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視野下英語教學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2020-11-28 07:47蔣潔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年11期
關鍵詞:職業英語交際能力產教融合

蔣潔

【摘 要】本文主要基于產教融合的教學理念及背景,研究在此形勢下的職業英語教學中,教師如何針對學生的交際能力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在產教融合構建的半真實崗位情境中,努力驅動學生將掌握的語言知識及專業化理論應用于實踐,大力發展其優秀的交際實力與專業的素養。

【關鍵詞】職業英語;產教融合;交際能力;崗位任務

產教融合指的是職業學校根據所設專業,積極開辦專業產業與課程教學互動融合,借助彼此間的支撐與促進,營造雙贏的局面。通俗一點來說,也就是職業教育與企業深度合作,讓學生能夠提前感知并熟練崗位環境,將在課程學習中習得的語言知識與技能,以及儲備的專業化理論應用于實操,借助半真實的崗位環境發展自身職業交際與英語交際等全方位的適應性實力,提升個人的良好發展遠景。由此看來,產教融合理念在職業英語教學中的落實可與現行社會接軌,推動人才的定向培養,這符合職業英語教育培養實用性、專業性與管理性人才的宗旨,能在創辦的崗位環境中大力發展學生多方面的交際技能與專業素養意識,建造學生成為契合社會多重崗位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一、職業英語教學中交際能力的概念分析

職業院校的辦學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向國家定向輸送具有專業實力及素養的優秀棟梁。因此,職業英語教育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適應現行社會的發展趨勢,需要對現有的課程教學目標與方向做以調整。這其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多元交際能力為重中之重,因為交際能力是學生適應崗位基本需求、與工作同伴進行溝通、與社會接軌以及與國際專業人才做以交流的必備工具。培養學生多方面的交際能力能夠初步建設其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專業實力,是其邁入未來社會洪潮及企業崗位的基石與敲門磚。

雖說是在職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但基于產教融合的理念及背景,教師也要從課程教學與企業結構等方面綜合考量。首先,職業英語教學中的交際能力可以指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綜合語用能力,兼并輸入性與輸出性等實用語言技能,是學生專業英語實力的一種整體性體現。

其次,這種交際能力還需保有職業英語教學的“特殊性”,要體現出職業英語教學定向培養的教育宗旨,并契合產教融合理念,與社會崗位及工作內容相契合,綜合反映的是學生合作溝通、處理工作、交際表達以及外語應用等方面的交際能力。這種交際能力是學生應用型能力(涵蓋語言交際能力)與專業化實力的綜合體現。因此,下文對于職業英語教學中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也將從這兩個層面加以全面化研究。

二、產教融合視野下職業英語教學中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

基于產教融合的教學理念及背景,在對學生多元交際能力的培養中,教師要學會調整課程內容,積極引入與企業結構以及企業崗位需求相關的校本類課程,并與企業協作,帶領學生進行實地實習及實操,又或者是在課堂中創設半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學生獲取直觀體驗,借此大力發展其全方面的交際能力,促其成為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對比,下文將從職業英語課程內容的設置、參與實操的學習共同體組建、半真實崗位環境的創設,以及學生在崗位環境下的實操訓練與整體化教學評價等方面展開全面研究,深入探討推動學生多元交際技能發展的可行性策略。

(一)基于崗位任務執行的課程內容設置

職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教師要以課程內容的調整與改革為首要舉措,基于產教融合理念與社會企業及崗位需求相結合,刪減、調整并補充相應的交際能力培養課程。

產教融合理念下,教師設置的課程內容需要涉及學生在特定崗位中所應完成的各項工作任務,這樣才能以任務驅動學生的專業化知識應用、思維拓展及實操技能,有效培養其在適應、體驗與熟練工作崗位時的多項交際技能。比如,職業英語專業可以與生產類企業相協作,讓學生提前感知并熟練生產類企業的各項工作流程,明確各項崗位需求更有目的地發展自身專業實力。對此,在課程內容設計方面,教師也要考量到生產類企業所設計的多項工作及流程,這包括生產與制作、包裝與構圖、運輸與傳送、辦公與商業往來,以及國內外銷售等實操流程。

教師需要考量這不同種類的工作流程,明確在一個企業中不同的工作內容,而后在課程內容的設置方面要綜合這多項工作類型,設計出相對應的教學任務及指導方案培養學生在適應不同種類工作時的交際能力。

(二)基于職業功能分區的學習共同體構建

教師調整并設計特定的課程內容,有利于在產教融合背景下給予學生示范引導的作用,以此擴充其交際儲備并扎實其交際能力基礎。這之后,教師則需根據課程內容驅動教學任務,讓學生在任務執行中實踐專業化知識、拓展高階思維并大力施展交際能力。

教師所驅動的教學任務需要以崗位工作為中心選擇,因此學生執行任務的途徑便是企業與學校合力創建的半真實崗位環境,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企業內部進行實習或實操訓練;如若條件不允許,也可在課堂上投放可利用的企業內部實物配置,極力創設與企業內部環境類似的半真實場景,讓學生在這些半真實的環境中執行教師所驅動的任務,順利完成各項崗位工作。

有了教學環境的支撐后,教師驅動的教學任務還需進行合理分配,具體要分配到每個學習小組,讓小組以合作的方式完成某一具體的工作任務。推行小組合作模式是因為企業內部各崗位也是由不同的人才所構成的,由各人才凝聚智慧、彼此協作才能夠順利完成工作任務。在產教融合理念下,每個學習小組便代表了企業內的某個部門,涉及生產部門、銷售部門、客服部門以及包裝部門等,而組內的成員便存在于這些部門的職員。這樣的小組合作模式能在教師的任務驅動下生成學習共同體,協力完成工作任務。

(三)半真實崗位環境下的實操準備與訓練

在半真實崗位環境的基本建設,與學習共同體的基本組建后,每個小組能根據本組實力分配到相應的教學任務,全力執行某一部門的工作任務。接下來,則由教師指導學生在半真實崗位環境下展開具體的實操準備與能力訓練,這其中,要以培養學生的各項交際能力為主線,讓其在熟練各項工作流程并在執行各項任務的同時,大力施展自身的英語及其它實用類交際能力。

例如,根據A組的語言及專業實力水平,并綜合其他小組的意見,教師為其配置了“銷售類”教學任務,將之定義為銷售部門,本組成員便是存在于銷售部門的各職員。教師要明確任務的細則以及標準,如小組內部成員需要完全展現出“衣服對外銷售前的準備”與“對外銷售過程中的方案”,完成這兩項大的工作任務,將衣服銷售出去?;诖?,小組成員需要進行密切的溝通與協作,首先要發揮實用型交際能力,職員之間共同研究衣服的對外銷售路徑,比如每個職員設計一份對外銷售的規劃,從產品的性能價值考量、客戶需求、售價與利潤考量以及面向的國家與后續銷售運輸方式等方面做出詳細的規劃。

在做好這些規劃后,還要與辦公部門協作,以便確定客戶的意愿及意向,然后約定時間進行商務會談,在商務會談中便可落實具體的銷售方案,推薦產品。為了準備好接下來的商務會談,將衣服全面銷售出去,扮演職員的學生還需發揮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課下積極學習并補充一些商務會談類、對外銷售類與人際銷售類的專有詞匯及表達,而后成員之間可以模擬會談場景,進行準備式的交際操練。

完成上述的工作準備后,“銷售組”成員便要展開實戰式的商務會談,這時其他小組的成員可以配合銷售組成員,扮演國外客戶來與之進行會談交流,協助銷售組成員施展各項交際能力,助其取得突破性交際成果,以完成工作任務。

(四)基于任務執行效果的評價與教法調整

在半真實崗位環境下的實操準備與能力訓練中,學生的應用型及語言交際能力能得到極度的發揮與塑造,使之養成專業的交際實力。而在每個小組的實操表演中,教師要密切觀察,公正、公開地評定學生的任務完成效果。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在交際能力方面的缺失與專業技能及素養方面的不足,以便其在后期做出補充性的調整與鞏固。

教師的教學評價需要側重評定學生的交際能力施展狀況,比如,學生個體銷售規劃方案的優良度,以此審視并評價學生處理工作的能力;其次再評定任務執行中學生與其他成員的協作與溝通能力,以此審視并評價其人際溝通與協作的交際能力;還要評定學生在商務會談中的語用能力,比如專業知識使用、英語句式組建、英語發音語調以及口語交際等方面的交際效果。

三、結束語

產教融合視野下,職業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教師要從學生應用型交際與語言交際能力等方面加以綜合考量,積極調整課程內容、創設半真實崗位環境、組建學習共同體并驅動任務來讓其執行,在這其中施以優化指導與評價,推動學生交際能力發展,并且彌補其能力缺失,以此方式逐步建造學生扎實的交際實力、專業能力及素養。

【參考文獻】

[1]李煜.商務英語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實踐研究[J].安順學院學報,2019

[2]李勇.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

[3]呂琳.新時期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的困境與對策探究[J].英語教師,2017

一、走產教融合道路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

(一)產教融合是經濟轉型對人才轉型的要求

1.產業轉型升級->所需人才結構轉變升級->

高校人才培養結構轉變升級->專業結構轉型升級

2.不產教融合->高校傳統專業的人才供給過剩 & 新興專業的人才供給不足->造成結構性失業(畢業即失業)。

3.深化產教融合是解決企業人才需求與高校

人才供給脫節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產教融合是國家大系統結構優化的要求

1.國家公司論。國家和公司,在結構上具有拓撲相似性:國家的政府部門好比企業的行政部門、國家的產業好比企業的業務部門(營利部門)、國家的教育培訓好比企業的人力資源。

2.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企

業的業務部門提供人才和培養人才,使得企業從整體上效率最高。

3.國家亦然,其教育部門和產業行業的融合也是自然的、是理所應當的;這種融合使得在國家大系統中人力資源效率最大化,是國家(組織)結構進化的必然。

二、產教融合的本質

(一)產教融合本質上是一種跨界融合

高校和企業將各自的一部分資源(細分)拿出來進行合作共用,以達到資源互補、發展共贏的目的。

(二)產教融合的根本是實現共贏

1.真正的校企融合一定是基于共贏。能否幫助企業發展和為企業帶來價值,是高校進行校企融合的關鍵所在。

2.大部分校企合作,充其量是校企結合。

3.深度融合是要發生“化學反應”的。校企,首先是進行資源細分;然后是資源重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最后是融合創新。(這就要求高校和企業要在頂層設計上進行合作)

三、深度校企合作源于頂層設計上的融合

1.互為部門論與互為資源論。(高校在設計自己的人才培養模式、科研模式和師資發展模式時,將企業作為一個“部門”、一份資源進行嵌入;企業在設計其商業模式、管理模式、人力開發模式時,將高校作為其一個“部門”,一份資源進行嵌入,從而實現互為資源、互為部門、互為因果的局面。)

2.從高校和企業的頂層設計入手,從制度上和業務上設計好兩者融合發展的路徑。

3.兩個關鍵點:一是能否從治理結構和大學章程上將校企合作“合法化”和“制度化”;二是能否將校企合作融入到日常的人才培養、教學改革。

猜你喜歡
職業英語交際能力產教融合
國際空乘職業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策略探析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標準發音對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
運用情景會話構建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論職業英語技能大賽對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作用
基于職業素質的職業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
試論職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