬目,等等。傳統鄉民之間的互幫互助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當代鄉村社會,重塑著新時代鄉村社會的人際關系。

非遺文化參與鄉村教育。史料記載,明清時期,元甲山走出了數十位七品以上官員,因政績顯著而享譽朝野,近代歷史名人周馥、許世英曾在袁家山學館讀書。2017年12月30日,袁家山學館舉行復建開館儀式,2018年,袁家山學館更生課堂開課。袁家山學館復建開館是當地重要的文化事件,圍繞地方歷史、民俗文化組織的教學是學館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搜集到了一份東至團縣委組織地方民俗文化學者專門為袁家山學館學員編纂的學習、了解地方歷史文化知識的題本,題本由57道題目組成,其中,我們發現包括東至福主廟會在內的地方歷史文化在鄉村教育中的出場,如:“福主廟會是為了紀念在建德縣(東至縣)為官的陳杲仁(余公),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福主廟坐落在泥溪鎮元藩村千年古村落元甲山”、“福主廟會在2010年申請并獲得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福主廟會舉辦時間在每年中秋節”[3]等等。

無論是現代話語的融入,還是鄉村教育中非遺文化的出場,都表明非遺的現代傳承,其本身扮演著鄉村文化空間再造的功能,從農耕社會的民俗信仰,到現代社會的鄉村文化再生,空間再造與非遺傳承互相借力,和諧共生。

四、結論與啟示

本文以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至福主廟會為例,以文化空間為理論視角,研究發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鄉村文化空間再造的重要文化資源與可能的實踐路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在當代鄉村文化空間再造中總體上呈現出正向效應,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代傳承支撐了當代鄉村文化空間再造。文章的研究結論對于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鄉村文化空間再造具有一定的啟示。

一是鄉村文化空間再造需要充分發揮鄉民的作用。東至福主廟會之所以能比較好的得到傳承,在當地有比較大的影響,源于其從內容到形式的當代轉型,而這種轉型離不開鄉民的積極參與。據我們的現場觀察,民眾不僅積極參與廟會期間的大部分活動,而且都希望能將福主廟會民俗文化推向外界,讓更多的人了解福主廟會、了解地方歷史文化。這種參與的動力源自哪里?我們將鄉民的這種文化發展的訴求理解為是一種地方發展的訴求以及對未來鄉村生活的一種預期,福主廟會的傳承很好地契合了鄉民的這種心理訴求和對鄉村地方的發展預期,兩者之間良性互動,相得益彰,形成了非遺傳承參與鄉村文化空間再造的生動場景。發揮鄉民在鄉村文化空間再造中的主體作用,一方面需要考慮當下農民群體的分化,實施有針對性的措施,另一方面,更需要考慮當前鄉民的生存、生活狀態,需要回應民眾的訴求,特別是需要關照民生,回到民眾的實際生活中。廟會信仰本身就是農耕時代生活的不確定性在人們心理上的反映,是人們尋求心理慰藉、期盼美好生活的載體,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長期的過程中,塑造了人們的精神信仰,形成了地方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征,至今影響著本域民眾的生活,無論是現代性重塑,還是更多的是發揮民俗文化遺產的治理功能,都需要我們回歸民眾生活、關切民眾需求,需要重視文化遺產的經濟資源功能,滿足在地民眾物質生活需要。

二是鄉村文化空間再造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深入微觀的文化實踐,不能停留在一般的文化想象和抽象的文化書寫層面上。民俗文化本身的開放性需要我們用更加開放的視野來審視民俗文化。鄉村文化空間再造不是復古,也不可能復古,尤其是當代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文化轉型期,全球化時代的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的影響,一方面,需要我們堅定本土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需要我們秉持更加寬廣的視野,來對待鄉村文化遺產,如此方能真正保護與傳承好寶貴的傳統文化財富。鄉村文化空間再造需要從鄉村文化價值內容上進行實質性反思,要尊重文化生產本身的規律,也需要有策略在場,凸顯鄉民的日常生活、關注鄉民的心理訴求,需要“重新理解城市與鄉村的社會價值”,也“需要把保護村莊特質和社會文化多樣性放到重要位置之上”。

注釋:

[1]陳果仁,又稱陳杲仁、陳仁果、陳仁杲,無定論。東至民間作陳杲仁。

[2]秋浦縣,古縣名。隋開皇十九年(599年)置,治今安徽省池州市西,屬宣州。因秋浦水得名。組詩《秋浦歌十七首》就是唐玄宗天寶年間唐朝大詩人李白再游秋浦時所作。

[3]題庫是東至縣團縣委組織地方民俗文化學者編寫的,是集體勞動的成果。根據筆者對一位東至地方民俗文化學者的電話采訪得知,東至縣團縣委對民俗文化學者出的題目先進行匯總,然后遴選了部分題目,編入題本,因此,學者姓名無法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覃琮.從“非遺類型”到“研究視角”:對“文化空間”理論的梳理與再認識[J].文化遺產,2018(5):25-33

[2]湯奪先、王增武.文化空間視角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困境論析——以當代桐城歌為例[J].文化遺產,2020(4):30-39

[3]陸益龍.村莊特質與鄉村振興道路的多樣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5):141-148

作者簡介:

孔華(1980--)男,安徽肥東人,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文化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猜你喜歡
文化空間
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文化場所營造規劃策略
文化空間視角下的湖南區域表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
民初皖籍知識分子與文化公共領域的建構
文化空間視角下全國武運會發展審思
獨立書店在數字化背景下的出路
論苗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空間及其保護
文化傳承視域下的公共圖書館
蒙古草原的儺文化
從空間批評的角度看《偶遇者》的文化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