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體能素質視野下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探究

2020-11-28 07:47龔進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年11期
關鍵詞:體能素質小學體育教學模式

龔進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小學生體能素質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小學體育作為提高學生體能素質的主要陣地,需要老師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小學生能夠鍛煉意識差,體能素質下降的問題有針對的進行指導和訓練,從小學生實際學情出發對學生進行體能素質以及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實現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本文從小學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體能素質的教學策略角度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能素質;教學模式

一、發展小學生體能素質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但身體素質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學生的心肺功能仍未發展成熟,需要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不斷完善和發展。眾所周知,在體育鍛煉中體能是基礎,如果沒有很好的體能素質,那么開展任何體育訓練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首先要認識到體能素質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努力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進而確保體育訓練活動的順利開展。體能素質通常是指人體肌肉活動能力,也是人體器官在肌肉工作中呈現出的綜合反映,通常表現為速度、耐力、力量、靈敏、柔韌等。

體能素質既與學生的先天有關,也與后天的體育鍛煉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正確的方法進行體育鍛煉能夠使體能素質得到明顯提高。隨著社會的發展,小學生普遍在家庭環境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的寵溺和學生長期缺乏體育訓練,導致當代小學生普遍存在身體素質差,運動能力差,體能素質不佳的情況,因此利用小學體育教學優勢發展小學生體能素質就現在來講尤為重要。

二、小學生體能素質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從全國小學生體能素質的統計數據分析得出,當代小學生的體能素質處于急速下降中,不僅肺活量指標普遍偏低,而且學生力量、耐力、柔韌度、敏捷度普遍有待提高,甚至有的小學生出現了骨密度低,骨骼發育遲緩的問題,因此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生體能素質提升成為了重要教學目標。針對小學生體能素質現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生活中參加勞動鍛煉都過少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過去需要親力親為的事情現在都有自動化的機器替代,如吸塵器代替了掃帚,電動車代替了自行車,電梯替代了傳統的步行梯,甚至日常生活中的洗碗、刷鍋,倒垃圾等都已經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大大減少了勞動量和勞動時間。隨著勞動量的下降,身體機能由于缺乏鍛煉自然也會出現相應的下降,而小學生本就在家庭環境中受到寵溺,對日常勞動更是接觸的少之又少,自然也就失去了主動參與勞動的積極性,進而導致小學生體能出現了下降。

(二)課業壓力大,體育鍛煉時間少

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老師和家長都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小學生的學習上,為學生布置較多的作業,務求學生能夠熟能生巧,甚至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成績更好就為學生安排了許多補習課,使小學生不僅課業壓力重,而且缺乏足夠的休息時間,長期疲于奔命的學習、補習、練習,學生身體機能也逐漸下降,更何況日常中缺乏體育鍛煉的時間,體能素質差就成為了小學生的必然現象。

(三)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不足

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通常會以游戲的形式開展體育教學,致使有些小學生產生了體育課就是做游戲,體育鍛煉就是玩游戲,對體育鍛煉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學生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重在參與的想法,嚴重缺乏進取心,對于老師布置的體育訓練內容更是應付了事,因此也未能發揮出小學體育應有的教學效果,阻礙了小學生體能素質的提高。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提高小學生體能素質的教學策略

(一)摒棄傳統觀念,開展快樂教學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在充分發揮出小學體育學科的優勢,使學生體能素質得到顯著提高,首先需要激發小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跟隨老師的引導參與到體育學習和訓練中。老師要摒棄傳統體育教學觀念,認識到體育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鍛煉機會,采用小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開展體育教學。體育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采用主題教學、情景教學等多種方式,使學生能夠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激發起好奇心和參與興趣。比如學習“立定跳遠”的知識內容時,老師可以結合小學生對故事的興趣來創設主題情境:小動物們要去森林的另一邊,路上遇到的一條大河,小動物們只能通過跳躍來渡過這條河,在主題情境中學生化身各種小動物進行跳遠練習,激發小學生的訓練興趣,也在老師劃定的跳躍區域不斷嘗試跳的更遠,對老師講解的動作要領學習起來也更認真,學習興趣、學習效率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在寓教于樂的快樂體育練習中學生的體能素質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

(二)開展挫折教育,鍛煉堅韌意志

當代小學生猶如溫室里的花朵,怕臟、怕累、缺乏耐性和韌勁,在體育訓練時常常半途而廢,難以發揮出體育訓練的最佳效果。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開展挫折教育,增強學生的勇氣和意志力,使學生在體育訓練過程中不斷的挖掘潛能,積極的進取和突破。比如針對小學生跳繩教學,老師可以組織開展跳繩訓練比賽,設定難度層層增加的挑戰項目,不斷縮短挑戰時間,使學生在訓練中獲得挑戰成功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力。老師將挑戰難度劃分為1分鐘自由跳繩,1分鐘快速跳繩,1分鐘花式跳繩,快速跳繩競技,花式跳繩競技等多種挑戰類型,使學生從簡單的自由跳繩開始不斷地進行挑戰練習,在完成訓練項目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力,享受到努力后的運動快感,使學生對體育運動滋生出濃厚的興趣。

(三)正視學生差異,進行因材施教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常常會使能力差的學生感覺吃力,久而久之容易喪失參與興趣,不利于學生體能素質的提高。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要正視學生的能力差異,結合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并制定不同層次的考核目標,這樣既能夠使學生獲得體育訓練的滿足感,樹立起運動的自信心,使能力強的學生也能夠得到潛能挖掘,促進整體學生體育訓練效果的提高。比如障礙跑,老師可以將男女生按照能力各分為4個組,然后制定不同的訓練策略,這樣既活躍了訓練氛圍,激發起學生的合作意識,也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訓練中,從而使體能素質也得到顯著的提升。

(四)完善考核制度,側重素質考核

在傳統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考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老師通常針對學生的體育訓練情況進行考核,側重于學生的體育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在考核過程中表現出的體能素質、運動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導致學生過于追求體育成績,盲目的進行機械練習,不僅體會不到體育訓練的樂趣,同時也由于訓練過程過于枯燥而對體育運動產生排斥心理,最終也會影響小學生的體能素質培養效果。因此老師要結合小學生的素質要求,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除了考核學生的體育成績外,也要綜合考核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學習態度、心理健康、身體素質等等,使學生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得到更加全面的考核,并積極的在日常訓練中不斷地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和體能素質,實現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四、結束語

小學體育作為培養學生體能素質的主要陣地,要充分發揮出學科優勢,結合教學內容調動起學生的運動興趣和熱情,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跟隨老師的引導參與到體育訓練中,在享受運動的暢快的同時體能素質也得到相應提高。

【參考文獻】

[1]劉生錦陽.淺談體育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體能素質[J].都市家教月刊,2017(07)

[2]馬麟.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的有效策略[J].祖國,2017(6)

猜你喜歡
體能素質小學體育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大學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能素質培養途徑
高校軍事體能素質提高的體育教育對策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