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黨建與思政教學融合育人研究

2020-11-28 07:20劉佳卓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思政教學高校黨建

劉佳卓

摘 要:結合當前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要求與大學生育人目標,本文重點分析了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政教學育人的相互關系、存在的問題及時代發展對其提出的新要求等,因此圍繞提升頂層設計、發揮新媒體功能、融合全員職能等方面積極探索高校黨建與思政教學融合育人的路徑舉措。

關鍵詞:高校黨建;思政教學;融合育人;路徑舉措

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使命。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化,國際形勢的復雜多變,西方國家思想文化的不斷滲透和襲擾,對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變得尤為重要。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社會主義信仰已是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那么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除了日常的管理和思政課程的灌輸外,還要重視黨建育人的功能,激發黨建自身的活力,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入探索黨建與思政教學融合育人的機制與途徑,真正做到有效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充分發揮高校黨建的統領與指導功能。

一、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政教學育人的相互關系

1.高校黨建與思政教學在育人目標上的一致性。高校黨建和思政教學都是以立德樹人為本,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建設發展的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育,激勵學生樹立遠大抱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2.高校黨建與思政教學在育人理念上的一致性。無論是黨建工作的開展還是思政教學的內容,二者都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思想的,不斷增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刻注入育人的全過程中,以先進作表率,以模范作榜樣,以黨員帶群眾,以干部帶學生,有效實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高校黨建與思政教學在育人內容上的一致性。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了解四史的內容,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在我國各個關鍵時期發揮的重要作用,從而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政治意識形態,進而培養愛國愛黨的家國情懷。

基于以上這些功能上的一致性,有效進行二者的融合,不斷推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政教學融合育人存在的問題

高校黨建與思政教學盡管在育人目標、育人理念與內容上是一致的,但在實際工作中二者仍存在一些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監管作用不到位

目前仍存在諸如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學、日常管理為主,黨建為輔的現象,沒有認識到黨建及思政育人的本質,沒有深刻領會到黨建的統領、指導與下放的作用,重點在于頂層設計的不科學性,監管力度不夠,造成學生育人工作的松懈,落實不到位、不扎實的現象。

2.教育形式單一,不能有效融合

黨建工作多以完成上級任務為目標,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和相關政策,粗枝大葉,泛泛了事,多半是聽報告、做記錄、寫感想的方式,很難達到教育的目的;而思政教學則是以課堂理論灌輸為主,教育不生動,沒有實際應用,不僅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同時也很難產生教育的共鳴。二者不能有效的融合,不能達到很好的育人效果。

3.職能混淆不清,教育脫節

高校黨建工作多是以學校、院系等為主線,造成管理部門和基層職能部門出現定位不清晰,對學生出現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不聞不問,黨政部門、共青團組織和思想政治教學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聯系和溝通,大多各自為政,出現上下脫節現象,違背了全員、全方位育人的宗旨,難以形成較為完善的合力,不利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導致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內容和形式單一脫節。

4.教師隊伍人才缺乏,實效性軟弱

目前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政教學融合育人的專門人才缺乏,大多是兼職,或是領導,或是專職的思政課教師,不能達到兩者的有機融合。有黨建工作經驗的領導由于工作繁忙有時為完成上級任務只是做做報告、講授一些形勢與政策課程,很少有時間真正走進思政課堂將課堂內容有效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而思政課程教師由于教學任務只是忙于完成工作,有關黨建方面的理論研究有限,高度不夠,不能有效用黨建理論指導實踐,因些實效性較弱。

三、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政教學融合育人的意義

時代的發展變化對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政教學融合育人提出了新要求。高校黨建是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重要領域,首先黨建可以利用黨課、培訓、學習平臺等方式將黨的理論知識傳遞給學生,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黨性修養,其次通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團建內容引導學生思想,堅定社會主義信仰,再次可以吸收大批黨外的優秀分子加入黨組織,為黨注入新生力量,真正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只有這樣有機融合,才能培養出一大批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才能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代代相傳,后繼有人。

四、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政教學融合育人模式的舉措

1.提高頂層設計建構,發揮全員、全方位育人效能

高校發展要定位準確,以學生為主體,根據社會的需求確定全面性培養的目標,結合當今時代發展趨勢進行思政教學優化調整,夯實思政教育基礎,充分發揮高校黨建的統領與指導作用,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指引。高校黨委要視野開闊,做好頂層設計,完善制度建設,制定黨建育人機制。在黨建工作和思政教學協同育人模式建構的過程中,黨委要高度重視,履行全方位、全員、全過程育人的教育理念來將其二者進行有效融合,負責領導要將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擺在學校育人的首位,充分調動黨委、組織部、宣傳統戰部、學生工作部、共青團組織及二級學院(系、部)的工作積極性,進行定期的交流與溝通,真正做到“工作大家做,教育全員行”的效果,切實增強黨建與思政教育隊伍建設的合力育人效果。

2.打造社團活動主陣地,拓寬思想政治教育范圍

高校社團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載體和學生自我完善的主要途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課堂,其育人功能日益凸顯。高校黨建工作應深入社團建設的領域,發揮黨建對社團發展的引領作用,更好地培育青年力量。在社團中充分調動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的表率作用,建立學生思政社團黨支部(或黨小組),這既是對基層組織設置的有力補充,同時有效加強了黨建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充分發揮黨建帶團建融理論育人于一體的效用,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貼近實際和熱點,進而提高學生參與黨建工作的積極性,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搭建協同教育平臺,發揮新媒體技術功能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步提升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大學生接觸信息和文化的途徑越來越廣泛,面臨思想意識領域的內容也越來越復雜,青年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尤其是互聯網的沖擊,我們高校黨建與思政教育要充分利用好各種新媒體技術和數字化媒體平臺為其服務,傳播正能量,如“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是融合型的新媒體平臺,信息資源豐富科學、是經過精確篩選出來的,對于一些糟粕的內容進行禁制,同時具有積分制和互動機制,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通過學習積分、兌換積分來提高學習的效果。高校完全可以借助于這個平臺,讓學生都參與進來,不但能學習到豐富的理論知識,了解最新時勢熱點,還可以交流發表意見,觀看各種正面媒體資源,這既滿足了學生涉獵各種資源的要求,學到了知識,同時也解決了學校因其黨建網站內容滯后、無人維護、信息更新慢、缺乏新意、訪問量少的弊端。學校還可以在學習強國上建立自己的強國號,在微信平臺上通過微信公眾號開展各項活動等形式,將自己優秀的信息資源與大家分享,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對黨建活動的關注力和學習興趣,強化對黨建活動的認同,增強實效性,有助于發揮黨建與思政育人的雙融合。

4.提升職能融合,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黨建與思政教學育人工作質量

高校黨委要吸收一些有黨建工作經驗的專門人才,或是鼓勵黨建干部走向思政課堂,融入一線教學,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育人實踐;同時激勵思政課教師走出去,看外面,經常參加一些黨建工作培訓,做到理論上過硬,實踐上有經驗,二者共同發揮作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取向。

在當今新時代的背景下,靈活應用黨建與思政教學融合育人的方式進行教育創新,從多個角度,多個方位不斷探索工作新模式,新路徑,積極開展思政教育,為學生營造優質的學習和發展環境,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與價值觀念,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以便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

猜你喜歡
思政教學高校黨建
以提高實踐教學為切入點加強高校思政教學的實效性
大學思政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價值與應用
時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探討
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學的現狀及其對思政教學促進作用分析
全媒體視閾下我國高校黨建工作的研究與實踐
高校黨建工作有效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策略
新媒體成為高校黨建“新武器”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運用QQ群開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研究
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黨員教育管理路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